-
公开(公告)号:CN10959803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391791.X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加固钢筋混凝土板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加固前和加固后的混凝土板的截面宽度及高度;步骤二:确定加固后的混凝土板内加固钢筋及原有钢筋的位置、数量及直径;步骤三:确定加固钢筋、原有钢筋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步骤四:根据内力平衡原理及应变协调原理确定加固后的混凝土板的计算简图;步骤五:根据加固后的混凝土板的计算简图利用数学方程求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步骤六:利用力矩平衡原理计算加固后的混凝土板的极限弯矩。该方法计算理论依据充分,过程简单,结果可靠,能够对加固后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准确计算,便于工程应用;同时,能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770903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009880.2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框架结构抗火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包括固定炉体箱体、炉顶盖、炉侧门、移动炉体箱体、平移装置、烟道、燃气控制装置、反力框架和控制及数据采集装置;固定炉体箱体和/或移动炉体箱体和/或炉顶盖和/或炉侧门通过连接部件互相连接围成密闭的箱型炉体结构;反力框架包括反力架柱、反力架支撑梁、反力架横梁和反力架竖向加载梁,反力架竖向加载梁底平面上固定设有安装套筒,安装套筒内设有加载千斤顶,加载千斤顶的伸缩端上设有穿接在炉顶盖上的加载传递隔热柱体。本抗火试验系统可以实现框架结构建筑物的受火模拟试验,可以根据试验数据研究框架结构的在火灾过程中的受力及变形规律,为框架结构的抗火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993557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1284011.7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9B25/04
Abstract: 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抗冲切性能的火灾试验装置,钢筋在钢筋混凝土板上部具有延长段;三极钢梁均通过两个支座支撑在钢筋混凝土板上;每根二级钢梁架设在两根三极钢梁上;一级钢梁架设在两根二级钢梁之间;延长段在一级钢梁上方套装有第三和第二钢板及第二锚栓,第三钢板同时由两根一级钢梁支撑;在第二和第三钢板之间设有两个千斤顶;千斤顶顶头通过压力传感器作用于第三钢板;延长段的底端套装有第一锚栓和第一钢板,第一钢板与钢筋混凝土板抵接;火灾试验炉在钢筋混凝土柱下部。该装置能够同时模拟钢筋混凝土板、柱在实际火灾场景下的构件火灾动力响应以及板、柱节点的受力问题,能有利于对无梁板、柱结构的实际火灾动力响应的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9598037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811391791.X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6F30/13
Abstract: 一种加固钢筋混凝土板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加固前和加固后的混凝土板的截面宽度及高度;步骤二:确定加固后的混凝土板内加固钢筋及原有钢筋的位置、数量及直径;步骤三:确定加固钢筋、原有钢筋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步骤四:根据内力平衡原理及应变协调原理确定加固后的混凝土板的计算简图;步骤五:根据加固后的混凝土板的计算简图利用数学方程求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步骤六:利用力矩平衡原理计算加固后的混凝土板的极限弯矩。该方法计算理论依据充分,过程简单,结果可靠,能够对加固后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准确计算,便于工程应用;同时,能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215653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420317.0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千斤顶边界约束钢筋混凝土板抗火试验系统,包括试验炉装置(1)、边界约束装置(2)、加载物(3)和控制及数据采集装置(4),炉体(1.1)顶面和钢筋混凝土试验楼板(5)之间设置钢球(1.2)和钢滚轴(1.3);边界约束装置包括槽型支撑(2.1)、钢支撑(2.2)、钢绞线(2.4)、千斤顶(2.5)和钢绞线夹具(2.6);控制及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火焰控制回路、温度采集回路、位移采集回路、应变采集回路和千斤顶控制回路。本抗火试验系统通过对构件边界施加约束的方式来近似考虑火灾中结构相邻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便于研究不同的边界约束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板抗火性能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819570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284013.6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1N3/60
Abstract: 一种非定常约束混凝土梁升温试验装置,钢筋混凝土框架具有底梁、梁体和两根柱体,试验炉体由中部的主炉体和两端的两附加炉体组成;主炉体通过其上端的开口将梁体的前后两侧面包裹;附加炉体通过其里侧的开口将柱体的前后两侧面包裹;附加炉体由附加炉体底盖和承托炉体组成;主炉体和附加炉体底盖的底部均通过砌筑承台支撑;主炉体与承托炉体的上端面均不低于梁体的上端面;主炉体于前侧面或后侧面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高温观察玻璃窗。该装置能用以模拟火灾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梁端约束的变化机理,能揭示非定常约束对钢筋混凝土梁耐火性能的影响规律,能有助于完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为复杂结构的性能化抗火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99355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84011.7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9B2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4
Abstract: 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抗冲切性能的火灾试验装置,钢筋在钢筋混凝土板上部具有延长段;三极钢梁均通过两个支座支撑在钢筋混凝土板上;每根二级钢梁架设在两根三极钢梁上;一级钢梁架设在两根二级钢梁之间;延长段在一级钢梁上方套装有第三和第二钢板及第二锚栓,第三钢板同时由两根一级钢梁支撑;在第二和第三钢板之间设有两个千斤顶;千斤顶顶头通过压力传感器作用于第三钢板;延长段的底端套装有第一锚栓和第一钢板,第一钢板与钢筋混凝土板抵接;火灾试验炉在钢筋混凝土柱下部。该装置能够同时模拟钢筋混凝土板、柱在实际火灾场景下的构件火灾动力响应以及板、柱节点的受力问题,能有利于对无梁板、柱结构的实际火灾动力响应的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677090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09880.2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IPC: G01N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框架结构抗火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包括固定炉体箱体、炉顶盖、炉侧门、移动炉体箱体、平移装置、烟道、燃气控制装置、反力框架和控制及数据采集装置;固定炉体箱体和/或移动炉体箱体和/或炉顶盖和/或炉侧门通过连接部件互相连接围成密闭的箱型炉体结构;反力框架包括反力架柱、反力架支撑梁、反力架横梁和反力架竖向加载梁,反力架竖向加载梁底平面上固定设有安装套筒,安装套筒内设有加载千斤顶,加载千斤顶的伸缩端上设有穿接在炉顶盖上的加载传递隔热柱体。本抗火试验系统可以实现框架结构建筑物的受火模拟试验,可以根据试验数据研究框架结构的在火灾过程中的受力及变形规律,为框架结构的抗火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28349.2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肥城矿业集团单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竖井井口防结冰装置,涉及矿井防冻技术领域。包括:加热系统,加热系统设置在井壁上;供热系统,供热系统用于向加热系统提供热源;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用于连通加热系统和供热系统;介质,介质设置在循环系统内,介质在加热系统和供热系统之间循环;振动装置,振动装置的一部分设置在井壁上,另一部分伸入循环系统内,介质在循环系统内移动时会驱使振动装置产生振动。本发明能对井壁进行加热及振动,防止井壁出现结冰现象,确保了井筒支护的使用寿命及井下工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6743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203508.6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模型与传递熵的煤泥浮选过程贝叶斯网络控制方法,确定需要用到的变量和几种常见的异常工况;确定贝叶斯网络节点的个数,并划分其状态;将变量集对应的数据进行离散处理;确定出异常工况相对应的变量集;将离散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到改进评分函数中进行结构学习得到贝叶斯结构;利用最大似然函数进行参数学习得到模型;提取在线异常数据并利用专家知识选择对应的精细化模型;将在线提取的数据离散化处理数据输入到选择的模型中进行推理;根据推理结果对模型根节点进行调整;判断异常工况是否移除,若未移除则利用更新后的异常工况作为证据继续推理。该方法能为操作人员的安全控制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并能提高建模的效率和建模的精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