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071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10115.6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项目执行三处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既有隧道扩建快速安全施工方法,包括:S1.利用探测仪器探明衬砌中既有隧道钢支撑的位置;S2.开设若干个预埋锚杆钻孔;S3.超前注浆并安装预埋锚杆;S4.在既有隧道钢支撑和底板相交处的开槽切割,切断既有隧道钢支撑与仰拱钢支撑之间的连接;S5.开设爆破孔;S6.开挖既有衬砌结构并扩建周围围岩;S7.安装支撑结构并喷射混凝土;S8.开设底板爆破孔;S9.开挖既有隧道底板;S10.施工扩建隧道的剩余构造。本发明能够达到提高既有隧道扩建时围岩的稳定性,降低爆破对隧道的振动危害,加快既有隧道的扩建施工速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91514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0306752.3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倾角分叉煤层综放转综采连续推进开采方法,包含综放开采、综放转上分层综采与下分层综采三个阶段。沿煤层顶板掘运输与回风平巷,进行综放面开切眼及设备布置,形成通风系统,依据夹矸特性对顶煤可放性的影响规律以及“两个长度最短一个角度最大”原则确定爬坡线位置,当综放面推至爬坡线处,工作面开始仰采,取消放煤步骤,转变成综采工艺,穿过夹矸层,直至回采结束,待覆岩移动稳定后将下分层综采面两平巷布置在减压区内,同时确定下分层切眼保护煤柱宽度以及切眼位置,形成下分层开采系统。本发明有效解决分叉煤层综放转综采复杂地质条件技术难题,降低煤柱留设量,提高回采率,方法实施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91514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06752.3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倾角分叉煤层综放转综采连续推进开采方法,包含综放开采、综放转上分层综采与下分层综采三个阶段。沿煤层顶板掘运输与回风平巷,进行综放面开切眼及设备布置,形成通风系统,依据夹矸特性对顶煤可放性的影响规律以及“两个长度最短一个角度最大”原则确定爬坡线位置,当综放面推至爬坡线处,工作面开始仰采,取消放煤步骤,转变成综采工艺,穿过夹矸层,直至回采结束,待覆岩移动稳定后将下分层综采面两平巷布置在减压区内,同时确定下分层切眼保护煤柱宽度以及切眼位置,形成下分层开采系统。本发明有效解决分叉煤层综放转综采复杂地质条件技术难题,降低煤柱留设量,提高回采率,方法实施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33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89251.8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汉大学
Inventor: 胡少斌 , 舒子阳 , 何满潮 , 奚灵智 , 王恩元 , 贾永胜 , 王媛 , 李小春 , 杨槐 , 张强 , 李晨 , 姚颖康 , 朱淳 , 颜正勇 , 庞烁钢 , 蔡余康 , 刘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智慧爆破破岩系统及方法,涉及开挖破岩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智能决策模块及无人工程机械施工模块;其中,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利用激光雷达与双目摄像机,实时监测施工场地与工程机械设备,获取施工现场数据,施工现场数据包括工程地质数据、工程机械设备的方位角度数据以及图像视频数据;智能决策模块,用提取施工现场数据中不同类型的施工参数,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评估爆破效果;无人工程机械施工模块,用于执行施工任务,调用与控制工程机械设备实施爆破施工操作。本发明通过多模块协同工作,形成了全新的绿色智慧爆破破岩系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增强施工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14201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1049134.8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煤矿固体充填刮板输送机工况智能识别与自主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固体充填刮板输送机的结构特征及典型工况,获得表征对象;基于表征对象,建立坐标系;其中,坐标系包括局部坐标系以及全局坐标系;基于表征对象以及坐标系,获得表征指标;基于表征指标,构建位姿形态方程;基于表征对象之间的附加摩擦力以及附加冲击力,构建运输状态表征方程;基于异常工况判别指标以及判别准则,获得临界条件;基于临界条件、位姿形态方程以及运输状态表征方程,完成固体充填刮板输送机工况的智能识别;基于智能识别,完成对固体充填刮板输送机的自主调控。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运输效能,增大输送能力,助力实现固体智能充填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90840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02791.1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采长固体充填开采装备工况智能修正方法,具体为:在每个液压支架后顶梁下部,靠近液压支架后立柱与后顶梁联接处中部位置分别安装钢丝绳微型电葫芦;将钢丝绳穿过液压支架后顶梁以及中部槽上的两个吊环后分别与钢丝绳微型电葫芦以及中部槽相连接;在每个钢丝绳微型电葫芦上的钢丝绳线圈底部安装位移传感器,通过对钢丝绳伸缩长度的直接感知,实现对中部槽偏斜角度的间接感知;当刮板输送机位置出现偏转时,控制终端控制钢丝绳微型电葫芦牵引钢丝绳实现智能柔性纠偏。此方法可降低中部槽运载阻力、减少磨损、提高寿命、节省能源、减少停机率,不需对原装备做较大的改造,设备小型简单易于拆卸与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18290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06045.2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基固废胶结充填体制备方法,属充填开采技术领域。用煤矸石作为骨料和胶凝材料,辅以少量外加剂及搅拌用水制备而成。首先将煤矿矸石仓内存放的煤矸石输送至运送到筛分破碎站内进行粗、细两级破碎,再对破碎矸石颗粒进行筛分,分别得到用作粗细骨料颗粒和用于制备活化矸石粉末的颗粒;再将经过活化的煤矸石粉末,矿化煤矸石颗粒和搅拌用水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形成煤基固废充填料浆,最后将混合均匀的充填料浆输送到采动空间,料浆凝结后形成具有良好承载性能的煤基固废胶结充填体。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绿色低碳、具备工业化大规模产出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01562.0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破碎岩体加固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荷载作用下破碎岩体锚固注浆加固试验装置,本发明通过预紧锚固组件对柔性模型组件的四周施加压力,通过应力试验机对柔性模型组件的顶面施加压力,使破碎岩体的多个侧面均承受压力,模拟破碎围岩现实锚固应力状态,通过预埋在柔性模型组件内的注浆组件向柔性模型组件内注浆,模拟现场破碎围岩真实注浆改性加固过程,待浆液凝固后,通过应力试验机继续对柔性模型组件施加压力,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受压过程中锚固注浆加固破碎岩体强度与变形数据,使得整个试验过程更加贴近现实条件,试验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85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0171568.X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库车县榆树岭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浅埋双硬特厚煤层基本顶与顶煤同步预裂设计方法,以浅埋双硬特厚煤层采矿地质条件与工作面煤岩体试样的物理力学参数为基础,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确定爆破钻孔直径、孔距、不耦合系数、延时起爆时间等钻孔与爆破关键参数。实施工作面内顶板爆破预裂钻孔、工作面超前区域煤层顶板爆破预裂钻孔和工作面超前区域两巷顶板爆破预裂钻孔三种爆破预裂钻孔,实现基本顶和煤层同步预裂;此方法可有效提高浅埋双硬特厚煤层工作面放顶煤开采过程中顶煤的冒放性,同时实现基本顶的切顶卸压,避免顶板大面积悬顶与强矿压显现。本方法适用性高、安全高效、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2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51559.2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河南拓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视频分析的固体智能充填装备机构调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视频采集模块、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调控模块;视频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充填装备机构的运动轨迹的视频信息;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关键机构的参数信息;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视频信息和参数信息进行处理,判定关键机构的运行工况;调控模块用于基于运行工况对充填装备机构进行调控。本申请应用在固体充填过程中,通过安装高清摄像头对关键充填装备机构动态轨迹进行获取,基于AI算法分析自主识别正常与非正常工况,对非正常工况进行工况调控,使得整个充填工艺能够自驱执行,整个充填方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适应性强,在固体充填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现场应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