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5141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033198.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IPC: B03D1/02 , B03D1/004 , B02C17/10 , B03D101/02 , B03D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灰难选煤复合捕收剂与深度浮选工艺,属于细粒煤浮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捕收剂选择性低、捕收性能不高、药剂用量大,精煤产率低、精煤品位不高的问题。一种高灰难选煤复合捕收剂,所述复合捕收剂由一个中间体和两个尾链分子组成,所述中间体和两个尾链分子能够通过静电作用组装形成仿Gemini结构,其化学结构通式为#imgabs0#所述中间体结构通式为#imgabs1#中间体结构中的R1含有N、S、O、C原子中的部分原子,R1中非氢原子总数为2~8;R2含有N原子或者N、C两种原子,原子总数为1~3。实现了保证精煤产率的同时,降低精煤灰分,减少捕收剂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514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33198.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IPC: B03D1/02 , B03D1/004 , B02C17/10 , B03D101/02 , B03D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灰难选煤复合捕收剂与深度浮选工艺,属于细粒煤浮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捕收剂选择性低、捕收性能不高、药剂用量大,精煤产率低、精煤品位不高的问题。一种高灰难选煤复合捕收剂,所述复合捕收剂由一个中间体和两个尾链分子组成,所述中间体和两个尾链分子能够通过静电作用组装形成仿Gemini结构,其化学结构通式为#imgabs0#所述中间体结构通式为#imgabs1#中间体结构中的R1含有N、S、O、C原子中的部分原子,R1中非氢原子总数为2~8;R2含有N原子或者N、C两种原子,原子总数为1~3。实现了保证精煤产率的同时,降低精煤灰分,减少捕收剂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21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031675.1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20/50 , G16C20/10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阶煤或氧化煤浮选捕收剂分子虚拟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检测信息构建煤大分子平面模型,通过分子力场及分子动力学方法将平面煤模型转化为3D能量最低结构;(2)将具有相同母体结构的药剂进行浮选试验;(3)对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并记录药剂分子在煤分子上的作用位点;(4)确定了分子对接过程中小分子构象的搜索范围;(5)建立多个Topomer CoMFA模型;(6)获得表示模型预测能力的交叉验证系数q2;(7)实现捕收剂分子的初步筛选;(8)完成虚拟筛选出捕收剂分子;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从大型药物数据库中筛选出适合于特定低阶煤或氧化煤的浮选捕收剂分子,将极大节约捕收剂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44105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031674.7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3D1/006 , B03D1/008 , B03D101/02 , B03D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餐厨废弃油脂复合选煤浮选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氧化餐厨废弃油脂复合选煤浮选药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氧化餐厨废弃油脂30‑40份、煤油20‑30份、油酸3份、油酸钠3份、辛酸甲酯4份、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5份和水15‑35份,制备工艺简单,克服了已有复合药剂稳定性能较差的缺陷,能在室温下保持长期稳定不分层,不需额外的分散乳化设备,使用简便灵活,用量少,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6441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031674.7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3D1/006 , B03D1/008 , B03D101/02 , B03D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氧化餐厨废弃油脂复合选煤浮选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新型氧化餐厨废弃油脂复合选煤浮选药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氧化餐厨废弃油脂30‑40份、煤油20‑30份、油酸3份、油酸钠3份、辛酸甲酯4份、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5份和水15‑35份,制备工艺简单,克服了已有复合药剂稳定性能较差的缺陷,能在室温下保持长期稳定不分层,不需额外的分散乳化设备,使用简便灵活,用量少,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97471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95272.2
申请日:2024-12-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3D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物浮选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微细粒矿物射流矿化浮选设备,包括喷淋水装置、溢流槽、浮选柱主体;浮选柱主体为筒状结构,其上下端为开口,下端为尾矿排出口;溢流槽安装于浮选柱主体上端;喷淋水装置位于溢流槽上方;浮选柱主体上设有上部的高效矿化层和下部的微纳米气泡;高效矿化层(Ⅰ)包括至少一组高效矿化组件,包含依次连接的振荡射流器、气泡发生器、给料泵;微纳米气泡(Ⅱ)包括至少一组气泡组件,包含振荡射流器和充气泵。本发明通过振荡流动强化气液混合效果,使气泡与微细粒矿物颗粒的碰撞概率和附着强度显著增加,同时,设备结构设计更加紧凑,能够在低能耗条件下实现高效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21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31675.1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20/50 , G16C20/10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阶煤或氧化煤浮选捕收剂分子虚拟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检测信息构建煤大分子平面模型,通过分子力场及分子动力学方法将平面煤模型转化为3D能量最低结构;(2)将具有相同母体结构的药剂进行浮选试验;(3)对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并记录药剂分子在煤分子上的作用位点;(4)确定了分子对接过程中小分子构象的搜索范围;(5)建立多个Topomer CoMFA模型;(6)获得表示模型预测能力的交叉验证系数q2;(7)实现捕收剂分子的初步筛选;(8)完成虚拟筛选出捕收剂分子;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从大型药物数据库中筛选出适合于特定低阶煤或氧化煤的浮选捕收剂分子,将极大节约捕收剂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