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8327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011432157.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平滑变结构滤波、利用磁力计和加速度计提供的姿态角差观测量来增强系统模型的可观测性,同时将平滑变结构滤波运用其中以提高状态变量的鲁棒性的GNSS/SINS/磁力计的组合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在SINS系统中挑选合适的状态变量。步骤二,建立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步骤三,建立组合导航系统的量测方程。步骤四,构建系统模型的可观测性矩阵,对系统模型进行可观测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评价基于GNSS/SINS/磁力计的组合系统是否具备完全可观测性;若是,则进行平滑变结构滤波的应用;若否,则重复步骤一到四,重新挑选状态变量和相应的观测量,设计新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直至系统为完全可观系统;步骤五,平滑变结构滤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30820.6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8 , E21C41/1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抗覆岩渗透破坏评价的防砂煤柱留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收集;S2、数据对比;S3、确定等级;S4、确定参数;S5、一次模拟;S6、二次模拟;S7、坡度预测;S8、安全评价;S9、防砂煤柱留设。本发明通过设计的各个步骤对松散层包括基岩风氧化带的抗渗透破坏评价,并基于抗覆岩渗透破坏评价,来对松散含水层下工作面进行防砂煤柱留设操作,取代了过去防砂煤柱研究中需要凭借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操作的方式,通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导水裂隙带波及松散含水层水文数值模拟,得出坡度预测表等各项数据图表,判断工作面是溃砂,使得留设结果更为准确,降低了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27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32157.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平滑变结构滤波、利用磁力计和加速度计提供的姿态角差观测量来增强系统模型的可观测性,同时将平滑变结构滤波运用其中以提高状态变量的鲁棒性的GNSS/SINS/磁力计的组合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在SINS系统中挑选合适的状态变量。步骤二,建立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步骤三,建立组合导航系统的量测方程。步骤四,构建系统模型的可观测性矩阵,对系统模型进行可观测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评价基于GNSS/SINS/磁力计的组合系统是否具备完全可观测性;若是,则进行平滑变结构滤波的应用;若否,则重复步骤一到四,重新挑选状态变量和相应的观测量,设计新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直至系统为完全可观系统;步骤五,平滑变结构滤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018317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697539.3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重介质分选流化装置,该装置的鼓风机与风包相连通,鼓风机用于向风包内送风,风包的正面通过管道依次与流量计及空气室相连通,风包与流量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压力表,空气室为上宽下窄的结构,空气室向上依次设有布风板及物料流化床,物料流化床的内部侧壁上固定设有1-4个内置构件,内置构件上均匀设有圆形网孔,每两个内置构件相对倾斜,且内置构件的端口分开一段距离,使其不影响物料流化床的排料,物料流化床的侧面连通有测压管。该空气重介质分选流化装置简化了振动流化床外部的构成,同时减少了能耗的引入,而且内置构件的安装也非常简单,提高了机器运作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2984096U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20697494.X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7B7/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固分选流化装置,该装置的风机与风包相连通,风机用于向风包内送风,风包的正面通过管道依次与过滤器、浮子流量计及空气室相连通,风包与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压力表,空气室的上部设有流化床,流化床的内部侧壁上设有1-3个垂直壁面的内置构件,内置构件为半圆形的网格状构件,所述流化床与水平垂直线有一个倾斜角,其倾斜角为15°-45,流化床的侧面依次与微压差变送器及PC机相连。该气固分选流化装置通过对床体内部的气泡进行有效破碎,从而确保床层的稳定性,与传统的振动流化床相比,不仅减少了外部构成,还减少了能耗。此外,流化装置内的内置构件的安装与制作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