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源RFID无冲突读识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827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12428.0

    申请日:2013-04-02

    Abstract: 一种有源RFID无冲突读识系统的控制方法,属于RFID读识系统的方法。有多个读识器,每个读识器发送和接收信号使用不同频率并行工作;多个标签工作采用时分复用方式;读识部分收发采用两个不同频率,f1发送轮询信号,f2接收标签标识码信息;即双频并行分时轮询读识法,读识部分的读识器主动发送轮询信号,按固定周期依次轮询系统中的全部标签;标签接收轮询信号,依据轮询信号进行时间校准并发送识别码信息;所有标签,接收轮询信号和发送标识码的过程在时间上顺序排列,周而复始,构成一个全双工的时分复用系统。该读识法保证标签在固定的时间片将数据发送到读识部分,增加了系统标签读识容量,提高系统工作效率,适合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一种矿用定位标签及省电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953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555722.9

    申请日:2013-11-11

    Abstract: 一种矿用定位标签及其省电工作方法,适用于煤矿井下使用。包括控制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的无线收发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收到加速度信号,稳压器上电,晶体振荡器启动,由“PM3模式”切换到“主动模式”;在“主动模式”下,控制模块协调无线收发模块,将标签识别码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发送完毕之后,控制模块进入“PM2模式”,同时睡眠定时器开启,睡眠定时器溢出时,控制模块被“唤醒”,判断阈值T内有无加速度信号,如果有,则进入“PM2-主动模式”的循环工作方式;如果没有,则继续睡眠。该装置和工作方法能大幅度节省能量,省电效果好,有效延长了矿用定位标签电源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

    一种矿用定位标签及省电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9535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55722.9

    申请日:2013-11-11

    Abstract: 一种矿用定位标签及其省电工作方法,适用于煤矿井下使用。包括控制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的无线收发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收到加速度信号,稳压器上电,晶体振荡器启动,由“PM3模式”切换到“主动模式”;在“主动模式”下,控制模块协调无线收发模块,将标签识别码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发送完毕之后,控制模块进入“PM2模式”,同时睡眠定时器开启,睡眠定时器溢出时,控制模块被“唤醒”,判断阈值T内有无加速度信号,如果有,则进入“PM2-主动模式”的循环工作方式;如果没有,则继续睡眠。该装置和工作方法能大幅度节省能量,省电效果好,有效延长了矿用定位标签电源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

    一种起重电机瞬时输入功率无线传感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8761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200238.4

    申请日:2013-05-24

    Abstract: 一种起重电机瞬时输入功率无线传感装置及测量方法,适用于起重机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使用。包括与起重机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A相电能输入端相连接的霍尔电流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引脚M分别与采样电阻 和无线信号处理装置,采样电阻接地,无线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霍尔电压传感器的引脚M相连接,霍尔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跨接于起重机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A、B两相上。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采用无线发送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传输可以有效避免信号有线传输的各种缺点,尤其适用于生产环境较为恶劣的现役起重电机瞬时输入功率的在线测定。

    一种矿用移动终端接口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17564U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20211949.7

    申请日:2013-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10/14 Y02D10/15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移动终端接口。该接口包括:RS-232收发器,嵌入式微处理器,CAN收发器和射频芯片;该矿用移动终端接口采用嵌入式系统架构,其中嵌入式微处理器采用PIC18F2580单片机,其内部集成了CAN控制器模块,CAN收发器采用CTM8251AT,射频芯片采用CC2420;该移动终端接口可以在矿井中随时随地与人员定位系统连接,及时获得全矿井人员状况信息,且结构简单,功耗低,实时性、稳定性较高,各部分元件均符合煤矿井下的本质安全设备标准,安全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