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9296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817428.X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定型/结晶相杂化的γ‑Fe2O3纳米片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酰丙酮铁、溴化钾放入玻璃瓶中,向玻璃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充分振荡直至溴化钾完全溶解;(2)将上述溶液搅拌一段时间后烘干;(3)取出玻璃瓶中的干燥的原料将其研磨成粉末转入瓷舟中;(4)在氮气保护下于260~270℃煅烧80~100min,用酒精和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再于600‑650℃退火1.5~2h,获得煅烧样品。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无定型/结晶相杂化的γ‑Fe2O3纳米片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原料价格便宜,制备流程简单,通过调控二维磁性氧化物纳米片的结晶度提高其微波吸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227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068247.8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煤柱煤自燃位置的精准判定方法,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对煤柱表面形变、破碎状态监测,确定可能存在漏风裂隙或煤体自燃的风险区段;然后采用区段漏风检测方式,判定煤柱风险区段是否已形成漏风裂隙以及确定对应漏风裂隙位置和漏风速度;最后在所判断存在漏风裂隙的区段通过布置测温点测温和气体浓度监测的方式测得煤柱存在的煤自燃高温风险位置以及其随巷道掘进或回采的迁移趋势。本发明结合多种检测技术从多个不同维度对煤柱在掘进期间和工作面回采期间的漏风裂隙和煤柱煤自燃高温风险位置进行预判和确定,可进一步提高煤柱沿空掘巷布置模式下的掘进和生产安全性,对于采用煤柱沿空掘巷布置模式的矿井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8094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40746.5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M3/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井下采空区快速漏风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检测采空区内部结构及压差测试,确定待检测采空区漏风检测的释放点和各采样点;在释放点向待检测采空区的内部注入氮气,并监测到注氮管的流量和压力稳定后,从释放点向待检测采空区的内部释放SF6气体,并记录释放时间;当各采样点处在监测到SF6气体时,采集气样;通过气相色谱仪对各气样的SF6浓度进行检测,确定各采样点各采样时间采集的气样中的SF6浓度;根据释放点与各采样点之间的最短漏风距离、释放时间、各采样点各采样时间的SF6浓度、各采样点第一次检测到SF6的采样时间和各采样点检测到SF6最大浓度的采样时间,获得待检测采空区的漏风情况,可以快速检测出待检测采空区的漏风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88094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040746.5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M3/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井下采空区快速漏风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检测采空区内部结构及压差测试,确定待检测采空区漏风检测的释放点和各采样点;在释放点向待检测采空区的内部注入氮气,并监测到注氮管的流量和压力稳定后,从释放点向待检测采空区的内部释放SF6气体,并记录释放时间;当各采样点处在监测到SF6气体时,采集气样;通过气相色谱仪对各气样的SF6浓度进行检测,确定各采样点各采样时间采集的气样中的SF6浓度;根据释放点与各采样点之间的最短漏风距离、释放时间、各采样点各采样时间的SF6浓度、各采样点第一次检测到SF6的采样时间和各采样点检测到SF6最大浓度的采样时间,获得待检测采空区的漏风情况,可以快速检测出待检测采空区的漏风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60800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594854.6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煤与瓦斯共采复合灾害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通过改变模拟采空区箱体各个填充区域、抽采巷道和钻孔的布设方式,从而使得模拟采空区箱体内部的地质分布更贴近实际矿井采空区;采用设有多个子气室的瓦斯释放气室模拟不同区域的瓦斯涌出量,从而使得后续通风情况、瓦斯释放状态和瓦斯抽采情况更贴近实际矿井采空区;试验时通过气体浓度及温度自动采集系统实时获取各个综合测点的监测数据,计算机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能获取不同煤与瓦斯共采工作面在不同煤质、不同抽采工况、不同通风工况及是否发生煤自燃情况下的温度分布变化及气体浓度分布变化规律,为后续研究灾害发展演化规律和提高防治手段效率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608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94854.6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煤与瓦斯共采复合灾害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通过改变模拟采空区箱体各个填充区域、抽采巷道和钻孔的布设方式,从而使得模拟采空区箱体内部的地质分布更贴近实际矿井采空区;采用设有多个子气室的瓦斯释放气室模拟不同区域的瓦斯涌出量,从而使得后续通风情况、瓦斯释放状态和瓦斯抽采情况更贴近实际矿井采空区;试验时通过气体浓度及温度自动采集系统实时获取各个综合测点的监测数据,计算机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能获取不同煤与瓦斯共采工作面在不同煤质、不同抽采工况、不同通风工况及是否发生煤自燃情况下的温度分布变化及气体浓度分布变化规律,为后续研究灾害发展演化规律和提高防治手段效率提供数据支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