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颗粒阻塞原理的变刚度磁流变软体磁控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812386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021407.6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颗粒阻塞原理的变刚度磁流变软体磁控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机器人包括支撑架和弹性体组件,弹性体组件内侧夹持有待夹取物体。本发明利用固体颗粒的阻塞原理和磁流变液材料的流变特性,通过磁场控制磁流变液的流变过程,控制微型颗粒的阻塞程度,实现软体机器人的抓取动作,更好地贴合被抓物体的外表面,不会对外表面造成损伤,保证了抓取动作的稳定性;基于流变特性和颗粒阻塞原理,磁流变液的粘度迅速增大,呈现类固体的状态,混合在磁流变液中的厘米级固体颗粒的流动性急剧下降,使得内层弹性体的刚度大幅度提升,实现了快速、便捷的变刚度调节,提高软体机器人的承载能力。

    基于颗粒阻塞原理的变刚度磁流变软体磁控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8123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21407.6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颗粒阻塞原理的变刚度磁流变软体磁控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机器人包括支撑架和弹性体组件,弹性体组件内侧夹持有待夹取物体。本发明利用固体颗粒的阻塞原理和磁流变液材料的流变特性,通过磁场控制磁流变液的流变过程,控制微型颗粒的阻塞程度,实现软体机器人的抓取动作,更好地贴合被抓物体的外表面,不会对外表面造成损伤,保证了抓取动作的稳定性;基于流变特性和颗粒阻塞原理,磁流变液的粘度迅速增大,呈现类固体的状态,混合在磁流变液中的厘米级固体颗粒的流动性急剧下降,使得内层弹性体的刚度大幅度提升,实现了快速、便捷的变刚度调节,提高软体机器人的承载能力。

    基于可溶性薄膜的靶向投药胶囊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98572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44277.X

    申请日:2025-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溶性薄膜的靶向投药胶囊机器人,包括软体胶囊外壳、磁控模块、摄像模块、药物储存腔、释放通道及覆盖于释放通道出口的可溶性薄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软体胶囊外壳的透明设计,保证了药物投放过程的直观性与安全性,靶向投药机构位于胶囊机器人一端,其药物释放由可溶性薄膜控制,可根据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环境条件(如pH值、温度或酶浓度)进行精确响应,从而实现药物的靶向释放。磁控系统与震荡模块的联动设计,可使胶囊机器人在复杂消化道环境中快速定位到目标区域,提高了靶向投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相比传统的药物释放方式,该结构显著降低了药物浪费及全身副作用,同时满足了微创医疗的高效治疗需求。

    基于流变特性和颗粒阻塞原理的可变形软体磁控胶囊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78147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021564.7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变特性和颗粒阻塞原理的可变形软体磁控胶囊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上端软体伪足和下端软体伪足,上端软体伪足和下端软体伪足分别连接在机器人主体的上下端面。本发明通过磁场控制上、下端伪足的变形,调节胶囊机器人的整体形态和位姿,提高胶囊机器人与组织表面的接触面积,保证运动的稳定性,以适应软体、蠕动的复杂胃肠道环境;另外,本发明利用固体颗粒的阻塞原理和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通过磁场控制磁流变液的流变过程,进而控制微型颗粒的阻塞程度,实现软体胶囊机器人的刚度调节,提高软体胶囊机器人的驱动能力,避免了传统体积较大的气压驱动和电机驱动,且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基于流变特性和颗粒阻塞原理的可变形软体磁控胶囊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7814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21564.7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变特性和颗粒阻塞原理的可变形软体磁控胶囊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上端软体伪足和下端软体伪足,上端软体伪足和下端软体伪足分别连接在机器人主体的上下端面。本发明通过磁场控制上、下端伪足的变形,调节胶囊机器人的整体形态和位姿,提高胶囊机器人与组织表面的接触面积,保证运动的稳定性,以适应软体、蠕动的复杂胃肠道环境;另外,本发明利用固体颗粒的阻塞原理和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通过磁场控制磁流变液的流变过程,进而控制微型颗粒的阻塞程度,实现软体胶囊机器人的刚度调节,提高软体胶囊机器人的驱动能力,避免了传统体积较大的气压驱动和电机驱动,且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