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天煤矿坑底境界外薄煤层回采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372684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434423.5

    申请日:2012-10-10

    Abstract: 一种露天煤矿坑底境界外薄煤层回采技术,尤其适用于倒堆工艺下回采坑底境界外薄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用窄条留柱式开采程序。当1号煤层向前推进并留够作业空间时,沿2号煤层覆盖层掘沟。2号煤层采掘带宽度小于1号煤层采掘带宽度,在靠内排土侧留宽度为1号煤层采掘带与2号煤层采掘带宽度之差的煤岩混合柱。2号煤层顶板降深初期,剥离物运至内排土场,随选采工作线推进,顶板剥离物回填至2号煤层采空区。1号煤层经煤岩混合柱、运煤出入沟运出,2号煤层经其采空区坡道由煤岩混合柱、运煤出入沟运出。其方法解决了由于开采2号煤层对原工艺下的1号煤层运输系统的影响,可减少重复剥离量,回收境界外煤炭,增加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一种露天煤矿及其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4750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1018948.0

    申请日:2015-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煤矿及其开采方法,所述露天煤矿包括相邻设置的超前矿和滞后矿,超前矿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开采区和第二开采区,滞后矿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三开采区和第四开采区,第一开采区的内排土场工作线与第四开采区的采场工作线相邻设置,第二开采区的内排土场工作线滞后于第一开采区的内排土场工作线,第四开采区的采场工作线滞后于第三开采区的采场工作线。本发明通过将相邻矿区的采场工作线和内排土场工作线调整为折线形,增大了相邻矿区交界处超前矿内排土场工作线与滞后矿采场工作线间距离,确保了相邻矿区的交界处端帮运输线路的完整性及顺畅性,从而便于布置运输设备,降低运输成本,有助于提高露天矿经济效益及安全性。

    一种露天煤矿及其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475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1018948.0

    申请日:2015-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煤矿及其开采方法,所述露天煤矿包括相邻设置的超前矿和滞后矿,超前矿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开采区和第二开采区,滞后矿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三开采区和第四开采区,第一开采区的内排土场工作线与第四开采区的采场工作线相邻设置,第二开采区的内排土场工作线滞后于第一开采区的内排土场工作线,第四开采区的采场工作线滞后于第三开采区的采场工作线。本发明通过将相邻矿区的采场工作线和内排土场工作线调整为折线形,增大了相邻矿区交界处超前矿内排土场工作线与滞后矿采场工作线间距离,确保了相邻矿区的交界处端帮运输线路的完整性及顺畅性,从而便于布置运输设备,降低运输成本,有助于提高露天矿经济效益及安全性。

    防护式悬浮单体液压支柱

    公开(公告)号:CN201193531Y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20034591.4

    申请日:2008-04-28

    Abstract: 一种防护式悬浮单体液压支柱,包括顶盖,活柱,与三用阀连为一体的手把体,油缸和底座,在活柱的外圆表面上设有复合涂层,在活柱的外围设有防护帘,防护帘上部固定在顶盖上,下部固定在手把体上;降低手把体的厚度,将手把体的三用阀孔上移;手把体与活柱之间设有导向防尘圈。增加了活柱的防护措施,不仅提高了活柱的抗冲击性能、防腐性能,而且提高了整柱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支柱的行程,特别是对薄煤层,其行程可以提高20%,大大提高了工人的操作性能。降低了手把体的厚度,不仅提高了手把在回柱时的强度,而且缩短了手把的长度,增加的柱与柱之间的有效距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