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0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59155.2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矿化CO2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源煤基固废矿化CO2的绿色充填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碳矿化装置和输送机,该充填方法基于绿色充填系统而实现,所述绿色充填系统包括导料台,所述导料台位于碳矿化装置、输送机之间且可上下旋转倾斜,用于将输送机所输送的矿料送入碳矿化装置中;还包括位于导料台下方的自动泵送机构,所述自动泵送机构借助导料台的竖直旋转实现冷却液的泵送。本公开通过由输送机、导料台、自动泵送机构、冷却液储存箱等所构成的绿色充填系统的设计,其可以借助矿料充填过程所产生的动作泵送冷却液,从而实现为充填设备降温、蓄积势能带动疏松轴旋转以疏松矿料防止堵塞、交换热量额外产生可利用的热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3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37571.5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爆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前工作面切顶卸压护巷方法及爆破装药结构。其技术方案包括用于支撑设备的支撑板以及用于快速投放炸药的投放机构;所述投放机构包括有存放炸药的储存箱以及使炸药自动滑落到爆破孔中的倒料块;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可对投放炸药人员进行保护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可减轻炸药对投放炸药人员的伤害。本发明通过投放机构、储存箱和倒料块等结构的设计,通过投放机构可以自动投放炸药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次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自动投放炸药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对炸药投掷的影响,提高了投掷的精度和准确性,避免不正确的操作和处理炸药时产生意外。
-
公开(公告)号:CN1169718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369913.X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中矿华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国能深井安全开采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张双楼煤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采空区建构筑物地基与深地空间协同处置方法,具体包括确定地下深部采空区现状、判别采空区上方拟建造建构筑物的地基处理范围、采空区充填、建造建构筑物和热泵系统、取热等步骤。本老采空区建构筑物地基与深地空间协同处置方法可以实现在废弃矿井采空区上方地表构建建筑物、避免地表土地资源的浪费,并将废弃矿井采空区中的原水通过热泵系统换热供采空区上方地表建筑物采暖使用,被吸收热量后的原水经过净化装置回灌至地下采空区,可通过净化剂添加装置向注水管中添加净化剂,可实现在“取热不取水”的前提下净化废弃矿井采空区中的原水,进而实现避免废弃矿井采空区中的水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2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366505.9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中矿华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软岩注浆浆液失水效应的试验系统及方法,试验系统包括浆液测量容器、软岩试样放置架、输液单元、输气单元、粘度测试动力单元、数据收集单元,其中软岩试样放置架包括底座和上支架,底座与上支架之间通过四根螺杆支撑,上支架中间固定一夹持器。浆液测量容器位于软岩试样放置架上部,浆液测量容器的底部开设圆孔,圆孔位于夹持器正上方,软岩试样上部封堵住圆孔。本试验系统可以实时观测注浆过程中浆液失水特征及软岩吸水渗透变形过程,并获取浆液失水过程中的粘度变化数据,从而确定软岩注浆过程中浆液流动特征。本试验方法获取直接及进一步相关软岩数据,对相关软岩工程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45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34632.7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18 , E21D11/28 , E21D11/26 , E21D11/15 , F16F15/023 , F16F15/067 , F2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深部岩体工程的刚柔耦合吸能支护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伸缩式防护组件,伸缩式防护组件固定安装在中央防御外壳与支护外壳组件之间,伸缩式防护组件在中央防御外壳与支护外壳组件之间呈拉伸状态或者常态设置,伸缩式防护组件穿过中央防御外壳与支护外壳组件之间固定安装有吸能锚网。本发明依靠第二铰接件、第一铰接杆与空心支撑杆组成的三角形将巷道传导的变形压力利用第一滑槽顶杆或者第二滑槽顶杆传导至三角形的端部进行分压,同时第一滑槽顶杆或者第二滑槽顶杆根据巷道压力变形点进行同步移动,从而提高刚柔耦合吸能技术的使用范围,将巷道压力进行多方位分解,提高支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75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45276.2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中矿华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矸石膏体井下动态充填方法,通过将矸石破碎后与粉煤灰及水泥混合制成具有一定粘度的膏体,然后在工作面后方的采空区两侧建设留巷墙体,一方面可以消耗大量矸石,另一方面可以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在墙体阶段性建设完毕后,利用充填管道进行有序充填;墙体建设及采空区充填随着开采面的不断推进而持续进行,可以即时消耗矸石,不会占用地上及地下空间,并且通过墙体建设及采空区充填可以大量消耗矸石,轻松地完成矸石消耗的设计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880219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278233.6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7 , G01N2291/0232 , G01S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围岩松动圈的探测设备及探测方法,探测设备包括主机、激振装置、声波接收装置和支撑杆,激振装置为在巷道钻孔孔口处形成振动声波的外激振装置,或在巷道钻孔孔内形成振动声波的内激振装置;声波接收装置包括固定件和至少两个声波传感器,声波传感器设在支撑杆上的固定件的同一侧,在声波传感器和固定件之间设有弹性件;激振装置和声波接收装置与主机电信号连接。通过测量声波在巷道岩体内不同位置的传播速度实现对松动圈位置和范围的判断。本发明实现了单孔干孔无耦合剂探测、探测精度及效率高、灵活性好、适应性好,成本低、工作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2000731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89353.9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膨胀锚固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锚杆支护技术领域,包括锚杆,锚杆包括螺纹钢杆体,螺纹钢杆体上设有膨胀锚固机构,膨胀锚固机构包括与螺纹钢杆体滑动连接的定位环,定位环上对称设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与螺纹钢杆体抵接,定位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分别与螺纹钢杆体螺纹连接。本发明能够在锚杆安装过程中通过螺纹钢杆体上设置的膨胀锚固机构自动嵌入岩体实现自动膨胀锚固,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稳定性,而且能够显著提升软弱岩体、含水岩体、裂隙岩体等的锚固和锚杆支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819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69910.6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中矿华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3/32 , G01N3/0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下岩石多耦合循环拉压试验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试验箱、气湿耦合子系统、干湿循环子系统、循环拉压子系统、CT扫描仪、温度调节器。气湿耦合系统包括空气增压泵、气水混合加湿器、储气罐和水箱,储气罐与空气增压泵管路连接,空气增压泵与气水混合加湿器管路连接,水箱与气水混合加湿器管路连接,气水混合加湿器与试验箱管路连接;干湿循环子系统包括流速调节仪、水泵、储液箱和出水箱,储液箱通过水泵与流速调节仪管路连接,流速调节仪通过管路与试验箱连接;循环拉压子系统包括空气增压泵和真空泵。本发明可以对岩样进行多环境影响下力学特性综合试验,对于地下储能建设可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428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45275.8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中矿华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方法,通过围岩改造分级标准在一条或几条巷道内选择建设多个独立的储气库,并在地下建设地下厂房,具备储能、发电、储热功能。压缩空气储能过程中将热量存储在储热库后导出地表利用,发电过程中所需热量由深部岩体地热进行补充。每个储气库均通过输气支管道与地下厂房的输气主管道相连通,从而形成巨大的地下储气网络,每个储气库为独立式布置,在其中一个或几个存在问题无法储气的情况下,整个巷道的储能受到的影响很小,从而增加了储能的使用年限;同时每个独立的储气库内储气空间形状规范,承压能力强,且便于检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