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带矸石基膏体-固体多层耦合的充填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84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214703.8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带矸石基膏体‑固体多层耦合的充填开采方法,包括:基于综采长壁工作面布置生产系统后,对综采长壁工作面进行条带划分,获得若干组条带;对条带进行掘通并在条带两侧构筑隔离墙;基于条带充填强度要求确定充填分层数、膏体充填高度、矸石充填高度;制备充填膏体,基于分层充填数、膏体充填高度与矸石充填高度,按照条带掘通顺序采用充填膏体、矸石对相应条带进行充填,直至若干组条带全部填充完成。本发明可以在保证所需充填体强度的同时,增加矸石使用量,从而减少膏体充填材料用量,降低充填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种条带矸石基膏体-固体多层耦合的充填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84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14703.8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带矸石基膏体‑固体多层耦合的充填开采方法,包括:基于综采长壁工作面布置生产系统后,对综采长壁工作面进行条带划分,获得若干组条带;对条带进行掘通并在条带两侧构筑隔离墙;基于条带充填强度要求确定充填分层数、膏体充填高度、矸石充填高度;制备充填膏体,基于分层充填数、膏体充填高度与矸石充填高度,按照条带掘通顺序采用充填膏体、矸石对相应条带进行充填,直至若干组条带全部填充完成。本发明可以在保证所需充填体强度的同时,增加矸石使用量,从而减少膏体充填材料用量,降低充填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种条带采空区全充遗留煤柱局部复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4985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372348.9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带采空区全充遗留煤柱局部复采方法,属于采煤技术领域,包括:不需要重启旧采区的生产系统,在大巷内向封闭的条带采空区内钻孔探测内部瓦斯含量与积水情况;对采空区内的潜在危险源进行排除;对条带采空区采用膏体材料进行逐级充填,直至充满整个采空区,使覆岩由煤柱和充填体协同承载;待充填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原两条带工作面间的保护煤柱内新掘顺槽,在采空区煤柱内新掘切眼,形成长壁面生产系统;在采区内采用田字形回采,回采后不再充填。本发明采用新掘巷道的方法,建立新的生产系统,避免了重启采空区带来的大面积顶板垮落和自然发火问题,采煤时留下部分煤柱与充填体共同承载覆岩。

    一种采充平行的膏体充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246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372350.6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充平行的膏体充填方法,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采煤工作面每天向前推进的距离作为一个充填步距,在形成第一充填步距后,对采空区进行封闭;铺设充填机构,其中弯管段铺设在回风顺槽内,进口端与工作面充填主管道法兰连接,出口端布置在采空区边沿的中部,出口端与直管段法兰连接,直管段平行于采煤工作面;由工作面充填主管道输送膏体,经由充填机构,往采空区内注入膏体,待膏体注满整个采空区后,关断截止阀,将弯管段与直管段脱离,第一充填步距的采空区充填完成;采煤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形成第二充填步距后,重复上述步骤进行膏体充填。本发明可实现采煤与充填协调开采,提高采煤作业时间与产量。

    小窑破坏区煤层充填复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172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569528.5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窑破坏区煤层充填复采方法。步骤为:S1)确定充填复采区小窑空棚空巷分布情况,且将充填复采区划分为实体煤区、顶板未垮落区、顶板部分垮落区、顶板充分垮落区;S2)分析黄土的侧限压缩特性;S3)向黄土中掺入预设比例的石灰,以该变黄土的塑限、液限及塑性指数;S4)确定充填关键层临界厚度;S4)制作填料:将黄土和预设比例的石灰通过制浆机制浆形成浆液,然后将浆液经由注浆泵与注浆管路分别送至顶板未垮落区、顶板部分垮落区、顶板充分垮落区进行分别填充,以形成预设厚度以上的充填关键层。本发明能确保工作面安全通过小窑采空区。

    一种遗留条带煤柱多次充填长壁综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6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372346.X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遗留条带煤柱多次充填长壁综采方法,属于采煤技术领域。包括:不需要重启旧采区的生产系统,在大巷内向封闭的条带采空区内钻孔探测内部危险源;对采空区内的潜在危险源进行排除;对条带采空区采用末煤膏体材料进行逐级充填,直至充满整个采空区条带,使覆岩由煤柱和充填体协同承载;待充填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原两条带工作面间的保护煤柱内新掘顺槽,并在采空区远离大巷的边缘开掘切眼,形成新的生产系统;在采区内采用后退式综采,边回采边充填,直至回收完整个条带采空。本发明建立新的生产系统,可避免重启采空区带来的大面积顶板垮落和自然发火问题;条带采空区选用末煤充填材料,可用综采将充填体与煤柱一同回收,提高煤柱回收效率。

    条带膏体充填开采端头自移式快速隔离装备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283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848955.8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涉及条带膏体充填开采端头自移式快速隔离装备,包括:上隔离组件,具有伸展状态和回缩状态,在伸展状态时,上隔离组件与煤矿巷道顶部接触,上隔离组件宽度与煤矿巷道宽度适配;下隔离组件,设置在上隔离组件下侧,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在展开状态,下隔离组件宽度与煤矿巷道宽度适配,且下隔离组件最高端不低于上隔离组件最低端;移动组件,顶端固定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有两活动端,其中一活动端与上隔离组件固定,另一活动端与下隔离组件固定。本发明的自移式快速隔离设备可以调节宽度、高度,还可移动至待充填巷道端头,具有操作简便,密封效果好,机动性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一种放顶煤采空区充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341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73273.1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顶煤采空区充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采区煤层上方开拓充填巷道;(2)将采区划分为若干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工作面之间留设煤柱;(3)在充填巷道内,由巷道内侧向采取煤层方向打设充填钻孔,钻孔间距为200m;(4)将充填材料送至采区的充填巷道,由充填钻孔输送到放顶煤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内,充填处距离放顶煤工作面距离小于等于100m;(5)依次回采放顶煤工作面,并充填采空区;(6)在充填处距离停采线的距离小于等于100m时,在停采线构筑隔离墙;(7)重复步骤(4)‑步骤(6),直至整个采区所有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充填完成,能够更好的实现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技术与充填开采的结合使用。

    一种放顶煤采空区充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341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873273.1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顶煤采空区充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采区煤层上方开拓充填巷道;(2)将采区划分为若干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工作面之间留设煤柱;(3)在充填巷道内,由巷道内侧向采取煤层方向打设充填钻孔,钻孔间距为200m;(4)将充填材料送至采区的充填巷道,由充填钻孔输送到放顶煤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内,充填处距离放顶煤工作面距离小于等于100m;(5)依次回采放顶煤工作面,并充填采空区;(6)在充填处距离停采线的距离小于等于100m时,在停采线构筑隔离墙;(7)重复步骤(4)‑步骤(6),直至整个采区所有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充填完成,能够更好的实现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技术与充填开采的结合使用。

    一种条带采空区遗留煤柱充填复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241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380482.3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带采空区遗留煤柱充填复采方法,包括:沿大巷向封闭条带采空区内进行钻孔钻探,探明采空区内危险源;在大巷沿着条带采空区倾斜方向由低位向高位采用水平定向钻孔逐级充填,直至充满整个采空区,形成煤柱、充填体协同承载体系;待充填体达到预定强度后,在区段煤柱中部新掘两条顺槽,并在采空区末端遗留条带煤柱处新掘切眼,形成新的膏体充填综采生产系统;新系统形成后边回采边充填,同时密切关注矿山压力以及围岩位移变形等情况。本发明依次对采空区遗留煤柱的完整回收,其回收过程安全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