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65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48603.3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换电站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换电站电池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用户的个人终端获取使用请求信息和行程路径信息;根据使用请求信息生成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用于检查换电站内的电池包信息;当换电站各个电池包未充满电时,基于物联网以及行程路径信息生成沿途换电站信息,所述沿途换电站信息为用户行驶路线上途径的换电站;根据沿途换电站信息和电池包信息生成临时换电控制指令,所述临时换电控制指令用于将换电站内的最低电量的电池包更换至电车上,且电车能够行驶至下一个换电站处。本发明能够基于物联网做到给车辆换电的灵活处理,减少了用户等待时间,避免用户产生续航久焦虑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32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136421.6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碳捕集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基固废CO2矿化制浆地下封存装置,包括支撑导架和制浆罐,制浆罐包括罐体以及转动连接在罐体底端的齿盘;制浆罐顶端设有进料管和注水管;粉料输送组件下料口与进料管对接,均匀输送煤基固废粉料;溶剂添加组件出液端与罐体连通,输送化学溶剂;动力组件与齿盘啮合传动连接;联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与粉料输送组件传动连接,联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溶剂添加组件和动力组件传动连接;搅拌组件固定设于齿盘中心;制浆反应装置与制浆罐对接;封存输料组件可拆卸连接在制浆反应装置的出口端下侧。本发明的采用联动装置与各个执行机构动力一体传动连接,提高动力传输的协调性、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提高煤粉的制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04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99952.5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煤自燃的复合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工业卤水、凝胶剂、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化剂组成,在煤低温氧化阶段卤水中的无机盐类材料具有润湿煤体、降低温度、隔绝氧气的作用,并且抗氧化剂能够消耗煤表面‑OOCH3、过氧自由基ROO等活性基团,进一步降低煤的氧化活性两者共同作用起到惰化煤体、抑制氧化进程的效果;在煤自燃高温氧化阶段,卤水能够与凝胶剂发生反应产生凝胶,凝胶一方面能减少阻化剂水分的流失,强化了复合阻化剂对煤氧化升温过程产生降温吸热的效果,另一方面凝胶可在遗煤表面形成一层粘稠的隔氧膜,进而延缓煤自热氧化过程的进行,实现复合阻化剂多层次长效阻化防灭火的作用;且其制备成本较低,便于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33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637129.3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百叶式连续调节风窗及分支风量的PID调控方法,具体涉及煤矿通风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远程监控软件通过实时分析计算百叶式风窗安设分支风量所需调节量,由PID连续调控系统精准调控实现多个叶片旋转角度同步调节,使得百叶式风窗的面积大小稳定变化,亦可在井下通过原位调节按钮对风窗进行调节,风窗两侧的高精度差压传感器实时反演计算巷道中调控后的风量情况并反馈至PID连续调控系统,进一步优化控制指令,如此反复,直至调节至所需调节风量,最终实现了矿井分支风量的连续、稳定、实时和精确的智能化调控,保障用风地点的需风量,为智能通风系统建设提供执行装置与风量连续精确调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76931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136723.0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拓海煤矿钻探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森林、草原防火的连接式温控胞衣阻化球及使用方法,适用于森林或草原防火灭火使用。包括阻燃小球及芳纶线,所述阻燃小球由胞衣外壳和内部阻化液组成,所述胞衣外壳包含相变材料及增强体材料,熔融混合成型后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由固态转为液态,释放出内部封存的阻化液,所述阻化液一般为20%的氯化钙溶液,所述芳纶线为耐高温高强型、超细柔韧型特种纤维。本装置将阻化球与芳纶线相结合,利用芳纶线的牵引作用有目的的限制阻化球的滚动区域,使阻化球在抛洒过程中更为集中,降低抛洒地势对阻燃小球作用的影响,从而提高阻化球的利用率,更高效的发挥阻燃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6931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36723.0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拓海煤矿钻探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森林、草原防火的连接式温控胞衣阻化球及使用方法,适用于森林或草原防火灭火使用。包括阻燃小球及芳纶线,所述阻燃小球由胞衣外壳和内部阻化液组成,所述胞衣外壳包含相变材料及增强体材料,熔融混合成型后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由固态转为液态,释放出内部封存的阻化液,所述阻化液一般为20%的氯化钙溶液,所述芳纶线为耐高温高强型、超细柔韧型特种纤维。本装置将阻化球与芳纶线相结合,利用芳纶线的牵引作用有目的的限制阻化球的滚动区域,使阻化球在抛洒过程中更为集中,降低抛洒地势对阻燃小球作用的影响,从而提高阻化球的利用率,更高效的发挥阻燃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42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992974.5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采空区温度分布快速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试验台主体、实验参数监测系统、红外监控系统和终端控制系统;实验台主体包括采空区等效主体、进回风巷等效管和含水雾风流发生器;实验参数监控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采空区等效主体内部热电偶;红外监控系统包括两台红外摄像仪;终端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电脑终端。本发明在氧化放热反应不受外界干扰,自发进行的情况下,更加快速的模拟出采空区风流分布、温度变化、高温点运移轨迹及分布情况,同时可以进行传感器监测和借助红外摄像仪、有色水在采空区等效主体中的颜色分布直接进行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7954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111966.8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7/18 , E21B47/00 , E21B49/08 , G01N21/359 , G01N21/3504 , G01N21/01 , G01N21/03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下密闭环境参数原位探测与远程监测分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含过滤式导气管、微功耗直流负压真空泵、长光程折反式吸收池、多元气体原位探测分析装置、本安蓄电电源模块、以太网通信系统、井下密闭参数远程监控中心。密闭内参数监测系统安装在密闭墙上,依靠本安蓄电电源装置供电,续航能力达2个月以上,常态下负压真空泵每隔12小时抽气一次,将密闭内气体抽入待测气室中,运用光谱吸收原理对气体组分进行原位分析,通过工业以太网将测试结果传送至地面监控中心,运用密闭灾区预警模型研判采样参数;当原位探测参数超过预设指标时,气体组分探测频率提高至5分钟一次,达到异常信息的动态监测预警,有效降低灾害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812994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67226.5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井下快速堵漏填充的复合喷涂材料与构架及实施方法,属于复合喷涂材料与密封构架及其实施方法。选择酚醛泡沫、聚氨酯泡沫和脲醛泡沫设定合理的配比,合成喷涂材料的基料,添加适当的阻燃剂,提高基料的阻燃特性,加入防静电材料,催化剂、固化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等材料经特定工艺过程,形成阻燃防静电的复合高分子喷涂材料。选择纤维-凯夫拉作为原料形成密封构架,作为喷涂材料的载体,结构形变灵活,组合形成快速密封堵漏的整体。通过不同的实施例,验证了复合喷涂材料具有质量轻、成型快、密封性强、防火堵漏效果好的特点,能够有效防止井下漏风和有害气体涌出,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9879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16757.7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牡丹联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碳捕集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陆诗建 , 陈思铭 , 刘玲 , 康国俊 , 孙文坛 , 牛皓 , 杨菲 , 杨森 , 宫千博 , 朱巨胜 , 倪中海 , 曹景沛 , 闫新龙 , 朱佳媚 , 桂夏辉 , 王全德 , 刘滋武 , 王瑞玉 , 奚弦 , 郭振坤 , 魏富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危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煤基固废CO2深度矿化加工装置及方法,该加工装置包括反应塔、水解装置和反应罐;反应塔供富含Ca、Mg、Al的原液与CO2生成主相为CaCO3、MgCO3、Al2(CO3)3的矿化渣;水解装置供Al2(CO3)3与水反应生成絮状的Al(OH)3和CO2;反应罐供Al(OH)3生成Al2O3和水汽,且Al2O3与碳反应生成Al和CO2;该加工方法包括原液的制备、原液CO2矿化、Al2(CO3)3水解、Al(OH)3浓缩及分解以及Al2O3还原等步骤。本发明的加工装置实现煤基固废中的铝的资源化利用,CO2在反应系统中得以合理循环利用,加工过程绿色环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