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217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910271710.0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实现工作面回采、留巷、搬家与煤柱回收的协调作业方法。结合井工开采工作面末采与煤柱回收存在的包括采出率低、工作面间衔接时间长与巷道工程量大、难维护等问题,提出实现工作面回采、无煤柱贯通、设备搬家、留巷、煤柱回收工作面开采与接续工作面开采的协调作业方法,本发明的关键在于采区或带区工作面末采直接贯通上山或大巷,支架依次搬家的过程即逐段充填形成沿空留巷技术。这种布置方式可改善现有煤柱回收工作的模式,提高矿井回采率,显著提高矿井生产与辅助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01199.7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力学技术领域,提出一种不同边界条件下粗糙节理岩体剪切颗粒流数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加载试样和恒定试样;将恒定试样和加载试样的粗糙节理面接触且相互之间赋予平节理模型,在恒定试样和加载试样的岩石基质之间赋予平行粘结模型;在恒定法向荷载边界条件下获取标定细观参数;基于标定细观参数赋予加载试样恒定法向刚度边界条件下的第一直剪模拟;基于标定细观参数赋予加载试样恒定法向位移边界条件下的第二直剪模拟;获取第一直剪模拟和第二直剪模拟的加载试样的矢量细观参数。本发明能够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粗糙节理岩体的剪切力学特性进行对比,并从细观角度揭示了不同边界条件对粗糙节理岩体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85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74313.7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恒定预紧力端锚粗糙层状岩体剪切增韧颗粒流数值方法,包括:确定试样尺寸和构件颗粒尺寸,生成端锚粗糙层状岩体剪切增韧颗粒流模型,获取层状岩石基质、锚杆及托盘构件;对所述层状岩石基质、所述锚杆及所述托盘构件赋予不同接触模型及细观参数;基于赋予不同接触模型的所述层状岩石基质、所述锚杆及所述托盘构件,对所述锚杆施加预紧力;基于施加预紧力的所述锚杆,对所述试样进行加载和监测,获取全剪切过程中所述锚杆的应力演化。本发明锚杆间岩体在剪切过程中相对左右部岩体较为完整,锚杆极大提升了剪切作用下中部层状岩体的完整性,体现了锚杆的加固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8217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71710.0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实现工作面回采、留巷、搬家与煤柱回收的协调作业方法。结合井工开采工作面末采与煤柱回收存在的包括采出率低、工作面间衔接时间长与巷道工程量大、难维护等问题,提出实现工作面回采、无煤柱贯通、设备搬家、留巷、煤柱回收工作面开采与接续工作面开采的协调作业方法,本发明的关键在于采区或带区工作面末采直接贯通上山或大巷,支架依次搬家的过程即逐段充填形成沿空留巷技术。这种布置方式可改善现有煤柱回收工作的模式,提高矿井回采率,显著提高矿井生产与辅助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89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21121.6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 贵州大学
IPC: E21D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力压裂造缝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硐室坚硬地层后退分段式水力压裂造缝方法及装置,施工步骤包括:S1、封堵压裂孔的预定致裂区域两侧;S2、向预定致裂区域供给第一液体造缝形成裂缝,替换第一液体为第二液体,第二液体用于暂堵裂缝;S3、改变第一液体排出方向,重复步骤S2至造缝结束;S4、后退移动至下一预定致裂区域,重复步骤S1‑S3。本发明能够实现分段式水力压裂造缝,且造缝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6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8777.4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剪切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锚索杆体‑锚固剂‑围岩界面剪切试验装置及方法,锚索试样,具有展开的待试验锚索表面,锚索表面通过锚固剂层与岩体固定;剪切机构,包括设置在试件两侧的两剪切施力件,一剪切施力件的活动端循环与岩体外壁接触。另一剪切施力件的活动端对锚索试样固定;以及,循环法向施力件,设置在试件上方,且循环法向施力件的施力端与锚索试样顶面接触。本发明能够实现在试验工程中,可直观的观察锚索杆体、锚固剂、岩体以及锚索杆体‑锚固剂界面、锚固剂界面‑岩体界面的脱粘、起滑、剪切破坏、失效,同时可实现循环法向的循环剪切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85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574313.7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恒定预紧力端锚粗糙层状岩体剪切增韧颗粒流数值方法,包括:确定试样尺寸和构件颗粒尺寸,生成端锚粗糙层状岩体剪切增韧颗粒流模型,获取层状岩石基质、锚杆及托盘构件;对所述层状岩石基质、所述锚杆及所述托盘构件赋予不同接触模型及细观参数;基于赋予不同接触模型的所述层状岩石基质、所述锚杆及所述托盘构件,对所述锚杆施加预紧力;基于施加预紧力的所述锚杆,对所述试样进行加载和监测,获取全剪切过程中所述锚杆的应力演化。本发明锚杆间岩体在剪切过程中相对左右部岩体较为完整,锚杆极大提升了剪切作用下中部层状岩体的完整性,体现了锚杆的加固作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