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061208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569627.X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
IPC: G06K17/00 , G06K19/07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设备数据识别系统,包括:射频手持终端、多个射频电子标签和服务器;所述射频电子标签固定于管道设备的表面,所述射频电子标签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端;所述射频手持终端包括:读写器、微控制器、无线充电发射端和电源模块,所述读写器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读写器、所述微控制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将射频电子标签固定在对应的管道设备表面,在管道设备出厂、安装等多业务场景下,通过射频手持终端均能够快速识别射频电子标签中的技术参数信息,并且能够批量识别,提高了各业务环节人员的工作效率,并提高了获取设备技术参数的效率、准确性和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459514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0569741.2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
IPC: G01N27/8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输油气内管道检测器,包括设置于长输油气内管道中并随油气移动的检测装置和设置于长输油气内管道外的输出装置,检测装置包括:磁阻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长输油气内管道中第一位置的缺陷状况,输出第一信号;天线装置用于将第一信号发送给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抗干扰处理,输出第二信号;模数转换器用于对第二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输出第三信号;微处理器用于将第三信号和预设信号进行比较,输出第四信号;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第四信号发送给输出装置;输出装置包括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及显示器,显示器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接收第四信号并进行输出显示。本新型能够在气体管道内进行缺陷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212564931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0579810.8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
IPC: F16L55/32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速装置及机器人,属于管道检测技术领域。所述调速装置包括:皮碗、若干固定机构、若干驱动机构及若干挡片;若干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上;若干所述固定机构与若干所述驱动机构一一对应,所述驱动机构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相对应的固定机构上;若干所述驱动机构与若干所述挡片一一对应,所述挡片与相对应的所述驱动机构的动作端固定连接;所述皮碗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上,所述皮碗上开设有若干通孔;若干所述挡片与若干所述通孔一一对应,所述挡片可遮挡相对应得到所述通孔。本实用新型调速装置及机器人可以保证机器人运动姿态稳定,保证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157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14710.3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体检测及无损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体(非气体)中气泡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多通道超声波探头安装固定在管路安装平面,由超声波激励/接收模块激发多通道超声波探头,回波信号依次经过可调增益放大模块、滤波、高速数据采集模块后转换成数字量后由FPGA读取,再由驱动触摸显示模块显示回波信号及检测参数设置选项(可通过PC主机、外设主机、云端或FPGA模块设置检测参数),当回波信号超过预设报警阈值时,可对外输出报警信号。通过Ethernet TCP/IP协议,FPGA可将回波信号或检测结果发送至PC主机、外设主机或云端,进而实现主从联机、远程控制、远程诊断分析、故障预判、全生命周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1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14370.4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1B1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输送、管道维修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海底管道变形量测量方法。根据海底浑浊度,选择适配压电晶片,削弱潮汐或海底浑浊度对测量的影响;通过RS485总线,MCU将水下前端距离值由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后再远传至海上移动平台上的便携工作站,提高检测值远传抗干扰能力;利用弯曲管道扫查装置携带超声检测前端实现管道径向测距,将距离值转换成直径变化,进而反应管道形变;结合轴向平移间隔Δx和周向旋转间隔Δα,将距离值d转换为三维坐标系下点云数据,再对点云数据进行三维曲面重建,可直观反映管道形变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004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43567.1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筒角焊缝焊接方法、装置及焊接机器人,属于焊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套筒端面与套筒内海底管道外表面形成的角焊缝的焊道排布进行建模;焊道规划采用多焊层等高填充策略,焊层的排序由下向上依次为第一焊层,第二焊层,……,第N焊层,第一焊层横截面以等腰直角三角形拟合,第二焊层及以上各个焊层的横截面以等高的等腰梯形拟合;依据焊层总数及各个焊层的焊道数、焊枪运动轨迹、确定的焊枪摆动策略和确定的焊丝干伸长调整策略,完成对角焊缝的焊接;该方法能规划出更稳定合理的焊接路径,使焊接机器人的工作路径得到优化,从而提高了焊接质量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200085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12136.6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用受损弯曲海底管道的形变测量、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待测在用海管管道的待测海管管段上,架设圆环转动架;沿圆环转动架的轴线在待测海管管段上布置N个轴向测量点,并对各轴向测量点所对应的待测海管管段外表面点进行逐个测量,获取基于测量基准圆柱面的测量管段三维模型数据;对基于测量基准圆柱面的测量管段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分析转换,计算管段形态特征值和外表面形位偏差,完成海底管道形变测量。本发明可实现高浑浊低能见度水下环境下受损三维弯曲变形在用海底管段的无人全自动精准高效外检测,生成测量管段外表面精准三维数字模型,算出其形态特征值和形位偏差,测量偏差可控制在毫米级。
-
公开(公告)号:CN12000852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17126.1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弯曲管道水下扫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架;轴向直线移动测量机构设置在安装架上;周向转动径向测量机构设置在轴向直线移动测量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安装架上的轴向直线移动测量机构,驱动周向转动径向测量机构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对待测海管管段进行多个轴向管道截面的测量;通过周向转动径向测量机构在所述轴向直线移动测量机构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在对应轴向位置处对待测海管管段进行周向转动和径向测量,获取待测海管管段于当前轴向位置处管道转动截面多个外表面点的径向测量转角和相对径向偏差,实现待测海管管段三维扫测,通过三维模型进行测量,解决了现有管道外径测量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3185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0136466.4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采集传输控制器,包括:串口通信单元,用于获取环境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温湿度数据,并将环境温湿度数据转换为标准协议数据后写入主控单元;主控单元用于处理由数据获取单元获取到的焊接施工数据,并监测无线通信单元的通信状态;若监测到无线通信单元发生通信异常,则主控单元将焊接施工数据和环境温湿度数据打包为施工数据包写入存储单元,并将与施工数据包对应的数据指针写入时钟单元;直至无线通信单元的通信状态恢复正常,主控单元从时钟单元读取数据指针,并基于数据指针从存储单元中读取缓存的施工数据包;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实时发送或补发施工数据包至云服务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数据传输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28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56597.1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F16L55/32 , F16L55/40 , F16M11/04 , F16M11/42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管道内外壁进行检测的水下机器人,该水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变径履带底盘装置;其中,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在所述变径履带底盘装置上,所述变径履带底盘装置用于根据待检测管道的内壁或外壁的直径进行变径,以适应并贴附在所述待检测管道的内壁或外壁,进而在所述待检测管道的内壁或外壁上进行贴附行走,以通过所述机器人本体对所述待检测管道的内壁或外壁进行贴附检测。本发明通过调节变径履带底盘装置,以此适应不同管道管径,使水下机器人始终可以贴附在管壁上进行检测,解决了现有水下机器很难贴附管道导致管道检测效果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