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29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33944.4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B47/022 , H05K5/02 , H05K7/14 , H05K1/02 , E21B47/0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勘探开发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强振环境的井斜测量装置及方法,其井斜测量装置主要包括空心圆柱抗压筒、电路骨架、加速度测量模块和主控模块。电路骨架整体呈圆柱体结构,设置于空心圆柱抗压筒中,其侧面掏空设置有布局平面。加速度测量模块和主控模块分别固定安装于电路骨架的布局平面上,且加速度测量模块与主控模块通过导电线缆电性连接。本技术方案将加速度测量模块与主控模块分离设计,充分考虑了两者在强振环境下的不同特性和工作要求,对提升井斜测量装置的整体抗震性能和可维护性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3810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28417.8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程和仪器仪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油钻井用脉冲发生器测试设备,其包括设置在脉冲发生器外周的多个第一挤压组,每个第一挤压组的外周设置有第二挤压组,第一挤压组与第二挤压组之间设置有滚轮组,第二挤压组的外端转动连接有动力组,多个动力组围绕脉冲发生器轴线外端均匀分布,第一挤压组和第二挤压组的下端连接有下隔板,第一挤压组和第二挤压组的上端连接有上隔板,所述下隔板和上隔板之间填充有测试介质。本发明能模拟真实工况,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模拟石油钻井过程中脉冲发生器所处的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从而全面评估脉冲发生器在实际工作中的抗冲击性能以及在振动环境下的稳定性,模拟压力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68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1058097.8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5 , E21B47/00 , G06F30/2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井壁稳定评价方法、井壁坍塌压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井壁稳定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录井、完井和测试资料,确定地质力学参数和岩石力学参数;根据地质力学参数和岩石力学参数,并给定井斜角、井斜方位角和允许扩径率,建立数学计算模型,得到坍塌压力;根据所述坍塌压力计算出坍塌压力当量密度,并绘制坍塌压力当量密度、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三者的关系图,关系图上的变化趋势,来实现井壁稳定性的判断。本公开的井壁稳定评价方法直接建立了完井电测井径资料与允许扩径率、坍塌压力之间的关系,便于实际钻井现场数据对比分析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7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1634493.X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头随钻前探的处理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探测传感器,用于探测待钻进地层的岩性及含油气水特征数据;第一无线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该特征数据无线传输至第二无线信号处理模块,将第二无线信号处理模块传输来的电能提供给探测传感器;第二无线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电能传输给第一无线信号处理模块,将岩性及含油气水特征数据发送给井下数据处理模块;井下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特征数据转换为对应的特征代码通过通讯模块发送至地面数据处理模块;地面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特征代码转换为岩性及含油气水特征数据为待钻进地层风险识别提供依据。本发明可以简化井下复杂布线技术,节约有限的钻杆和钻头空间,提高钻具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9743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910814508.8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 , E21B47/002 , E21B4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屑床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岩屑床识别装置、信号传输装置、信号解码识别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岩屑床识别装置设置于钻柱上,用于采集岩屑床信息数据,利用编码规则对信息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结果;所述信号传输装置接收编码结果,并将编码结果传输至信号解码识别装置;所述信号解码识别装置设置于地面能够接收编码结果,并根据所述编码规则对编码结果进行解码识别以得到解码识别结果;所述显示装置接收解码识别结果,并根据解码识别结果显示岩屑床模拟图。本发明的岩屑床识别系统能够实现岩屑床的实时检测、实时处理,避免了钻柱长时间停转的情况,提高了钻进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126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010911724.7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井下烃类检测的井底压力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井下烃类检测工具在钻井过程中实时监测井底是否存在地层烃类物质侵入井筒,同时监测是否出现井下漏失,当出现地层烃类物质侵入井筒时,调整井底压力,直至监测不到有地层烃类物质进入井筒,当出现井下漏失时,则调整井底压力,直到监测不到井下漏失,直至监测到井筒内出现:既没有地层烃类物质进入,且又没有发生井漏,保持井底压力不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在保证地层烃类物质的情况下还能够保证井不漏,实现井底压力精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0169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204099.3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岩屑返出情况的井眼清洁量化评价方法,其包括:步骤1:计算井下可返出地面的理论岩屑体积;步骤2:获取钻井过程中已返出地面的已返出岩屑量和停止钻井后迟到返出地面的待返出岩屑量,根据已返出岩屑量和待返出岩屑量得出可返出地面的实际岩屑量,根据实际岩屑量得出实际可返出地面的实际岩屑体积;步骤3:根据理论岩屑体积和实际岩屑体积确定井眼清洁度,根据井眼清洁度对井眼进行清洁量化评价。本发明能够通过对比钻井过程中地面返出的岩屑量和理论上井底产生的岩屑量判定井底岩屑堆积情况,为岩屑床形态判别提供依据,指导地面参数优化,降低作业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98069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0911760.3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枝林 , 杨玻 , 白璟 , 高如军 , 罗园 , 唐国军 , 左星 , 梁玉林 , 谢意 , 邓虎 , 李赛 , 江迎军 , 程艳 , 李照 , 彭陶钧 , 舒挺 , 蒋林 , 雷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井下全烃含量检测的压井初始立套压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井下烃类检测工具在压井排量循环的过程中,实时监测井下全烃含量;调整井底压力,直到井下全烃含量大于0且不大于a%,a表示数字且0<a<100,无具体含义,记录此时的立压值和套压值,即为压井施工的初始立压值和套压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包括:通过对于全烃含量的监测及控制,压井施工的初始套压及初始立压有据可依。
-
公开(公告)号:CN11462285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805034.8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气体和雾化连续循环钻井的循环切换装置以及切换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第三管线、第四管线、第五管线、第六管线、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一补偿阀、第二补偿阀、压力补偿泵、循环介质入口、正循环接头、侧循环接头和泄压接头。所述干气体和雾化连续循环钻井的循环切换方法通过所述循环切换装置来实现,所述方法包括对干气体和雾化连续循环钻井的正循环过程、侧循环过程、正循环转侧循环过程、侧循环转正循环过程进行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包括:提供一中连续循环钻井的循环方式切换装置以及切换方法,避免了因循环中断、压力波动大而引起的井下复杂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282739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011295167.7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B47/12 , E21B47/08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钻井径测量中的岩屑散射体识别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钻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信号的时频扩维,采用短时处理进行随钻信号时频分析,选择的帧长为512个采样点,帧移为帧长的一半;将一维信号扩充到二维信号;b、基于机器学习的信号特征的学习,以扩充后的训练集图片为基础,构建Yolo网络模型对超声测井中反射信号特征学习;c、反射体识别。本发明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岩屑反射体识别,不仅判别的准确度高,并且不依赖于人的主观经验,更加客观,进而大大提高井径测量的准确性,普适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