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15957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10392787.1
申请日:2012-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麦仕油田化学剂技术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7 , C09K8/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超高导流压裂方法,其中,通过不均匀射孔、以短脉冲方式加入支撑剂和设计压裂液,能够使支撑剂以墩柱的方式在裂缝中非均匀地置放,即在压开的裂缝中形成支撑剂墩柱来保持裂缝的张开,油气不再通过支撑剂填充体,而是流过由支撑剂墩柱形成的通道,这种墩柱结构可以产生无限导流能力,更有利于液体及聚合物的返排,而且对裂缝表面伤害更小。由于支撑剂墩柱压裂形成的裂缝导流能力不依赖于支撑剂的性能,因此没有必要选取高质量的支撑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952534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392817.9
申请日:2012-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麦仕油田化学剂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9K8/66 , C09K8/68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损害型压裂液和压裂方法,所述压裂液为水基压裂液,包含悬砂纤维,所述悬砂纤维选自亲水性高强度有机纤维或无机纤维,并且所述压裂液中增稠剂的含量为0.08重量%以下,交联剂含量为0.02重量%以下。所述压裂方法使用了该压裂液作为携砂液注入地层裂缝。携砂液的注入参数为:用量50~2000立方米,速度为2.0~15.0立方米/分钟。本发明使用纤维在压裂液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而代替瓜尔胶冻胶的高粘度悬浮支撑剂,从而能够大幅度降低瓜尔胶用量,甚至不用瓜尔胶,从而能够使压裂裂缝壁面和支撑带受到的损害最小化,提高压裂改造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952534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392817.9
申请日:2012-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麦仕油田化学剂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9K8/66 , C09K8/68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损害型压裂液和压裂方法,所述压裂液为水基压裂液,包含悬砂纤维,所述悬砂纤维选自亲水性高强度有机纤维或无机纤维,并且所述压裂液中增稠剂的含量为0.08重量%以下,交联剂含量为0.02重量%以下。所述压裂方法使用了该压裂液作为携砂液注入地层裂缝。携砂液的注入参数为:用量50~2000立方米,速度为2.0~15.0立方米/分钟。本发明使用纤维在压裂液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而代替瓜尔胶冻胶的高粘度悬浮支撑剂,从而能够大幅度降低瓜尔胶用量,甚至不用瓜尔胶,从而能够使压裂裂缝壁面和支撑带受到的损害最小化,提高压裂改造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01595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92787.1
申请日:2012-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麦仕油田化学剂技术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7 , C09K8/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超高导流压裂方法,其中,通过不均匀射孔、以短脉冲方式加入支撑剂和设计压裂液,能够使支撑剂以墩柱的方式在裂缝中非均匀地置放,即在压开的裂缝中形成支撑剂墩柱来保持裂缝的张开,油气不再通过支撑剂填充体,而是流过由支撑剂墩柱形成的通道,这种墩柱结构可以产生无限导流能力,更有利于液体及聚合物的返排,而且对裂缝表面伤害更小。由于支撑剂墩柱压裂形成的裂缝导流能力不依赖于支撑剂的性能,因此没有必要选取高质量的支撑剂。
-
公开(公告)号:CN204369114U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20774234.7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麦仕油田化学剂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纤维给送装置,包括:用于装入纤维的填入件,其包括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相通的填入口;设有输入口与输出口的输送风机,其包括壳体、第一电机以及能够由所述第一电机带动的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输入口及所述输出口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输入口与所述内腔相通;所述输出口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能够通入混料池。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纤维输入装置能够在向压裂液中添加纤维过程中减少纤维扬尘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29378.X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E21F17/16 , G06Q50/02 , G06Q50/06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历史数据挖掘的储气库采气预测方法及系统,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与运行领域。该方法总结储气库历年采气运行中的采气量、地层压力与井口压力之间的变化规律,气库采气每天的地层压力,结合储气库所有气井的日产气量、所有气井每天生产的平均油压及气库每天的地层压力,建立气库产量与生产油压、地层压力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获取采气井口压力、采气后的地层压力、日产气量及累计日产气量,从而实现采气预测。因此,基于储气库采气历史规律的经验预测采气方法,有效指导储气库冬季高峰采气配产,并能有效判断储气库采出气是否存在外漏或溢散风险,为储气库安全运行提供可靠评价方法,为储气库采气调峰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6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09154.5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海锋 , 薛云龙 , 贾浪波 , 李进步 , 王华 , 张建国 , 何磊 , 田敏 , 伍勇 , 谢姗 , 李琳 , 乔博 , 夏守春 , 白铁峰 , 金枫博 , 于晓菲 , 董晓斌 , 张子为 , 艾庆琳 , 安文宏 , 何依林 , 王蕾蕾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及沟槽地貌单元划分方法,本发明分别恢复沉积后地层剥蚀量和沉积期古地形,通过古地形与残余地层厚度叠加预测古地貌高程值,同时考虑任意水平面古地貌恢复成果,综合实现“潜坑、沟槽和洼地”等三级地貌单元精细刻画,解决了传统地球物理法、印模法、残厚法工作量大且无法对三级地貌单元和沟槽定量精细刻画的局限性,与任意水平面方法相比,本方法解决了任意水平面法对岩溶高地、岩溶斜坡过渡区域三级地貌单元划分不细的难题,同时明确了岩溶斜坡区域潜坑、沟槽与西部洼地划分标准,对于岩溶气藏沟槽挖潜提高采收率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0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011320267.0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煤层气水平井的开采工艺,属于煤层气开发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层气水平井的开采工艺,在固井前,在钻遇煤层的着陆点处下入免钻可打捞堵塞器,由于该免钻可打捞堵塞器在固井后可以通过打捞工具直接打捞出来,而不需要通过钻头钻开,因此,没有残余盲板,不会影响开采设备的下入,从而提高煤气层的开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28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534017.6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井方法。钻井方法用于在已钻探的钻井内钻探第一井,钻井方法包括:根据第一井所在地的地层情况及目的层位确定第一井的预设井眼轨迹;根据第一井的预设井眼轨迹确定起钻点位;根据已钻探的钻井内自由套管长度和起钻点位确定切割位置;根据切割位置对套管进行切割;取出切割后的套管后,注入封堵剂封堵原储层及已钻探的钻井井眼至起钻点以上一定高度,基于起钻点位及设定的井眼轨迹沿第一方向钻设第一井。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974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110031394.7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沉积气藏分层产量贡献率评价方法,包括:S1确定分层产气贡献主控因素;S2获取分层产气贡献率;S3获取分层储能系数:S4建立分层产气贡献率与储能系数关系模型;S5确定待评价气井的海相低渗碳酸盐岩储层产气量及陆相致密砂岩储层产气量。本发明所提出的陆相致密砂岩‑海相低渗碳酸盐岩复合沉积气藏分层产量贡献率评价方法解决了鄂尔多斯盆地储层非均质性强、井数多、产气剖面测试资料缺乏情况下,不同沉积体系的多层合采气井产量劈分问题,为致密砂岩、海相低渗碳酸盐岩储层分层产量、动储量、采出程度及泄流范围等参数的准确评价提供了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