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6900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1098273.6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1/04 , C07C11/02 , C07C11/107 , B01J23/889 , B01J27/22 , B01J23/755 , B01J23/75 , B01J37/16 , B01J3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气合成线性α‑烯烃的方法,其目的是解决传统合成气转化过程中高碳线性α‑烯烃选择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气合成线性α‑烯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200‑380℃、0.5‑5.0MPa的条件下,将合成气通过预处理后的复合催化剂合成碳数为6~15的线性α‑烯烃;其中,所述复合催化剂包含两段催化剂,一段催化剂为铁基催化剂,所述铁基催化剂以铁氧化物和/或含铁碳化物为活性组分;二段催化剂为镍基催化剂或钴基催化剂,所述镍基催化剂以氧化镍为活性组分,所述钴基催化剂以氧化钴为活性组分。
-
公开(公告)号:CN119702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4348.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α‑烯烃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氢气对由稀土元素改性的铁基催化剂进行还原预处理;其中,所述稀土元素包括La、Ce、Pr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稀土元素的含量为0.5‑3.0mol%;将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原料气通过预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合成反应,得到α‑烯烃;其中,所述原料气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摩尔含量分别为2.0‑8.0mol%、49‑86mol%、6‑49mol%。本发明的方法保证反应运行过程调控铁催化剂中铁活性组分保持合适的Fe5C2/Fe3O4比例,减少重质烃的生成及其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维持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体系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01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78536.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α‑烯烃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氢气对由稀土元素改性的铁基催化剂进行还原预处理;其中,所述稀土元素包括La、Ce、Pr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稀土元素的含量为0.5‑3.0mol%;将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原料气通过预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合成反应,得到α‑烯烃;其中,所述原料气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摩尔含量分别为2.0‑8.0mol%、49‑86mol%、6‑49mol%。本发明的方法保证反应运行过程调控铁催化剂中铁活性组分保持合适的Fe5C2/Fe3O4比例,减少重质烃的生成及其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维持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体系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6900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098273.6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1/04 , C07C11/02 , C07C11/107 , B01J23/889 , B01J27/22 , B01J23/755 , B01J23/75 , B01J37/16 , B01J3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气合成线性α‑烯烃的方法,其目的是解决传统合成气转化过程中高碳线性α‑烯烃选择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气合成线性α‑烯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200‑380℃、0.5‑5.0MPa的条件下,将合成气通过预处理后的复合催化剂合成碳数为6~15的线性α‑烯烃;其中,所述复合催化剂包含两段催化剂,一段催化剂为铁基催化剂,所述铁基催化剂以铁氧化物和/或含铁碳化物为活性组分;二段催化剂为镍基催化剂或钴基催化剂,所述镍基催化剂以氧化镍为活性组分,所述钴基催化剂以氧化钴为活性组分。
-
公开(公告)号:CN11640813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1646234.X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MFI结构分子筛以及负载于所述MFI结构分子筛的镧和磷,且所述镧在所述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1.5%,所述磷在所述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0.9%;所述催化剂包括2‑4nm的第一介孔分布以及7‑20nm的第二介孔分布。该催化剂能够以低能耗、低成本、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实现低碳烯烃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3308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98237.5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金属有机框架作为催化剂制备烷基萘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金属有机框架催化剂的存在下,使α‑烯烃以及萘和/或甲基萘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烷基萘。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采用金属有机框架作为催化剂制备烷基萘的方法制得的烷基萘作为第V类润滑油基础油的应用。本发明采用MOFs催化剂制备烷基萘,该催化剂具有大孔道,在烷基萘的制备过程中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寿命长、无污染、不易腐蚀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90640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43930.8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乙烯裂解炉标定方法,采用的取样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携带,功能完备,无需工业乙烯裂解炉平台上设置专有的水、电等专有路线,能够安全、快速、准确地单独对每台乙烯裂解炉完成裂解产物的分离取样工作,结合相应的样品分析和标定计算方法,能够实现单台裂解炉的物料衡算,获取产物收率,进而实现工业裂解炉裂解产物的准确标定,为掌握工业裂解炉的运行状况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与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0640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39590.1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乙烯裂解炉的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该取样装置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通的气体涡流制冷器、裂解产物冷却器和气体流量计,其裂解产物冷却器为内置双盘管的桶体,第一盘管与气体涡流制冷器连接进行降温制冷;第二盘管与乙烯裂解炉的裂解产物进料管线相连。该取样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携带,功能完备,具有气体涡流冷却、冰水冷却功能、或者是冰水与气体涡流同时冷却的功能,场地适应性强,无需工业乙烯裂解炉平台上设置专有的水、电等专有路线,能够安全、快速、准确地单独对每台乙烯裂解炉完成裂解产物的分离取样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534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1363293.1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春基 , 李瑞祥 , 曾群英 , 陈华 , 马克存 , 郑学丽 , 高萌 , 袁茂林 , 陈谦 , 付海燕 , 徐显明 , 张永军 , 王力搏 , 汲永刚 , 王斯晗 , 褚洪岭 , 何玉莲 , 杜海 , 孟锐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丁烯氢甲酰化制备戊醛的催化剂,由铑催化剂前体和卡宾氮磷配体原位生成,所述铑催化剂前体选自水合三氟化铑、三氯化铑、三溴化铑、三碘化铑、RhCl(CO)(PPh3)2、RhH(CO)(PPh3)3、RhCl(PPh3)3、RhHCl(PPh3)3、[RhCl(COD)]2和Rh(acac)(CO)(PPh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卡宾氮磷配体为氮磷功能化的卡宾配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丁烯氢甲酰化制备戊醛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戊醛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催化剂克服了反应体系中的微量水导致亚磷酸酯类的配体发生水解,需要不断补充价格昂贵的配体进入反应体系中以稳定催化性能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22134.0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02 , C08F220/14 , C08F4/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乙烯和丙烯酸酯共聚的催化剂体系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催化剂体系包括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主催化剂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α‑二亚胺镍配合物:#imgabs0#其中,R1为氢或苯基;R2为三氟甲基;X为氯或溴。本发明的催化剂体系对丙烯酸酯类极性单体具有良好的耐受度以及高的线性链增长能力,能直接催化乙烯和丙烯酸酯类极性单体共聚,得到具有较高的分子量、适宜的丙烯酸酯插入率、较低的支化度以及较高熔融温度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