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18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6920.X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质储层组合压裂与驱替模拟实验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天然岩心柱进行流体饱和处理并获取孔隙结构、裂缝和原油分布情况,将若干天然岩心柱绕水平井模型管柱一圈等角度摆放,实际岩石作为夹层摆放在天然岩心柱之间;S2、用水泥和石英砂对含有夹层的天然岩心柱进行外部浇筑,水泥和石英砂的配比两两不同;S3、进行压裂、返排和驱替;S4、再次获取孔隙结构、裂缝和原油分布情况,得到天然岩心柱孔隙结构变化、裂缝分布变化和原油最终分布情况。本发明能够有效描述压裂前后裂缝分布形态与改造效果;研究纵向非均质性对裂缝扩展和改造体积的影响;为确定不同开发方式与压裂规模和参数下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创造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8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310749157.3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成君 , 梁飞 , 户昶昊 , 王国栋 , 吕宏伟 , 韩竹 , 高丽 , 魏友谊 , 董凤龙 , 方红 , 范俊 , 高彬 , 李仪 , 李朗 , 任凤伟 , 姜李佳一 , 陈子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低渗透油藏差异化直平组合立体补能井网设计方法,步骤为:在油藏中分层部署水平井,使上下层水平井平面交错和纵向叠置且两者长度、排距和方位相近或一致;设计对立设置的第一和第二地面平台,并使上层水平井的A和B点分别与下层水平井的B和A点在同侧;在相邻的两口上层水平井的B点和两口下层水平井的B点相连的中轴线外侧方向位置处分别部署第一和第二注入直井;在上下层水平井的B点处分别部署第一和第二注入直井的射孔,在上下层水平井的A点附近部署射孔;使第一和第二注入直井采用分层注入的方式,将各个水平井的B点和A点分别设计为加大注入量和减少注入量。本发明实现了储层有效动用并且实现了立体补充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9283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1415389.8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油藏中的全部井按照深度由上至下划分为多段井,其中,将一段井作为注气井,其它段井作为采油井;向一段注气井中注入气体,直至储层上部形成气顶;在形成气顶之后,持续注气,逐步增大顶部注气规模,扩大气顶规模并使得气油界面下移;当二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由二段井成为主力产油层段;当气油界面继续下移,下一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弥补产量递减并接替成为主力产油层段;本发明结合气驱的方式,使油藏恢复原始地层压力,有利于发挥气驱超覆增压驱替作用,提升基质向裂缝渗析作用,进而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1271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455085.5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注气开发的井网结构及采油方法,油藏注气开发的井网结构包括:第一井排,包括多口第一注气井和多口第一采油井,相邻两口第一注气井之间设置有一口第一采油井;第二井排,与第一井排平行间隔设置,第二井排包括多口第二注气井和多口第二采油井,相邻两口第二注气井之间设置有一口第二采油井,且多口第二注气井与多口第一采油井位置对应,多口第二采油井与多口第一注气井位置对应;第三井排,与第二井排平行间隔设置,第二井排包括多口第三采油井,多口第三采油井与多口第二注气井和多口第二采油井位置一一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动用,提高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92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415389.8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井注气立体开发的段间产能接替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油藏中的全部井按照深度由上至下划分为多段井,其中,将一段井作为注气井,其它段井作为采油井;向一段注气井中注入气体,直至储层上部形成气顶;在形成气顶之后,持续注气,逐步增大顶部注气规模,扩大气顶规模并使得气油界面下移;当二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由二段井成为主力产油层段;当气油界面继续下移,下一段采油井在气顶超覆驱替和基质渗析作用下产油量上升,弥补产量递减并接替成为主力产油层段;本发明结合气驱的方式,使油藏恢复原始地层压力,有利于发挥气驱超覆增压驱替作用,提升基质向裂缝渗析作用,进而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871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722642.7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丽 , 梁飞 , 户昶昊 , 孙洪军 , 韩竹 , 吕宏伟 , 方红 , 李朗 , 刘成君 , 李春艳 , 高彬 , 姜李佳一 , 任凤伟 , 胥玉静 , 陈忠 , 孟丹 , 李群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油藏气体埋存率的注采方法及装置,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油藏上设置有用于从油藏内采油的采油井和用于向油藏内注入气体的注气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油藏中油层分布结构;在所述油藏中油层分布结构中确定多个连续的目标区域以及确定每一目标区域的气体理论埋存量;基于所述油藏中油层分布结构、对应的目标区域的气体理论埋存量和预设时间内的实际注气量,确定油气界面位置;基于所述油气界面位置,确定所述采油井的封堵位置。本发明的提高油藏气体埋存率的注采方法具有有效防止气窜,提高气体埋存率,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7139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708681.2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春艳 , 张舒琴 , 王奎斌 , 梁飞 , 高丽 , 董凤龙 , 王京通 , 杨时杰 , 姜李佳一 , 高彬 , 张晓露 , 宋新利 , 吕宏伟 , 范俊 , 李朗 , 张溪 , 李爽 , 方红 , 韩竹 , 刘成君 , 李博凯 , 任凤伟
IPC: G06F40/169 , G06T11/60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生产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油田的注采单元中油井与水井的对应关系;根据油井与水井的对应关系,将油井与水井的生产数据结合,生成注采单元井组生产曲线;在井组生产曲线上,标注井史信息,所述井史信息包括油井和水井投产至目前的生产层位数据和生产措施变化信息;对井组生产曲线上各个数据点添加备注信息。本发明可以解决多组生成数据间频繁切换,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69600.0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凤龙 , 梁飞 , 户昶昊 , 孙洪军 , 高丽 , 范俊 , 韩竹 , 吕宏伟 , 刘成君 , 张雪涛 , 王莹 , 高彬 , 李春艳 , 李仪 , 李朗 , 方红 , 陈子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低渗透油藏碳驱油孔喉下限的确定方法,通过取洗油后的天然岩心进行高压压汞测试,获得实验岩心孔喉分布特征,然后将实验岩心饱和锰水之后按油藏地层温度,进行实验岩心饱和地层油操作并进行核磁共振T2谱测试,根据实验岩心孔喉分布特征,完成核磁共振T2谱孔径转换,然后将实验岩心在不同注气压力下进行注CO2驱替实验,并针对不同气驱油PV数时的实验岩心进行核磁共振T2谱测试,最后对比不同状态下T2谱图,获取不同驱替状态下碳驱油孔喉下限,进而可以通过稳定、准确、可重复的确定碳驱油微观孔喉下限,明确不同驱替过程中的流体分布状态,可有效指导碳驱油碳埋存方案设计,提高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7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556930.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朗 , 梁飞 , 温静 , 王国栋 , 高丽 , 吕宏伟 , 韩竹 , 方红 , 刘成君 , 蓝阔 , 范俊 , 任凤伟 , 高彬 , 姜李佳一 , 李思圻 , 王莹 , 邹金津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Q10/04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潜山双重介质油藏历史拟合精度提升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单井试井资料进行拟合操作,输出所需关键参数;根据所需关键参数,计算耦合因子;把耦合因子代入数值模拟软件中开展单井动态曲线拟合操作,生成数值模拟曲线作为单井生产拟合曲线;对单井生产拟合曲线进行评价,获取历史拟合精度符合要求的单井生产拟合曲线。实现精准模拟储层非均质性,精细刻画高渗通道分布规律,改善单井生产拟合曲线精度,提升区块(即单井所在全区)生产曲线拟合精度,保证注气开发油藏数值模拟参数优化准确性及可靠性,对双重介质底水潜山油藏后期注采优化方案顺利实施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210480438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0742228.6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仲耀龙 , 梁辉 , 吴浩磊 , 吕晓璐 , 刘紫薇 , 康军 , 刘峰 , 邢学良 , 褚建辉 , 祝新杰 , 刘永明 , 唐建刚 , 王俊 , 高彬 , 韩陵 , 李金杰 , 王洪杰 , 乐明聪
IPC: B65H54/44 , B65H54/28 , B65H54/553 , B65H54/72 , B65H63/0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缠绕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连接在机架上驱动组件和卷绕筒;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卷绕筒相对于机架旋转,以使线缆缠绕在卷绕筒的侧表面;卷绕筒上至少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装置,锁紧装置用于对线缆端头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缠绕装置,通过锁紧装置的设计可以对缠绕完毕后线缆端头进行固定,避免导致已成盘的线缆松散,需要工人进行调整和紧固,增加了人工作业时间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