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951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208174.8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底水发育的孔隙裂缝性储层的物理模拟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与箱体底面平行的多孔筛网,多孔筛网将箱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填砂模型,下部为底水模型,底水模型底部连接恒容水体或恒压泵,分别用来模拟定体积底水和定压底水。本发明物理模拟装置可准确模拟特超低渗透油藏的孔隙和微裂缝,且可实现油藏中孔隙、微裂缝的量化模拟,同时更真实地反映底水水体对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的影响,具有模拟效果好、模拟测试结果稳定性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551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619421.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8F222/38 , C08F2/32 , C08F2/01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通道反应器的调剖用纳米聚丙烯酰胺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在一号烧瓶中加入油相和复合乳化剂,形成稳定的油相体系;在二号烧瓶中将混合单体和交联剂和/或引发剂在水中预溶解均匀后调pH值为7,形成中性的水相体系;在三号烧瓶中将引发剂溶解于水中形成引发相体系;将配制好的水相体系与油相体系一起泵入混合器,混合形成反相微乳液;将反相微乳液与引发相体系一起泵入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得到粗产物乳液;将粗产物乳液经过破乳、离心、干燥后获得纳米聚丙烯酰胺微球。本发明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调剖用纳米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合成的产品粒径更小、分布更收敛,稳定性、抗老化等性能更优。
-
公开(公告)号:CN11577407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039224.X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O2驱油用增稠剂的筛选方法及系统,可以快速筛选出与目标油藏相适应的CO2驱油用增稠剂,且筛选出来的CO2驱油用增稠剂能够显著增加CO2粘度,进一步发挥CO2驱油技术的优势,提高CO2的利用率和效率。包括,对待筛选的CO2驱油用增稠剂依次进行溶解性测试,粘度测试,最小混相压力测试,岩心伤害测试和驱油效果测试,直至剩余一种满足测试评价标准的CO2驱油用增稠剂,即得到适用于目标油藏的CO2驱油用增稠剂,筛选终止;所有测试完成后,若剩余多种满足测试评价标准的CO2驱油用增稠剂,则选取药剂成本最低的CO2驱油用增稠剂为目标油藏的CO2驱油用增稠剂,筛选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9275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48792.X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化不同缝网形态的仿真物理模型及制作方法,包括刻蚀玻璃母板和光滑玻璃附板,两块板均呈正方形且相互粘接成正方体形,在光滑玻璃附板的板体开设注入口和采出口,注入口和采出口均连通于刻蚀玻璃母板的内嵌纳米级的孔隙网络结构,孔隙网络结构至少包括不同缝网形态。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化不同缝网形态的仿真物理模型,真实模拟致密油藏岩心的孔隙结构和不同的裂缝形态,可自主设计孔隙尺寸和形状,模拟纳微米尺寸下储层微观参数的仿真研究,且制作的仿真物理模型可承受60℃以下以及6MPa以下的微观渗流研究,满足对高温高压实验的要求,此外仿真物理模型中的光滑玻璃附板可以脱离刻蚀玻璃母板,以实现附板的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2813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0250660.3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CO2驱油规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对岩心抽真空、注满地层水,再注入原油,记录CO2注入量、原油采出量以及气体采出量,然后以CO2注入量作为横坐标,以采出气油比作为纵坐标,建立产出特征曲线,该发明通过建立气油比与CO2注入量的关系曲线,并分析采出液颜色变化以及采出液中C3‑C8的质量百分比变化,来定性定量的将CO2驱油过程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无气采油阶段、见气阶段以及气窜阶段,然后再根据不同阶段中的参数指标变化来判别CO2驱油、气窜规律及提高采收率机理,对CO2驱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90336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46654.8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脲酚醛树脂交联剂,由甲醛和苯酚在碱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后再加入尿素反应得到,其中,甲醛和苯酚的摩尔比为3-4:1,苯酚和甲醛的摩尔数总量与尿素的摩尔比为4-5:1,催化剂用量占甲醛、苯酚、尿素三者质量之和的0.2-0.5%。采用尿素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合成脲酚醛树脂交联剂,一方面减少酚醛树脂交联剂中活性基团的数量,防止脲酚醛树脂的固化,提高脲酚醛树脂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用尿素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使尿素过量,消耗掉过量的甲醛,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不释放出甲醛,达到环保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74341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09326.9
申请日:2012-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84 , C07C309/14 , C07C30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子两亲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将物质的量为1∶1.2~1.3的十八胺与3-氯-2-羟基丙磺酸钠加入含有相转移催化剂的溶剂中加热回流,静置过夜;在反应生成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体系pH值为8~9,加入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加入量按十八胺与1,2-二氯乙烷物质的量比为2∶1至5∶2计量;加热回流,静置、过夜;将反应生成液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双子两亲型表面活性剂;双子两亲型表面活性剂与仲烷基磺酸钠和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复配使用,在60℃,矿化度达到50000mg/L,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可达到10-3mN/m,可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041987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235761.4
申请日:2009-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非均质油藏的油井控水增油的酸化方法,用洗井液将井筒洗干净,充满套管;用酸化液体替置油管中洗井液到油层中部;将封隔器座封好,封住油套环形空间,用高粘顶替液顶替油管中的酸化液到油层中,分别关紧油管闸门和套管闸门反应30分钟-8小时,用油管抽子抽吸返排;当注酸压力≤7MPa,用井筒油管容积的2/3体积高粘顶替液顶替酸化液体,反应3小时;当注酸压力≥7MPa,用井筒油管容积的4/5体积高粘顶替液顶替酸化液体,反应3小时;卸压后,打开井口,下油管抽吸筒抽吸返排,抽吸深度最深处到油层射孔段以上300-500m,直至达到油水比;避免了导致酸化后油井大量产水、措施效果差或导致油井报废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198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92735.1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92/00 , E21B43/22 , C08F220/58 , C08F220/60 , C08F8/42 , C09K8/588 , C09K8/5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泡沫稳定剂原料体系、制备纳米稳泡剂的方法、纳米稳泡剂和应用。该原料体系包括:无机纳米颗粒、有机单体、引发剂、催化剂和疏水改性剂;其中,有机单体带有电中性的亲水基团。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该体系制备的泡沫稳定剂由纳米颗粒构成,其上不仅带有疏水基团,可以和起泡剂尾部产生疏水相互作用,而且颗粒上还带有电中性的亲水聚合物基团,一方面可以发挥耐温耐盐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与有些阴离子聚合物相比,如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聚合物,有利于减小或避免与表面活性剂头基的电荷排斥,促进纳米颗粒在气液界面的吸附作用,进而有助于提高泡沫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52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927600.7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泡驱油的油藏采收率提高方法,应用于低渗透油藏的水驱开发过程;所述方法,包括:在注水水流中加入微米级气泡,得到微泡水溶液;将所述微泡水溶液,通过注水井注入至油藏;所述微泡水溶液进入油藏后的运移过程中,所述微泡水溶液中的微米级气泡发生聚集长大或剪切变小,以增大油藏内第一类渗透通道的液流阻力,同时提高微泡水溶液中的水流在油藏内第二类渗透通道的驱替压力;本发明微米级气泡的均质性好,对地层的伤害小;利用微米级气泡在储层通过贾敏效应、增黏及增压的作用,有效扩大了油藏水驱波及体积,成本低,进而提高了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实现提高油田原油产量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