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7014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65325.8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5 , E21B49/00 , G01N33/24 , G01N15/08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包括:归纳总结低渗透油藏宏观、微观储层特征,结合典型区块的动态开发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初选分类参数;利用灰色关联优化法和相关系数法确定最终分类参数;通过概率累积法,得到每种参数的分类界限;利用综合指数法,获取各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的分类指数;根据最终分类参数、分类界限和分类指数,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确定各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的储层类型。应用分类成果,建立适用于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的多参数综合分类体系,对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进行重新分类,形成四类不同储层并梳理目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及攻关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0951.1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脆性评价方法,步骤1:对页岩样品进行岩石力学实验,利用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计算样品脆性指数Fbri;步骤2:对页岩样品进行低温氮吸附实验,采用FHH模型计算页岩综合分形维数Dcom;步骤3:建立分形维数D与Fbri的关系,利用Dcom进行页岩脆性评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法原理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将操作复杂的岩石力学脆性指数测量实验转化成简单的低温氮吸附实验,可快速评价目标页岩样品的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8590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1496037.3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页岩毛细管吸收时间CST比值计算方法,属于页岩油气储层改造压裂效果评价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页岩样品开展毛细管吸收时间测定实验,计算毛细管吸收时间CST比值;步骤2:对页岩样品开展总有机碳测定实验,获取页岩样品TOC含量;步骤3:对页岩样品开展矿物分析实验,获取样品石英和黏土矿物含量;步骤4:以毛细管吸收时间为因变量,以TOC含量、石英和黏土矿物含量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页岩毛细管吸收时间CST比值计算模型。本发明通过优选多种毛细管吸收时间敏感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页岩CST比值计算模型,具有方法简单、经济实用、科学有效的优点,指导页岩防膨剂类型和压裂液配比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28256.8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7/18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收集整理基本油藏参数及动态生产数据;利用生产数据计算出对应的含水率,针对不同类型油藏优选、优化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把相对渗透率参数化,以实际生产含水率为拟合目标,建立最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带约束条件的非线性函数最优解,通过多次迭代找到最优解;根据所述步骤S2、S3、S4得到的结果,对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计算,确定适应目前油田开发形式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本发明克服了实验测试带来的局限性和开发中后期储层变化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不仅能获得相对渗透率比值,还能获得相对渗透率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9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77701.X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51/00 , C02F1/56 , C08F220/56 , C08F226/02 , C08F220/58 , C08F22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性淀粉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合物包括淀粉主链,和接枝在所述淀粉主链上的侧链,所述侧链包含: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A、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B、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C,#imgabs0#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R12和R13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3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11为C4‑C6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淀粉两性离子聚合物,可有效解决返排液破胶难的问题,絮凝剂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制备的聚合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抗盐能力、分子量分布窄、絮凝物抱团紧实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