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泵油封安装装置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82094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0737384.3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柱塞泵油封安装装置,其至少包括固定架、导向器和导向螺杆,其中,固定架包括导向板、托盘和呈框架状的扶手,导向板连接于扶手的上端,托盘连接于扶手的下端,且托盘与导向板对应设置,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螺纹孔;导向器包括油封压盖,油封压盖的上端面设有导向锥孔,油封压盖的下端面设有用于套设油封的凸台;导向螺杆与导向螺纹孔螺纹配合,导向螺杆的下端连接有导向锥头,导向锥头能插入导向锥孔内,导向螺杆能通过与导向螺纹孔的配合移动,驱动导向器朝向托盘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塞泵油封安装装置,可以快速准确地填加油封,提高油封安装质量,不损伤油封及油封盒,延长油封使用寿命,保护操作者人身安全。

    一种外输油泵偷停报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088205U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21455791.4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输油泵偷停报警装置,包括:钳形电流检测装置、开关量转换装置及报警装置;其中,钳形电流检测装置的钳头用于夹入外输油泵电源线,电流表连接钳头,指针根据钳头夹入的外输油泵电源线的电流进行摆动;开关量转换装置的直流电源的一极连接零点限位钉,另一极连接线圈及指针,继电元件的开关在线圈未通电的情况下保持常开,零点限位钉在指针指向零时与指针接触;报警装置连接开关;当外输油泵发生偷停时,钳形电流检测装置检测不到外输油泵电源线的电流,指针与零点限位钉发生接触并且与直流电源形成闭合回路,继电元件的线圈带电后使开关闭合,触发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提醒值班人员采取措施,避免发生冒罐及火灾事故。

    观火孔玻璃拆装工具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60989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450336.6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观火孔玻璃拆装工具,其包括固定臂和活动臂,固定臂包括固定手柄和连接于固定手柄的第一端的呈圆弧形的支撑板;活动臂包括活动手柄和连接于活动手柄的第一端的呈圆弧状的活动板,活动手柄能拆装的与固定手柄相接,且活动手柄能相对固定手柄转动,通过活动手柄的转动,活动板能与支撑板相抵接形成夹持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观火孔玻璃拆装工具,通过驱动活动手柄相对固定手柄转动,使相分离的活动板与支撑板相抵接形成夹持环,夹持环能与护盖紧密贴合,增加了观火孔玻璃拆装工具与护盖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避免了护盖变形损坏,既保证了护盖的圆度,又避免了观火孔玻璃被护盖挤压损坏的情况发生。

    轴承端盖及油水泵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04149U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20256550.X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轴承端盖及油水泵,所述轴承端盖包括:透明盖体,其能密封连接在油水泵壳体的端部与油水泵壳体形成容纳轴承的轴承箱体;连接件,其能将所述透明盖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油水泵壳体的端部。所述透明盖体为圆形。所述透明盖体上设有第一透孔,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所述第一透孔至少为两个,其均匀分布于所述透明盖体上。所述透明盖体的材料为有机玻璃。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中空端盖,所述中空端盖为圆环形,其上设有第二透孔;所述螺栓能通过所述第一透孔及所述第二透孔将所述透明盖体设于所述中空端盖及所述壳体之间。本申请所提供的轴承端盖及油水泵能够在油水泵运转时可以直接观察轴承处的润滑油是否发生变质,进而保证油水泵的安全运行。

    抽油机井分力悬绳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30222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20602851.7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井分力悬绳器,包括:拱形主体,横截面呈矩形,拱形主体具有光杆槽、前绳槽、后绳槽和两条主绳槽,光杆槽沿竖直方向设置并用于设置光杆,前绳槽和后绳槽均为拱形槽,对称设置在光杆槽的前后两侧,两条主绳槽对称设置在光杆槽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前绳槽和后绳槽之间;前绳设置在前绳槽中且前绳的两端均置于拱形主体的下方,后绳设置在后绳槽中且后绳的两端均设置于拱形主体下方;第一下悬绳器和第二下悬绳器,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光杆上并位于拱形主体下方,前绳的一端与第一下悬绳器的一端连接,后绳的一端与第一下悬绳器的另一端连接,前绳的另一端与第二下悬绳器的一端连接,后绳的另一端与第二下悬绳器的另一端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