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空气微生物驱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495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1605145.9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空气微生物驱油的方法,属于原油开采领域。该方法包括:向油藏采出液中加入微生物营养剂,对加入微生物营养剂的采出液分别在密封隔氧培养、间歇补氧培养以及连续补氧培养方式下进行培养,获得上述三种培养方式下采出液中微生物变化情况以及采出液性能变化情况;根据上述三种培养方式下采出液中微生物变化情况以及采出液性能变化情况获得油藏中微生物的目标培养方式;在目标培养方式下,通过静态实验获得向油藏中加入空气与微生物营养剂的比值范围;对比值范围内的空气与微生物营养剂进行岩心驱替实验,获得向油藏中加入空气与微生物营养剂的目标比例;向油藏中加入目标比例的空气与微生物营养剂,进行驱油作业。

    连续注入低浓度营养液的微生物循环驱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6340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210459111.X

    申请日:2012-11-15

    Abstract: 连续注入低浓度营养液的微生物采油方法,应用于油田微生物采油。首先通过向目标油藏注入高浓度菌液和/或营养液使地层中的微生物数量达到105~107个/mL,以建立起油藏微生物场,然后通过连续注入0.2%的低浓度营养液来维持地层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油藏中对原油持续作用的目的,并延长微生物采油有效期,提高投入产出比。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连续注入0.2%的低浓度营养液能够有效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避免了由于段塞式注入而引起的微生物数量较大波动,而且该方法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采收率达到7.0%。

    连续注入低浓度营养液的微生物循环驱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6340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59111.X

    申请日:2012-11-15

    Abstract: 连续注入低浓度营养液的微生物采油方法,应用于油田微生物采油。首先通过向目标油藏注入高浓度菌液和/或营养液使地层中的微生物数量达到105~107个/mL,以建立起油藏微生物场,然后通过连续注入0.2%的低浓度营养液来维持地层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油藏中对原油持续作用的目的,并延长微生物采油有效期,提高投入产出比。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连续注入0.2%的低浓度营养液能够有效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避免了由于段塞式注入而引起的微生物数量较大波动,而且该方法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采收率达到7.0%。

    一种向抽油机井注入液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536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10011708.5

    申请日:2018-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向抽油机井注入液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停止运行抽油机;b、卸下与所述抽油机的光杆(3)连接的第一方卡子(1)和悬绳器(2);c、卸下与所述光杆(3)密封连接的盘根盒(6)、以及与双丝短节(8)连接的胶皮闸门(7);d、将密封罩(9)与双丝短节(8)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罩(9)的长度不小于位于所述双丝短节(8)上方的光杆(3)的长度;e、向所述抽油机井的油套环空(X)注入液体。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向抽油机井注入液体,抽油机井的井口不会发生刺漏,可确保注入作业质量,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种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3377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0561339.2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油田开采领域。该解堵剂包括:预处理剂和主剂;预处理剂与主剂的体积比为:15~25:25~35;预处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3%、土酸2%~5%、防膨剂3%~5%,余量为水;主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氧化剂8%~12%、聚合醇2%~3%,余量为水。在使用时,先配注预处理剂,再配注主剂。通过预处理剂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土酸、防膨剂、水的协同作用,将储层中的粘稠物质剥离下来,防止粘土矿物膨胀,以疏通储层。通过主剂中的氧化剂、聚合醇、水的协同作用,使剥离下来的粘稠物质破胶,并分解为小分子,以高效解堵,主剂还能形成憎水膜,使氧化剂等组分不易进入储层中,进而保护储层。

    聚丙烯酰胺与水溶性酚醛树脂的低温促交剂

    公开(公告)号:CN102766449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41246.9

    申请日:2012-07-12

    Abstract: 聚丙烯酰胺与水溶性酚醛树脂的低温促交剂,应用于油田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氯化铵:20~25%;间苯二酚:2~3%;草酸:0~2%;硫代硫酸钠:1~2%,其余为清水。效果是:在清水配液条件下聚合物800~3000mg/L,交联剂水溶性酚醛树脂600~1200mg/L,加入该促交剂浓度2000~3000mg/L,在30~60℃温度条件下,交联时间30~8h并可调,凝胶粘度800~6000mPa·s,考察150天凝胶性能稳定。采用含有微生物矿化度低于50000mg/L的油田回注污水配液,在低温条件下同样形成稳定的凝胶,克服了低温常用铬、铝交联体系必须使用清水配液的缺陷,能够满足现场采用油田回注污水配液的需要。

    稠油油藏内源微生物的激活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82086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510301048.0

    申请日:2015-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油藏内源微生物的激活剂及其应用,属于石油开采领域。该激活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鼠李糖脂溶液1.0%‑1.5%、低聚果糖0.2%‑0.3%、糖蜜0.3%‑0.45%、氯化铵0.10%‑0.15%、酵母膏0.08%‑0.15%、磷酸二氢钾0.10%‑0.15%、乙酸钠0.15%‑0.25%、聚丙烯酰胺0.05‑0.10%、余量为油藏产出水;鼠李糖脂溶液中,鼠李糖脂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3.5%;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量为2000万‑2500万;每毫升所述油藏产出水中含有至少104个内源微生物。本发明提供的激活剂能有效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预计最终可提高采收率6.4%。

    稠油油藏内源微生物的激活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8208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301048.0

    申请日:2015-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油藏内源微生物的激活剂及其应用,属于石油开采领域。该激活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鼠李糖脂溶液1.0%-1.5%、低聚果糖0.2%-0.3%、糖蜜0.3%-0.45%、氯化铵0.10%-0.15%、酵母膏0.08%-0.15%、磷酸二氢钾0.10%-0.15%、乙酸钠0.15%-0.25%、聚丙烯酰胺0.05-0.10%、余量为油藏产出水;鼠李糖脂溶液中,鼠李糖脂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3.5%;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量为2000万-2500万;每毫升所述油藏产出水中含有至少104个内源微生物。本发明提供的激活剂能有效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预计最终可提高采收率6.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