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井储层-井筒-地面多因素耦合的携液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509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569787.8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气井储层‑井筒‑地面多因素耦合的携液分析方法,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步骤S1,获得不同液气比下的地面管线临界携液流量以及不同气体流量、液气比条件下的井口压力;步骤S2,建立井筒携液模型,计算不同气体流量、液气比条件下的井筒临界携液流量;步骤S3,构建地面‑井筒耦合携液分析图版,实现地面‑井筒的耦合携液分析;步骤S4,建立储层供给特性模型,获得气井整体生产协调点;步骤S5,进行气井整体协调点携液状态分析。本发明建立的方法,能够实现储层‑井筒‑地面耦合影响的气井携液分析,全面考察气井携液状态,对的气井携液评估更加准确,提升了气井携液分析工作的性能。

    一种回收甲烷的装置和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9113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407633.6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收甲烷的装置和方法。该回收甲烷的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具有连通的待冷却气入口和冷却气出口;气液分离器,具有气液分离器入口、气液分离器液相出口和气液分离器气相出口,其中气液分离器入口与冷却气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二换热器第一入口、第二换热器第一出口,其中第二换热器第一入口与气液分离器气相出口连接;以及脱甲烷塔,具有脱甲烷塔气相入口、脱甲烷塔液相入口、脱甲烷塔气相出口和脱甲烷塔液相出口,其中脱甲烷塔气相入口与第二换热器第一出口连接,脱甲烷塔液相入口与气液分离器液相出口连接。在使用上述回收甲烷的装置和方法的情况下实现了有效地由天然气中回收甲烷以及降低能耗节省成本的技术效果。

    天然气轻烃回收中梯级利用能量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470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211002109.X

    申请日:2022-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轻烃回收应用技术领域,是一种天然气轻烃回收中梯级利用能量的方法及装置,前者利用脱甲烷塔塔顶低温物流与原料气换热,利用深度制冷的低温冷量实现原料气预冷,脱甲烷塔低温抽出冷液分别与原料气换热返回脱甲烷塔,实现低温抽出液梯级提温、原料气预冷,塔底液与原料气换热,实现塔底馏出液升温、轻质组分分离,后者包括多股流换热器、透平膨胀机、低温分离器、脱甲烷塔和重沸器。本发明利用透平膨胀机、多股流换热器作为能量转化的中间设备,有效实现脱甲烷塔不同位置物流冷量梯级回收,极大节省脱甲烷塔热能耗,同时降低了多股流换热器和重沸器的温差,减少了能量损失,达到节能降耗、绿色低碳清洁生产目的。

    温度监测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745430U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20338610.0

    申请日:2019-0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监测装置,包括:安装组件,安装组件的至少部分用于埋设在地表内部;温度测量器,温度测量器为多个,多个温度测量器沿竖直方向间隔地设置在安装组件上;其中,温度测量器倾斜于水平面设置,多个温度测量器分别与多个土壤待测点相接触,以获取多个土壤待测点的相应的温度值。本实用新型的温度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测量不同深度土壤的温度值的问题。

    气井压力放空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416252U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21967470.6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泄压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气井压力放空装置,其包括阀杆、阀芯和具有轴向通道的接头本体,接头本体下部内侧设有下端位于接头本体下方且下端呈上大下小锥台状的阀芯,对应阀芯上侧位置的接头本体内设有内环台。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既可通过阀芯下端的锥台与采气树上泄压口内的锥槽形成锥台密封,将泄压口密封住防止泄压,又可通过反向转动阀杆将阀芯提起后,打开泄压口,使采气树内的压力通过各泄压孔快速泄压,以便采气树实施后续的维护作业;其通过调节接头本体的外径尺寸,即可使本装置与采气树上泄压口的尺寸相匹配,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基本不需要维修保养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