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9415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108542.3
申请日:2019-0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岩石,根据待识别岩石的野外露头数据、录井数据、测井数据、微观分析数据,确定待识别岩石是否为区域性盖层,若待识别岩石为区域性盖层,待识别岩石的钻井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测井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确定待识别岩石为巨厚致密砾岩层下的塑性泥岩。本发明提供的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方法,能够识别出塑性泥岩,从而在钻井过程中,可以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有效降低工程复杂性,同时有助于落实圈闭。
-
公开(公告)号:CN11349513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0256167.X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宪彰 , 周鹏 , 王佐涛 , 吴超 , 钟大康 , 莫涛 , 郝祥保 , 孙海涛 , 秦鹏 , 石磊 , 朱文慧 , 李向云 , 史玲玲 , 苏琛 , 李浩平 , 陈维力 , 吕瑞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巨厚膏盐岩盐底卡层的确定方法:在待检测巨厚膏盐岩的第一位置采集第一采样岩屑,并检测第一采样岩屑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的含量;若第一采样岩屑中镁离子和氯离子的含量与前一次采样岩屑中的镁离子和氯离子的含量变化满足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一采样岩屑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的含量,计算待检测巨厚膏盐岩对应的第一盐底指数;根据待检测巨厚膏盐岩对应的第一盐底指数确定巨厚膏盐岩盐底的卡层。通过采样岩屑中镁离子和氯离子的含量变化和第一盐底指数共同确定巨厚膏盐岩盐底的卡层,有效地提高了确定巨厚膏盐岩盐底的卡层的准确度,这样可以防止由于压力变化而发生钻井液漏失事故,降低了钻探风险,从而为钻探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49513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0256167.X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宪彰 , 周鹏 , 王佐涛 , 吴超 , 钟大康 , 莫涛 , 郝祥保 , 孙海涛 , 秦鹏 , 石磊 , 朱文慧 , 李向云 , 史玲玲 , 苏琛 , 李浩平 , 陈维力 , 吕瑞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巨厚膏盐岩盐底卡层的确定方法:在待检测巨厚膏盐岩的第一位置采集第一采样岩屑,并检测第一采样岩屑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的含量;若第一采样岩屑中镁离子和氯离子的含量与前一次采样岩屑中的镁离子和氯离子的含量变化满足预设条件,则根据第一采样岩屑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的含量,计算待检测巨厚膏盐岩对应的第一盐底指数;根据待检测巨厚膏盐岩对应的第一盐底指数确定巨厚膏盐岩盐底的卡层。通过采样岩屑中镁离子和氯离子的含量变化和第一盐底指数共同确定巨厚膏盐岩盐底的卡层,有效地提高了确定巨厚膏盐岩盐底的卡层的准确度,这样可以防止由于压力变化而发生钻井液漏失事故,降低了钻探风险,从而为钻探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093292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10213786.X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会文 , 李勇 , 雷刚林 , 吴超 , 梁向豪 , 周翼 , 张新东 , 罗斌 , 李青 , 许安明 , 周露 , 莫涛 , 王腾宇 , 尚江伟 , 玛丽克 , 黎立 , 唐雁刚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成像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首先拾取零偏VSP纵波初至和一定数量的上行强反射波场(包括上行P波和上行SV波),建立井筒附近地层初始速度模型,再从零偏VSP射线追踪入手,采用常速度梯度复杂介质双向射线追踪方法实现零偏VSP上行P波和上行SV波的二维地震成像,并通过模型和实际高陡构造零偏VSP资料的处理,验证有效性。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对VSP上行P波和上行SV波进行精确成像,且没有其它波动方程成像剖面上的偏移划弧假象,可辅助井筒附近地层的精细构造解释。
-
公开(公告)号:CN10578544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1000815.0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裂缝模式识别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岩心段的裂缝组合模式的发育特征和岩心段的成像测井图像,获取裂缝成像测井解释模型;利用所述裂缝成像测井解释模型对全井段成像测井的裂缝模式进行识别。该方法提高了储层成像测井裂缝识别精度,明确了储层裂缝垂向分层特征和组合模式,为裂缝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地质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59285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1375949.1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盐下超深低阻气层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1)实钻井,岩心取样,测量岩心样品的储层孔隙度#imgabs0#含气饱和度Sg;2)对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的解析刻画,建立多级断裂;3)选择其中的一级断裂计算断距h、构造拱升角α、构造幅度H和翼间角β;4)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含盐指数:#imgabs1#5)通过已钻井资料匹配,建立含盐指数曲线;6)查询所述含盐指数曲线,若储层孔隙度、实测气层段深侧向电阻率、含盐指数满足预设条件,则判定对应的地层为盐下超深低阻气层。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准确地识别含盐储层中气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44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667919.7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超 , 李勇 , 屈元基 , 谢会文 , 陈东 , 潘杨勇 , 陈维力 , 莫涛 , 李青 , 王翠丽 , 魏聪 , 李向云 , 金江宁 , 冯信荦 , 史玲玲 , 朱文慧 , 胡春雷 , 李鹏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确定山前盐下复杂构造圈闭演化史及早期构造形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求取被测盐下复杂构造对应的南边界断裂断距、断点海拔以及构造枢纽海拔;步骤2,根据得到的南边界断裂断距、断点海拔以及构造枢纽海拔对被测盐下复杂构造的演化史进行分析,得到被测盐下复杂构造的演化过程;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分析结果对被测盐下复杂构造的早期构造形态进行恢复,得到被测盐下复杂构造的早期构造形态图;本发明能够精细到用平面图表达小尺度的构造圈闭演化的程度,完成了该区早期构造形态的准确恢复,对油气成藏和构造演化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48584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910863105.2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膏盐岩内溢流层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根据至少一个钻井的录井信息和/或测井曲线,对待开发的膏盐岩区域的溢流层进行识别,得到所述至少一个钻井的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用于表示每个钻井的检测区域内是否存在溢流层,并根据识别结果、测井曲线和工程复杂,形成溢流层的分级识别图版,再根据识别结果、预先获取的地震子波、测井曲线和分级识别图版,获取待开发的膏盐岩区域的溢流层预测结果,实现了对溢流层的准确预测,保证了再膏岩地层的安全钻进,避免了工程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92258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1140426.6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盐霜位置的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在测井过程中,获取测井孔隙度与测井含气饱和度,根据测井孔隙度与测井含气饱和度,建立测井含水程度曲线,并将测井含水程度曲线上测井含水程度大于含水程度阈值的点所对应的位置,确定为储层内析出盐霜的位置,实现了对储层中盐霜的析出位置的识别,从而有助于开展试油层段的优选工作,以及提高落实气藏规模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68862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069109.9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盐下超深断背斜油气藏优质储层的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预探井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获取构造拱升角,构造拱升角为断层与预探井下的待预测储层顶面交点的水平线以逆时针方向转到目标点所形成的锐夹角,目标点为预探井与待预测储层顶面的交点,根据构造拱升角和预置函数计算待预测储层的拉张应力区储层的深度值,根据预探井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拉张应力区储层的深度值与正常压实应力区储层的应力剖面图的有限元数值模型,根据计算的拉张应力区储层的深度值和有限元数值模型,获得正常压实应力区储层的深度值。从而实现了盐下超深断背斜油气藏优质储层所在深度的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