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285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92954.4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油储集层的物性及含油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含油储集层的物性及含油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包括:对待评价的含油储集层进行钻井取心,并对获取的岩心进行筛选;对筛选后的岩心进行加工,制备得到多个岩心试样;对岩心试样进行洗油处理、切割、烘干、染色处理、粗碎缩分、浸泡抽提处理;测定岩心试样的渗透率、孔隙度和毛管压力;对岩心试样进行肉眼鉴定、荧光鉴定和化学鉴定,获取岩心试样的外观参数、荧光参数和化学鉴定参数;评价步骤:根据外观参数和化学鉴定参数评价岩心试样的物性,根据荧光参数和化学鉴定参数评价岩心试样的含油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含油储集层的物性及含油性的评价速度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00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502469.5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砾岩岩心组合物、砾岩岩心及其制备方法。该砾岩岩心组合物包括骨架材料和胶结剂组分,骨架材料包括河道砂或风尘砂,骨架材料的粒径小于5.0mm。本申请所采用的河道砂和风尘砂的磨圆度较好,因此在使用时不会造成对聚合物的剪切或者对化学剂的吸附;而且在应用时可以选用所研究砾岩油藏附近的河道砂和风尘砂,以使所形成的砾岩岩心组成和砾岩油藏的岩层组成接近;此外为了使砾岩岩心组合物所形成的砾岩岩心的渗透率更接近砾岩油藏的岩层渗透率,选择粒径小于5.0mm的河道砂或风尘砂,进而使得物理模拟评价更稳定且更接近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507820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277858.2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汞仪。压汞仪包括:测试结构,待测岩心设置在测试结构内,且测试结构的底端具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管路;汞瓶,汞瓶的底端具有与第一管路连通的第二管路,且汞瓶位于测试结构的下方;真空泵,真空泵具有与第一管路连通的第三管路;膨胀计,膨胀计的底端具有与第一管路连通的第四管路,且膨胀计位于测试结构的下方;第五管路,第五管路的一端与膨胀计的顶端连通,第五管路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且所第五管路的另一端上具有开关阀;计量泵,计量泵具有与第五管路连通的第六管路;压力传感器组件,压力传感器组件具有与第五管路连通的第七管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汞仪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34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262100.2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T7/136 , G06T7/9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层岩石孔隙成分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像素标签化;对标签化后的像素向量进行升维;确定升维后的孔隙像素的簇号;根据升维后的孔隙像素的簇号识别孔隙数量,以及孔隙周围的成分及其含量。本发明通过图像像素升维,对边缘检测技术进行更新,进而对储层孔隙成分进行精细表征,具有无需将灰度图转化为二值图,可直接处理灰度图像,大幅提升了计算效率;实现了边缘编号统一,可对储层岩石孔隙成分精细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143666.3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2 , G01N23/2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储层评价方向,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岩屑样品快速进行综合甜点识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岩屑样品;岩屑样品预处理;制备岩屑薄片;通过矿物定量分析仪器扫描岩屑薄片,获取岩屑薄片的矿物成分和分布结构图;分析计算储集性能参数,确定地质甜点位置;模拟计算岩石力学参数,确定工程甜点位置;综合甜点识别。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岩屑样品快速进行综合甜点识别的方法,针对现场获取的岩屑样品直接进行扫描电镜成像与模拟,确定样品的矿物成分和分布结构后,能够快速、准确获取储层的储集性能和岩石力学参数,从而确定复杂储层或致密储层的地质甜点和工程甜点区,节约现场决策时间,极大降低决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428321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261409.4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T17/00 , G01N15/08 , G01N23/046 , G06F111/02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简化数字岩心的砾岩储层孔隙网络模型建模方法,包括:基于岩心的压汞测试和CT测试结果,首先建立多尺度孔隙网络模型,目的是既保留高分辨率孔隙网络模型的精度,又使模型表征较大尺寸孔喉的能力更强;然后根据关键参数的统计一致性,建立介观尺度孔隙网络模型,该模型不但可以开展孔隙级别的数字渗流模拟,还可大大降低数字渗流模拟计算量;最后通过将砾石特征参数加入宏观尺度砂岩基础模型,建立宏观尺度砾岩模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解决了缺少厘米尺度孔隙网络建模方法,数字岩心技术对砾岩复模态结构表征不准确的问题,拓展了数字岩心技术在指导砾岩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2832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61409.4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T17/00 , G01N15/08 , G01N23/046 , G06F111/02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简化数字岩心的砾岩储层孔隙网络模型建模方法,包括:基于岩心的压汞测试和CT测试结果,首先建立多尺度孔隙网络模型,目的是既保留高分辨率孔隙网络模型的精度,又使模型表征较大尺寸孔喉的能力更强;然后根据关键参数的统计一致性,建立介观尺度孔隙网络模型,该模型不但可以开展孔隙级别的数字渗流模拟,还可大大降低数字渗流模拟计算量;最后通过将砾石特征参数加入宏观尺度砂岩基础模型,建立宏观尺度砾岩模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解决了缺少厘米尺度孔隙网络建模方法,数字岩心技术对砾岩复模态结构表征不准确的问题,拓展了数字岩心技术在指导砾岩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4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310867.8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2 , G01N23/22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裂用支撑剂含量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矿物识别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支撑剂中的石英组分;确定多个初始筛选条件;将支撑剂与岩心基质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多组混合样品;利用所述多组混合样品确定每一初始筛选条件下的支撑剂含量误差;根据多个初始筛选条件对应的支撑剂含量误差,从所述多个初始筛选条件中确定最终筛选条件,其中,所述最终筛选条件包括所述石英组分的含量;利用所述最终筛选条件识别裂缝面样品中的支撑剂,并确定裂缝面样品中支撑剂的含量。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精确、快速的得出地层中压裂用支撑剂的含量,有助于评价压裂改造效果,提高油气井采收率及油田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150779.6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油藏注水启动压力预测方法,属于低渗透油藏注水启动压力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目标区块的地质资料,确定目标区块的储层特性;测试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分析各地质因素与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确定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的敏感因素;基于渗流力学基础理论,确定注水启动压力影响因素;根据储层特性和注水启动压力影响因素,计算注水启动压力及不同注水量下所需的注水压力,建立相应的预测图版。本发明解决了不满足测试条件下采用稳态渗流理论的注水井指示曲线测试技术不能进行注水压力预测的问题,大大节省了测试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71052.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页岩油气藏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究页岩油储层的润湿调控毛细管模型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掩膜版制作、清洗玻璃片、喷铬匀胶、前烘(坚膜)、曝光、显影、坚膜、铬层刻蚀、玻璃片刻蚀、除胶除铬、热键合、润湿性改变。通过微米—纳米级直径毛细管的制备,以及毛细管润湿性的改变,可以加工出宽深比在1:2左右,刻蚀精度达到500nm,最大耐压强度达到10MPa的毛细管模型。配合微流控的图像采集模块与压力采集模块,便可对储集层非均匀性润湿微观孔隙里流体流动规律进行可视化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