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分布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543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011004338.6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分布测试方法,包括:步骤101、获取一组第一岩板组;步骤102、对第一岩板组进行酸液驱替,得到第一酸蚀岩板组,记录第一酸蚀岩板组的酸液流经长度并收集该次酸液驱替后的余酸;步骤103、测定余酸中的H+浓度;步骤104、对第一酸蚀岩板组进行导流能力测试,获得第一酸蚀岩板组的导流能力,作为当前酸蚀裂缝长度的导流能力;步骤105、利用步骤102中的余酸,重复步骤101‑104,直至余酸中的H+浓度降至设定酸液浓度。本申请公开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分布测试方法数据真实可靠,为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施工的参数优化和酸液类型优选提供依据,在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提高超深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缝长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631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812703.X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提高超深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缝长的工艺方法,属于油气开采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交联压裂液,以形成裂缝;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携砂交联压裂液;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自生酸压裂液,自生酸压裂液用于在地层的温度下形成酸并刻蚀裂缝壁面;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预设酸;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滑溜水。本申请通过携砂交联压裂液、自生酸压裂液以及预设酸分别对裂缝的端部、中部和根部进行改造,提高了裂缝的有效缝长以及导流能力,对深度较大的碳酸盐岩储层也能够进行有效的改造。解决了相关技术难以适用于超深碳酸盐岩储层的问题。实现了能够对超深碳酸盐岩储层进行有效的酸压的效果。

    安全接头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09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061508.2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安全接头,包括下接头、下接头和环状活塞,下接头的上端面具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上具有第一过流孔;上接头和下接头通过第一销钉连接,上接头的下端面具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壁与下接头的外壁相互配合,形成环形腔,环形凸起位于环形腔中,环形槽的槽壁上具有开启孔和两个第二过流孔,且两个第二过流孔和第一过流孔相对;环状活塞位于环形凸起和环形槽的槽壁之间,环状活塞能在从开启孔注入的流体压力下从关闭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关闭位置为隔断第一过流孔和第二过流孔的位置,开启位置为导通第一过流孔和第二过流孔的位置。本公开能在卡钻、埋钻时,将环空内的泥浆沉淀等杂质冲洗出井外,便于安全接头迅速解扣。

    酸压一体化管柱及酸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734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07518.9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酸压一体化管柱及酸压方法,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RTTS封隔器坐封,在油管中注入酸液,压井液从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排出,OMNI阀关闭,向油管施加压力,油管中的酸液进入到地层的缝隙中,Y241封隔器坐封,向油管施加压力,油管中的酸液受到压力的作用,从油管排入到位于Y241封隔器下方的环形空间中,从环形空间进入到地层的缝隙中,压裂滑套开启,向油管施加压力,油管中的酸液受到压力的作用,从油管排入到位于Y241封隔器下方的环形空间中再进入到地层的缝隙中,该酸压一体化管柱分层对地层进行酸化处理,提高了对油井的地层的效率,提高了对地层进行酸化的全面性,扩展了对地层的改造范围。

    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压裂缝储层动用效率评价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3053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1028352.4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压裂缝储层动用效率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致密砂岩的储层参数和区域地震、测井数据,加砂压裂施工数据与现场检测数据;构建储层动用效率评价模型:三维地质模型和三维地应力模型;根据加砂压裂施工数据,采用三维地应力模型,模拟压裂过程中人工裂缝扩展,得到拟合结果;并基于现场检测数据对拟合结果进行约束,得到压裂施工后产生的人工裂缝形态;将人工裂缝形态镶嵌入三维地质模型中,通过对比拟合压裂后产能预测结果与示踪剂解释、压后测试结果,得到人工裂缝形态导流能力;根据人工裂缝形态导流能力,进行压裂后人工裂缝储层动用效率评价。本发明能够定量准确评价储层动用程度。

    提高超深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缝长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631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12703.X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提高超深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缝长的工艺方法,属于油气开采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交联压裂液,以形成裂缝;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携砂交联压裂液;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自生酸压裂液,自生酸压裂液用于在地层的温度下形成酸并刻蚀裂缝壁面;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预设酸;通过油管向地层中注入滑溜水。本申请通过携砂交联压裂液、自生酸压裂液以及预设酸分别对裂缝的端部、中部和根部进行改造,提高了裂缝的有效缝长以及导流能力,对深度较大的碳酸盐岩储层也能够进行有效的改造。解决了相关技术难以适用于超深碳酸盐岩储层的问题。实现了能够对超深碳酸盐岩储层进行有效的酸压的效果。

    一种裂缝参数设计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1551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72967.0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裂缝参数设计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通过建立目标井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来计算裂缝参数,从而获取裂缝参数评价组;并进一步根据所述裂缝参数评价组中的裂缝参数来构建单缝裂缝产能模型;最后根据所述的单缝裂缝产能模型对所述裂缝参数进行优化;本发明的方法有效地针对目标井进行裂缝参数优化设计,基于三维地质力学模型,通过结合裂缝扩展与产能预测,设计裂缝参数,最终获取水平井改造的最优化裂缝参数,能够有效确保裂缝改造的效果。本发明的裂缝参数设计装置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均是基于本发明的裂缝参数设计方法,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酸化压裂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1746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431573.X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酸化压裂方法,包括:喷砂射孔,在地层内形成射孔通道;将酸压管柱下入井筒内;通过所述酸压管柱向所述井筒内注入第一酸液,所述第一酸液包括呈酸性的加重液;封隔所述酸压管柱和所述井筒的套管之间的环空;再次向所述酸压管柱注入所述第一酸液,使所述第一酸液通过所述射孔通道在地层中形成裂缝;向所述酸压管柱注入第二酸液,延长所述裂缝,所述第二酸液包括呈酸性的胶凝剂;返排井筒内剩余液体,完成酸化压裂。本公开能在无需更换压裂设备情况下,压开地层,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