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48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294754.3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开发层系间不稳定注采井网调整方法及装置,通过确定不稳定注采井网调整的半周期;将各层系井网由五点法井网变为反九点井网,且对所有井在开发层系间设置封隔器;在实施第一和第二个半周期内,对所有油井在两个层系同时进行分层采油、注水井在两个层系周期性轮换注水、注水井的注水量和采油井在边井和角井处的采油量进行周期性变化,最后轮换实施两个半周期,直到油田含水达100%。本发明利用井网变化和井的工作制度改变产生的叠加效果,在油藏内部形成不稳定压力场,降低开发层系间物性差异大导致的纵向动用不均匀矛盾,提高平面水驱波及程度,解决了因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差异而无法有效动用剩余油的难题,提高了油藏整体的动用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95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324234.2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本发明先确定油藏纵向开发层系及合理井距,根据纵向发育层系数确定基础井网的井距和中间过渡井网井距。对于纵向上叠合发育两套层系油藏,基础井网井距2L,经过一次加密中间过渡井网井距二次加密形成两套井距为的叠合井网,交替层系开发后的叠合井网井距为L,井距演变过程由增加井距为井网转换中间过程,在相同的钻井速度下增加布井均匀程度及对储量控制速度;井距在井网交替中实现加密,每套井网实现对纵向各套层系的有序开发,提高井网利用率,同时油藏实现均匀动用,有利于增加油田累积产油量和提高采收率,避免了纵向层系多油层合采产生的层间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959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24234.2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及其部署方法,本发明先确定油藏纵向开发层系及合理井距,根据纵向发育层系数确定基础井网的井距和中间过渡井网井距。对于纵向上叠合发育两套层系油藏,基础井网井距2L,经过一次加密中间过渡井网井距二次加密形成两套井距为的叠合井网,交替层系开发后的叠合井网井距为L,井距演变过程由增加井距为井网转换中间过程,在相同的钻井速度下增加布井均匀程度及对储量控制速度;井距在井网交替中实现加密,每套井网实现对纵向各套层系的有序开发,提高井网利用率,同时油藏实现均匀动用,有利于增加油田累积产油量和提高采收率,避免了纵向层系多油层合采产生的层间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8673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74078.1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135 , G06F18/214 , G06N3/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蒸汽吞吐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目标井的地质参数和注汽参数;基于目标井所在目标区块已开采井确定地质参数和注汽参数中的主控因素类型,在目标井的地质参数和注汽参数中筛选出主成分参数;将主成分参数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稠油蒸汽吞吐参数优化用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中,以得到优化后的稠油蒸汽吞吐参数。该方法广泛考虑稠油蒸汽吞吐井的地质参数和注汽参数,更为符合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实际情况;同时,应用的朴素贝叶斯算法假设了数据集属性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算法的逻辑性十分简单,并且算法较为稳定,当数据呈现不同的特点时,朴素贝叶斯的分类性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因此预测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131039.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E21B43/2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最佳聚合物用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区域的数值模拟模型与提高采收率幅度的关系确定不同的模型变量对应的提高采收率幅度;基于油价和所述提高采收率幅度确定收益值;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注入的聚合物用量确定成本值;基于所述收益值和所述成本值确定净现值;将不同油价条件下,最高的净现值对应的聚合物用量确定为该油价下的最佳聚合物用量。本发明能够准确计算出多个参数影响下的聚合物用量与提高采收率关系,以及不同油价下注聚区块聚合物的最佳用量,实现聚合物驱或者深部调驱的经济上的最佳注入量计算,支撑国内成熟的聚合物驱技术在海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162249.3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水油藏水平井流入控制阀尺寸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水平井水平段渗透率的分布特征,将水平井进行分段,以得到若干个水平井分段;基于每段水平井分段产能以及每段水平井分段的生产压差,确定每段水平井分段的油藏流动阻力,以筛选出目标水平井分段;基于目标水平井分段的油藏流动阻力、井筒流动阻力以及跟端压力,确定该目标水平井分段的流入控制阀阻力,以确定该目标水平井分段的流入控制阀尺寸;基于目标水平井分段的流入控制阀尺寸、耦合流动阻力关系以及其他水平井分段的油藏流动阻力、井筒流动阻力,确定其他水平井分段的流入控制阀尺寸。该方法流入控制阀尺寸计算便捷,简便易行,便于油田现场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846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230204.X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纳米片改性脲醛/三聚氰胺树脂及其制备和应用,该二硫化钼纳米片改性脲醛/三聚氰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水热合成法将硫源和钼源制成二硫化钼纳米片;(2)利用表面官能团修饰剂对所述二硫化钼纳米片进行表面官能团修饰;(3)将醛类、含有多胺基化合物与所述步骤(2)中经表面官能团修饰的二硫化钼纳米片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二硫化钼纳米片脲醛/三聚氰胺树脂;(4)使用硅烷偶联剂对所述二硫化钼纳米片脲醛/三聚氰胺树脂进行修饰,得到二硫化钼纳米片改性脲醛/三聚氰胺树脂。本发明方法将聚合物共聚接枝到二硫化钼纳米片上,有效解决了脲醛/三聚氰胺树脂抗温性能不足、固结岩心后抗压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46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084515.3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驱油田水流优势通道判定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得用于判断吸水产液强弱的目标集合;根据单井射孔数据和产吸剖面数据,获得各测试层段厚度占射孔厚度之比和各测试层段加权厚度占单井加权厚度之比;根据所述目标集合、所述各测试层段厚度占射孔厚度之比和所述各试层段加权厚度占单井加权厚度之比,判定所述水驱油田水流优势通道。本发明基于油田单井射孔数据以及产吸测试数据,计算得到每个测试层段的指标,根据指标制定的相应的判断条件,从而定量地确定水流优势通道。本方法与油藏实际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指导油田对水流优势通道的治理,减少油田无效注水,提高油田水驱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95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210324233.8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及其部署方法,对于纵向上叠合发育三套层系的油藏,基础井网的井距经过一次加密中间过渡井网井距2L,经过二次加密后形成两套井距为2L的叠合反九点井网,经过三次加密后形成两套井距为2L和一套井距为的叠合反九点井网,经过两两交替开发后,每套层系平面井网井距为合理的井距L,井距演变过程由增加井距为2L和井网转换中间过程,在相同的钻井速度下增加布井均匀程度及对储量控制速度;井距在井网交替中实现加密,每套井网实现对纵向各层系的有序开发,提高井网利用率,同时油藏实现均匀动用,有利于增加油田累积产油量和提高采收率,避免了纵向层系多油层合采产生的层间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96141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77618.0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黑磷稠油降粘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纳米黑磷稠油降粘剂的制备原料包括:油溶性聚合物改性的二硫化钼纳米片、黑磷纳米片和偶联剂,所述油溶性聚合物改性的二硫化钼纳米片、黑磷纳米片与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2:2~6。本发明所述纳米黑磷稠油降粘剂与沥青质作用力强,降粘率高,耐温耐盐性能好,与原油相容性好且不易聚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