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盐水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45226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76865.8

    申请日:2015-04-14

    Abstract: 本发明了一种高含盐水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其中处理方法包括:将新蒸汽和高含盐水通入蒸发器内蒸发,将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通过压缩机增压再次送入蒸发器内,将蒸发过程中产生的浓缩液和新蒸汽通入强制循环结晶器中反应,经过强制循环结晶器的反应产出超饱和盐水、二次浓缩液以及二次蒸汽,将二次浓缩液再次通入强制循环结晶器中反应,将超饱和盐水导出进行离心处理;在蒸发器产生二次蒸汽后,停止向蒸发器中通入新蒸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多效蒸发处理高含盐水时成本过高的问题。

    注水管道发电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2664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27080.1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水管道发电系统。注水管道发电系统包括:发电结构,发电结构与注水管道的注水井口的入水口连接;监测结构,监测结构设置在发电结构和注水井口之间;调节结构,调节结构与发电结构远离监测结构的一端连接;控制部,控制部分别与发电结构、监测结构、调节结构连接,监测结构能够向控制部发送监测信息,控制部根据监测信息向调节结构发送调节信息,以控制发电结构的发电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水管线压力损失大、节流损失大的问题。

    原油采出液用换热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58230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10790799.9

    申请日:201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油采出液用换热器,包括:壳体;隔板,隔板包括横隔板和竖隔板,横隔板和竖隔板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冷却空间,多个冷却空间之间通过连通孔依次连通;冷却液进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多个冷却空间中的连通位置靠上游的一个冷却空间相连通;冷却液出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多个冷却空间中的连通位置靠下游的一个冷却空间相连通;换热管,设置在壳体内并依次通过多个冷却空间,换热管具有油液入口和油液出口,油液入口和油液出口分别设置在壳体内相对远离的两个冷却空间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换热效率低且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

    基于工艺流程的能量分析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3706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443153.3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工艺流程的能量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艺流程,基于目标工艺流程确定多个用能环节之间的能量平衡关系,其中,目标工艺流程由多个用能环节以及多个用能环节之间的连接关系组成,能量平衡关系用于表示多个用能环节的能量流动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能量平衡关系生成能量流动图,其中,能量流动图用于表示生产系统的能量流动状态,生产系统运用目标工艺流程按照能量流动状态进行生产工作,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能源管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能源管控效率的技术效果。

    余热回收系统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476044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0829059.5

    申请日:2018-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燃气压缩机,燃气压缩机具有第一烟气出口,第一烟气出口用于排出烟气;换热装置,换热装置与第一烟气出口连通;供应装置,供应装置用于供应待加热的流体,供应装置与换热装置连通以通过烟气加热流体。这样在换热装置中可通过烟气的热量对流体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对燃气压缩机的烟气中的热量的回收利用,提高了燃气压缩机的能量利用率。

    原油采出液用换热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61144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20807481.2

    申请日:2014-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油采出液用换热器,包括:壳体;隔板,隔板包括横隔板和竖隔板,横隔板和竖隔板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冷却空间,多个冷却空间之间通过连通孔依次连通;冷却液进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多个冷却空间中的连通位置靠上游的一个冷却空间相连通;冷却液出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多个冷却空间中的连通位置靠下游的一个冷却空间相连通;换热管,设置在壳体内并依次通过多个冷却空间,换热管具有油液入口和油液出口,油液入口和油液出口分别设置在壳体内相对远离的两个冷却空间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换热效率低且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