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井套管多段压裂清洁顶替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35681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149971.8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井套管多段压裂清洁顶替工艺,该工艺包括步骤1:根据井筒中油层套管的内径和射孔段的顶部位置,计算井口到射孔位置的顶替液量;步骤2:对目标水平井进行压裂施工,当施工达到顶替阶段时,注入高粘度交联压裂液进行顶替;步骤3:注入低粘度的滑溜水液体,并采用逐级降低排量的方式将低粘度的滑溜水液体的排量降至低排量进行顶替;步骤4:当以低排量进行顶替至低粘度的滑溜水液体和高粘度交联压裂液的液量之和达到井口到射孔位置的顶替液量时,如果施工压力仍未平稳,则仍需继续泵入液体,直至施工压力平稳并保持一段时间后,结束施工。本发明提供的该工艺既能在储层改造实施中提高井筒清洁程度还能避免过度用液的问题。

    一种油田压裂改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46150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28725.9

    申请日:2016-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0 E21B43/26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压裂改造方法。该方法根据储层润湿性选出驱油活性水,利用模拟软件计算出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的裂缝间距和避免应力干扰的最小裂缝间距,并结合优化得到最优裂缝间距;进行水平井第一段加支撑剂的常规压裂改造和第二段不加支撑剂的大规模驱油活性水压裂改造,并对后续井段交替进行两种压裂工艺,压裂结束后,关井待裂缝闭合后放喷生产。本发明采用细分切割压裂改造与压裂裂缝缝间驱替相结合,将传统的井间长距离驱替转变为同井同层的缝间短距离驱替,利于驱替压力系统的建立,能够大幅提高采收率;由于支撑剂和压裂液冻胶用量的大幅降低,使得压裂改造成本大幅降低,为低渗、致密储量有质量、有效益开发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一种耐温180℃酸化用缓蚀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3370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1584388.0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温180℃酸化用缓蚀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缓蚀剂体系包括:缓蚀A剂10‑20wt%、缓蚀B剂10‑20wt%、缓蚀C剂3‑8wt%、缓蚀增效剂5‑20wt%、表面活性剂3‑10wt%以及余量溶剂;所述缓蚀A剂通过包括对二甲胺基苯甲醛、丙酮、二乙胺、正丁醇和盐酸按照质量比为(10‑15):(25‑30):(30‑40):(10‑20):(1‑5)进行反应制得;所述缓蚀B剂通过包括8‑羟基喹啉、氯甲基萘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质量比为(25‑40):(25‑40):(30‑50)进行反应制得;所述缓蚀C剂为2,6‑二氨基嘌呤、2‑氨基‑6‑巯基嘌呤或2,6‑二巯基嘌呤。

    一种页岩储层核磁渗透率计算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31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536734.2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页岩储层核磁渗透率计算方法、装置,所述页岩储层核磁渗透率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选取井的核磁测井资料进行球缝模型T2谱优化反演,得到T2谱分布;根据最优T2谱计算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参数;根据已有的岩心分析渗透率数据,按预设规则确定核磁测井渗透率系数C1、C2;根据核磁测井渗透率系数C1、C2,在未知井中按如下公式计算页岩储层核磁渗透率。本发明在对球缝模型优化反演精确计算裂缝孔隙度、球孔孔隙度的基础之上,建立了适合双重介质的渗透率模型,突出了裂缝对渗透率的贡献,提高了双重介质渗透率计算精度,为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藏勘探开发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一种耐温180℃酸化用缓蚀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33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584388.0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温180℃酸化用缓蚀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缓蚀剂体系包括:缓蚀A剂10‑20wt%、缓蚀B剂10‑20wt%、缓蚀C剂3‑8wt%、缓蚀增效剂5‑20wt%、表面活性剂3‑10wt%以及余量溶剂;所述缓蚀A剂通过包括对二甲胺基苯甲醛、丙酮、二乙胺、正丁醇和盐酸按照质量比为(10‑15):(25‑30):(30‑40):(10‑20):(1‑5)进行反应制得;所述缓蚀B剂通过包括8‑羟基喹啉、氯甲基萘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质量比为(25‑40):(25‑40):(30‑50)进行反应制得;所述缓蚀C剂为2,6‑二氨基嘌呤、2‑氨基‑6‑巯基嘌呤或2,6‑二巯基嘌呤。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暂堵转向物模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8296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259650.X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暂堵转向物模实验方法及其应用。其中,该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与改造储层相同的岩样,采用现场施工用酸液体系,模拟现场的注酸条件开展酸刻蚀实验;步骤2:将酸刻蚀实验后的岩板取出,获取酸刻蚀后裂缝形态数据;步骤3:将已获取数据的酸刻蚀裂缝面打印形成满足暂堵转向实验规格的岩板,还原形成真实酸刻蚀裂缝面;步骤4:计算实际施工过程暂堵转向剂注入阶段裂缝入口端区域的平均水动力学开度;步骤5:调整步骤3打印得到的岩板以获得步骤4的水力学开度,然后开展暂堵转向实验,指导暂堵转向效果分析。该方法能够提高碳酸盐岩酸压暂堵转向效果,提高巨厚碳酸盐岩储层动用程度。

    一种水平井套管多段压裂清洁顶替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3568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149971.8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井套管多段压裂清洁顶替工艺,该工艺包括步骤1:根据井筒中油层套管的内径和射孔段的顶部位置,计算井口到射孔位置的顶替液量;步骤2:对目标水平井进行压裂施工,当施工达到顶替阶段时,注入高粘度交联压裂液进行顶替;步骤3:注入低粘度的滑溜水液体,并采用逐级降低排量的方式将低粘度的滑溜水液体的排量降至低排量进行顶替;步骤4:当以低排量进行顶替至低粘度的滑溜水液体和高粘度交联压裂液的液量之和达到井口到射孔位置的顶替液量时,如果施工压力仍未平稳,则仍需继续泵入液体,直至施工压力平稳并保持一段时间后,结束施工。本发明提供的该工艺既能在储层改造实施中提高井筒清洁程度还能避免过度用液的问题。

    一种低渗透稠油油藏压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2474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1101924.0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透稠油油藏压裂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储层岩石力学参数及测井资料,模拟得到压裂裂缝参数并计算得到所需的降粘液配制量;根据邻井资料和测井资料计算压裂井改造层段的地层破裂压力,计算不压开储层时的降粘液最高注入排量Qmax;用热水配制降粘液,在基质注入阶段以0.9倍Qmax的注入排量下向储层注入降粘液,基质注入阶段结束后提高注入排量压开储层,向储层继续注入剩余降粘液,使降粘液的波及范围大于水力裂缝的波及范围;降粘液注入结束后,闷井2‑5天,然后用温水配置压裂液,按照端部脱砂改造模式对稠油井进行压裂改造,压裂改造结束后关井2h快速返排。

    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暂堵转向和裂缝支撑一体化改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7619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0170058.4

    申请日:2017-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暂堵转向和裂缝支撑一体化改造方法。其中,需要改造的岩层为1层时包括:步骤A1,向地层泵注前置液和缝内复合暂堵体系;步骤B1,向地层泵注具有变粘能力的酸;步骤C1,向地层泵注携砂液和顶替液,完成改造;需要改造的岩层为2层以上时包括:步骤A2,向地层泵注前置液和缝内复合暂堵体系;步骤B2,向地层泵注具有变粘能力的酸;步骤C2,向地层泵注含有缝口复合暂堵体系的冻胶压裂液和顶替液;根据需要改造的层数,重复步骤A2至步骤C2的操作,其中,在进行最后一次泵注时,不注入含有缝口复合暂堵体系的冻胶压裂液,而是注入携砂液,完成改造。该方法能够实现暂堵转向和裂缝支撑的一体化与同步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