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低渗透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识别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358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0916883.6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低渗透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识别表征方法,先确定产油层段物源方向、古河道方位、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及单砂体韵律类型;确定产层段微裂缝参数,构建待研究区块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建立目前开发阶段下油藏预测模型;建立待四维油藏地下流线演化模型,定量评判注采井连通关系及注采对应率,综合识别井组间优势渗流通道位置及平面方位;定量计算水驱前缘推进速度、示踪剂解释波及体积、示踪剂解释渗透率、洛伦兹系数,结合筛选能够表征渗流通道强度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建立特低渗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评价指标体系及界定参数。本发明对其三维空间展布规律的量化研究,为实现特/超低透油藏优势渗流通道的有效治理,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提供保障。

    一种油藏级二氧化碳埋存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92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25241.7

    申请日:2023-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藏级二氧化碳埋存量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微纳米岩心CT在线扫描技术,开展岩心水驱‑CO2驱的孔隙尺度流体表征实验,计算CO2埋存效率ES;测定岩心油‑气相渗曲线与驱油效率ED,判断CO2驱阶段kro/krg与Sg的半对数关系曲线是否满足二项式变化关系;获取目标油藏静态参数与生产动态指标,描述见气阶段气油比与累产油变化关系,建立CO2驱特征曲线,通过二项式进行数据点拟合、油藏采收率ER预测与油藏波及体积V计算;根据油藏波及体积V和CO2埋存效率ES计算油藏级CO2埋存量VS。本发明所需数据类型少且可获得性强,仅需要原油、岩石的基础物性及油井的生产动态数据,便可实现简便、快捷对CO2埋存量进行准确计算。

    一种基于边界层动态变化的低渗透油藏驱替介质优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968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0920962.4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界层动态变化的低渗透油藏驱替介质优选方法,通过得到不同驱替介质的边界层占比随压力梯度的关系曲线,对比同一压力梯度下边界层占比的大小选择适用于该油藏开发驱替介质,当边界层占比小于30%时,确定该驱替流体适合注入该油藏。本发明基于气液粘度差异导致流动规律的不同,以分子半径最小的氢气测得的岩心渗透率的稳定值计算理论平均孔喉半径,以不同压力梯度下不同注入流体测试的岩心渗透率计算流动孔喉半径,以两者的差值与理论孔喉半径的比值作为边界层厚度占比,实现不同压力梯度下边界层占比动态变化的定量表征,该方法为不同类型油藏渗流规律的认识、启动压力梯度的定量计算和不同类型油藏注入流体的优选提供依据。

    一种特低渗透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识别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358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010916883.6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低渗透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识别表征方法,先确定产油层段物源方向、古河道方位、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及单砂体韵律类型;确定产层段微裂缝参数,构建待研究区块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建立目前开发阶段下油藏预测模型;建立待四维油藏地下流线演化模型,定量评判注采井连通关系及注采对应率,综合识别井组间优势渗流通道位置及平面方位;定量计算水驱前缘推进速度、示踪剂解释波及体积、示踪剂解释渗透率、洛伦兹系数,结合筛选能够表征渗流通道强度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建立特低渗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评价指标体系及界定参数。本发明对其三维空间展布规律的量化研究,为实现特/超低透油藏优势渗流通道的有效治理,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提供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