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379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816599.6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自刚 , 王永宏 , 高春宁 , 苟聪博 , 张永强 , 熊维亮 , 王靖华 , 张庆洲 , 袁颖婕 , 上官阳南 , 张洁 , 范伟 , 杨承伟 , 周晋 , 袁国伟 , 曾山 , 张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水平井开发地质储量控制程度预测方法,具体为:建立页岩油水平井全生命周期采收率预测模型;利用原油和气体的基础高压物性参数及岩石不同压力下的压缩系数,通过采收率预测模型,计算未饱和页岩油藏衰竭式开发全生命周期的采收率;根据目标区块生产动态数据,计算目标区块所有水平井可采储量;根据目标区块所有水平井可采储量和采收率,计算水平井控制地质储量;根据水平井控制地质储量和实际地质储量,计算地质储量控制程度,根据地质储量控制程度给出开发建议。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预测难度大、周期长及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417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0067693.1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致密油蒸汽驱膨胀增能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致密油藏原油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系数和压缩系数;步骤2,计算致密油藏原油的平均含油饱和度;步骤3,根据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计算致密油藏考虑流体饱和度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蒸汽温度下的蒸汽驱膨胀增能地层压力;该方法仅需要油藏压力不同温度下原油和地层水的压缩系数、膨胀系数、蒸汽温度和含水饱和度等基础物性参数,利用建立的理论计算公式,实现地层压力的准确预测,为地面注入蒸汽温度、速度和干度等关键参数的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071701.5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藏二氧化碳吞吐注气量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页岩油藏中注入二氧化碳气体的注气速度,以及页岩油藏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气体浓度,其中,气体浓度随着扩散深度动态变化;确定页岩油藏中页岩油藏的目标裂缝面积,其中,目标裂缝面积随着累计开井时间动态变化;基于注气速度和目标裂缝面积,确定页岩油藏对应的第一注气量;以及基于气体浓度和目标裂缝面积,确定页岩油藏对应的第二注气量;基于第一注气量和第二注气量,得到页岩油藏的目标注气量。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页岩二氧化吞吐碳注气量设计主要依靠常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存在的计算量大、耗时长、裂缝表征难度大以及评估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071670.3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藏二氧化碳吞吐效果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页岩油藏的单位裂缝面积增油量,其中,上述单位裂缝面积增油量是随二氧化碳气体在上述页岩油藏的裂缝中的扩散深度动态变化的,上述二氧化碳气体为预先注入至上述页岩油藏中的;确定上述页岩油藏的目标裂缝面积,其中,上述目标裂缝面积是随着上述页岩油藏的累计开井时间动态变化的;基于上述目标裂缝面积和上述单位裂缝面积增油量,确定上述页岩油藏的增油量评估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页岩油藏二氧化碳吞吐效果主要依靠常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存在的计算量大、耗时长、裂缝表征难度大以及评估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58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0916883.6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低渗透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识别表征方法,先确定产油层段物源方向、古河道方位、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及单砂体韵律类型;确定产层段微裂缝参数,构建待研究区块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建立目前开发阶段下油藏预测模型;建立待四维油藏地下流线演化模型,定量评判注采井连通关系及注采对应率,综合识别井组间优势渗流通道位置及平面方位;定量计算水驱前缘推进速度、示踪剂解释波及体积、示踪剂解释渗透率、洛伦兹系数,结合筛选能够表征渗流通道强度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建立特低渗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评价指标体系及界定参数。本发明对其三维空间展布规律的量化研究,为实现特/超低透油藏优势渗流通道的有效治理,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03171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20959.2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动系数下启动压力的油藏开发方式优选方法,包括流动系数计算、测试不同渗透率岩心注入不同流体启动压力梯度、建立流动系数-启动压力梯度曲线、根据测试结果,对不同类型油藏选择合理开发方式。该方法同时考虑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适用范围更广(包括水驱、气驱、化学驱等多种开发方法)。可用于评价不同低渗储层岩心和不同类型注入流体条件下的不同流动系数的启动压力梯度的测试。同时,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砂岩油藏,而且适用于低渗碳酸盐岩、砾岩、页岩等岩性的油藏,适用范围广,为不同类型油藏开发方式的优选、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的选择以及不同注入流体适用低渗透油藏渗透率界限的判断提供定量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24170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67693.1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致密油蒸汽驱膨胀增能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致密油藏原油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系数和压缩系数;步骤2,计算致密油藏原油的平均含油饱和度;步骤3,根据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计算致密油藏考虑流体饱和度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蒸汽温度下的蒸汽驱膨胀增能地层压力;该方法仅需要油藏压力不同温度下原油和地层水的压缩系数、膨胀系数、蒸汽温度和含水饱和度等基础物性参数,利用建立的理论计算公式,实现地层压力的准确预测,为地面注入蒸汽温度、速度和干度等关键参数的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492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25241.7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藏级二氧化碳埋存量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微纳米岩心CT在线扫描技术,开展岩心水驱‑CO2驱的孔隙尺度流体表征实验,计算CO2埋存效率ES;测定岩心油‑气相渗曲线与驱油效率ED,判断CO2驱阶段kro/krg与Sg的半对数关系曲线是否满足二项式变化关系;获取目标油藏静态参数与生产动态指标,描述见气阶段气油比与累产油变化关系,建立CO2驱特征曲线,通过二项式进行数据点拟合、油藏采收率ER预测与油藏波及体积V计算;根据油藏波及体积V和CO2埋存效率ES计算油藏级CO2埋存量VS。本发明所需数据类型少且可获得性强,仅需要原油、岩石的基础物性及油井的生产动态数据,便可实现简便、快捷对CO2埋存量进行准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212968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0920962.4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界层动态变化的低渗透油藏驱替介质优选方法,通过得到不同驱替介质的边界层占比随压力梯度的关系曲线,对比同一压力梯度下边界层占比的大小选择适用于该油藏开发驱替介质,当边界层占比小于30%时,确定该驱替流体适合注入该油藏。本发明基于气液粘度差异导致流动规律的不同,以分子半径最小的氢气测得的岩心渗透率的稳定值计算理论平均孔喉半径,以不同压力梯度下不同注入流体测试的岩心渗透率计算流动孔喉半径,以两者的差值与理论孔喉半径的比值作为边界层厚度占比,实现不同压力梯度下边界层占比动态变化的定量表征,该方法为不同类型油藏渗流规律的认识、启动压力梯度的定量计算和不同类型油藏注入流体的优选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58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010916883.6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低渗透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识别表征方法,先确定产油层段物源方向、古河道方位、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及单砂体韵律类型;确定产层段微裂缝参数,构建待研究区块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建立目前开发阶段下油藏预测模型;建立待四维油藏地下流线演化模型,定量评判注采井连通关系及注采对应率,综合识别井组间优势渗流通道位置及平面方位;定量计算水驱前缘推进速度、示踪剂解释波及体积、示踪剂解释渗透率、洛伦兹系数,结合筛选能够表征渗流通道强度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建立特低渗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评价指标体系及界定参数。本发明对其三维空间展布规律的量化研究,为实现特/超低透油藏优势渗流通道的有效治理,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提供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