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井控水用暂堵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3111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410838537.5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井控水用暂堵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重量份计,该水平井控水用暂堵剂的原料组成包括:丙烯酰胺4‑15份、聚丙烯纤维0.5‑3份、增强剂1.5‑4份、复合交联剂0.5‑1.0份、引发剂0.1‑0.2份、余量为水,各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份;复合交联剂为质量比10:1‑4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组成的混合物。该暂堵剂的制备方法为:在水中依次加入丙烯酰胺、聚丙烯纤维、增强剂、复合交联剂,搅拌均匀,加入引发剂,静置反应1‑3h,制得暂堵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暂堵剂在水平井控水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暂堵剂具有成胶凝胶粘度高、降解时间可控、降解彻底等特点,能够实现封堵高渗透层,降解时间可调,能够降低对油层的伤害。

    一种海相碳酸盐岩生屑灰岩油藏高渗条带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8778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0559076.8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相碳酸盐岩生屑灰岩油藏高渗条带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试井资料和生产测井资料确定单井流动单元的单层动态渗透率和单层比采液指数;根据生产测井资料分析多层合采的层间干扰情况,综合利用生产测井资料中的单层产量及单井流动单元的单层动态渗透率和单层比采液指数建立高渗条带动态标准并提取所述单井高渗条带;在取芯井中根据层序地层、岩石相、沉积相及岩石物理相研究成果,划分高渗储集层成因类型,并确定所述高渗条带在岩石相、沉积相和层序界面中的分布规律;建立高渗条带测井识别模式,根据所述高渗条带测井识别模式在全油藏范围内逐井识别高渗条带,实现全油藏测井解释。

    一种海相碳酸盐岩微孔型孔隙结构成因低阻油层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978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709355.3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相碳酸盐岩微孔型孔隙结构成因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包括对目标海相碳酸盐岩岩心进行含油性描述和岩心深度归位,获取分段描述的含油性文本数据及测井数据集合;获取目标海相碳酸盐岩无裂缝岩心的相关数据集合;根据目标海相碳酸盐岩无裂缝岩心的相关数据集合,确定低阻油层形成条件,获取低阻油层形成条件数据集合;利用目标海相碳酸盐岩无裂缝岩心的相关数据集合建立第一低阻油层识别模型,获取第一低阻油层识别数据及关系集合,并判断储层是否为低阻油层以及低阻油层类型;利用分段描述的含油性文本数据及测井数据集合建立第二低阻油层识别模型,获取第二低阻油层识别数据及关系集合,并判断储层是否为低阻油层以及低阻油层类型。

    一种水平井控水用暂堵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3111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38537.5

    申请日:2014-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井控水用暂堵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重量份计,该水平井控水用暂堵剂的原料组成包括:丙烯酰胺4-15份、聚丙烯纤维0.5-3份、增强剂1.5-4份、复合交联剂0.5-1.0份、引发剂0.1-0.2份、余量为水,各组分的重量份之和为100份;复合交联剂为质量比10:1-4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组成的混合物。该暂堵剂的制备方法为:在水中依次加入丙烯酰胺、聚丙烯纤维、增强剂、复合交联剂,搅拌均匀,加入引发剂,静置反应1-3h,制得暂堵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暂堵剂在水平井控水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暂堵剂具有成胶凝胶粘度高、降解时间可控、降解彻底等特点,能够实现封堵高渗透层,降解时间可调,能够降低对油层的伤害。

    一种海相碳酸盐岩生屑灰岩油藏高渗条带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8778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559076.8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相碳酸盐岩生屑灰岩油藏高渗条带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试井资料和生产测井资料确定单井流动单元的单层动态渗透率和单层比采液指数;根据生产测井资料分析多层合采的层间干扰情况,综合利用生产测井资料中的单层产量及单井流动单元的单层动态渗透率和单层比采液指数建立高渗条带动态标准并提取所述单井高渗条带;在取芯井中根据层序地层、岩石相、沉积相及岩石物理相研究成果,划分高渗储集层成因类型,并确定所述高渗条带在岩石相、沉积相和层序界面中的分布规律;建立高渗条带测井识别模式,根据所述高渗条带测井识别模式在全油藏范围内逐井识别高渗条带,实现全油藏测井解释。

    一种海相碳酸盐岩微孔型孔隙结构成因低阻油层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978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010709355.3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相碳酸盐岩微孔型孔隙结构成因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包括对目标海相碳酸盐岩岩心进行含油性描述和岩心深度归位,获取分段描述的含油性文本数据及测井数据集合;获取目标海相碳酸盐岩无裂缝岩心的相关数据集合;根据目标海相碳酸盐岩无裂缝岩心的相关数据集合,确定低阻油层形成条件,获取低阻油层形成条件数据集合;利用目标海相碳酸盐岩无裂缝岩心的相关数据集合建立第一低阻油层识别模型,获取第一低阻油层识别数据及关系集合,并判断储层是否为低阻油层以及低阻油层类型;利用分段描述的含油性文本数据及测井数据集合建立第二低阻油层识别模型,获取第二低阻油层识别数据及关系集合,并判断储层是否为低阻油层以及低阻油层类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