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1303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170702.4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唐立根 , 魏欢 , 裴根 , 朱思南 , 王皆明 , 孙莎莎 , 昌燕 , 邱小松 , 蒋华全 , 王岩 , 李德树 , 任科 , 杨颖 , 李力民 , 张文娇 , 王楠 , 刘晓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工作气因提高上限压力而增加规模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每口注气井为每个储气单元的中心,将地下储气库拆分为多个储气单元;在每个储气单元内,模拟每口注气井的运行,得到每口注气井的井底耐压值;根据每口注气井的井底耐压值、地下储气库运行参数以及地下储气库的目标上限压力,确定每口注气井在每个储气单元内影响的地层半径;根据该地层半径和目标上限压力,确定每个储气单元增加的工作气量,确定地下储气库增加的工作气量。通过拆分成以注气井为中心的储气单元,独立确定每口注气井影响的地层半径,无需解决压力不平衡的问题,能够准确地确定地下储气库的工作气量因提高上限压力而增加的储气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33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102422.5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储气库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效时间修正的变储量系统典型曲线产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用封闭边界油藏单井渗流模型;确定第k阶段开始时的地层压力;获得第k阶段的虚拟生产时间;修正渗流数学模型的生产时间,产生理论图版;将理论图版既典型曲线进行拟合,检验解释模型及解释参数的合理性。本发明提出的修正不同控制储量阶段等效时间的变储量系统典型曲线产生方法,沿用了单一固定储量系统的不稳定流动压力计算方式,产生多阶段控制储量变异的典型曲线,在变储量交界点上计算压力连续,展现和保持了阶段储量的动态特征,为利用现有的封闭边界油藏单井渗流模型分析变储量系统提供了简便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8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145363.4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储气库的注采能力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地下储气库是基于天然储层构建的,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地下储气库在第一时间段的天然气注采能力的评价结果;基于所述天然气注采能力的评价结果,生成所述地下储气库在第二时间段的注气能力的预测方案;基于所述天然气注采能力的评价结果,生成所述地下储气库在所述第二时间段的采气能力的预测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晚于所述第一时间段。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33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0102406.6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储气库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始地层压力修正的变储量系统典型曲线产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用封闭边界油藏单井渗流模型;确定第k阶段开始时的地层压力;获得第k阶段的虚拟原始地层压力;修正渗流数学模型的原始压力,产生理论图版;将理论图版既典型曲线进行拟合,检验解释模型及解释参数的合理性。本发明基于物质平衡原理,通过修正不同控制储量阶段的虚拟原始地层压力,保持沿用常规的单一固定储量系统不稳定流动压力计算方式,产生多阶段控制储量变异的典型曲线,为现有的封闭边界油藏单井渗流模型分析变储量系统提供了简便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33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02406.6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储气库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始地层压力修正的变储量系统典型曲线产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用封闭边界油藏单井渗流模型;确定第k阶段开始时的地层压力;获得第k阶段的虚拟原始地层压力;修正渗流数学模型的原始压力,产生理论图版;将理论图版既典型曲线进行拟合,检验解释模型及解释参数的合理性。本发明基于物质平衡原理,通过修正不同控制储量阶段的虚拟原始地层压力,保持沿用常规的单一固定储量系统不稳定流动压力计算方式,产生多阶段控制储量变异的典型曲线,为现有的封闭边界油藏单井渗流模型分析变储量系统提供了简便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9431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170704.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唐立根 , 赵凯 , 宋丽娜 , 钟荣 , 王皆明 , 孙莎莎 , 昌燕 , 邱小松 , 蒋华全 , 王岩 , 李德树 , 任科 , 杨颖 , 李力民 , 张文娇 , 王楠 , 刘晓卓 , 徐海燕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地下储气库拆分成以采气井为中心的多个储气单元;根据每口采气井的井底耐压值对应的拟压力值、地下储气库运行参数以及地下储气库的目标下限压力对应的拟压力值,计算采气井控制储气地层范围,得到每口采气井在每个储气单元内控制的地层半径;根据每口采气井在每个储气单元内控制的地层半径和地下储气库的目标下限压力,确定地下储气库增加的工作气量。通过以储气单元为单位,独立确定每口采气井控制的地层半径,得到地下储气库增加的工作气量,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解决压力不平衡的问题,数据计量准确,准确地确定地下储气库的工作气量因降低下限压力而增加的储气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9183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910570.X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三甘醇脱水装置和天然气脱水系统,属于天然气脱水领域。重沸器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一缓冲罐具有第二入口、第二出口、第三入口、第三出口和第一容纳腔,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分别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与第一容纳腔相互隔离,第二入口与第一出口连通,第二出口用于输出三甘醇贫液,第三入口用于输入三甘醇富液,第三出口与第一入口连通。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一容纳腔中,第一换热器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换热入口和第一换热出口,第一换热入口和第一换热出口分别位于第一缓冲罐的相对两端,第一换热入口与第三入口连通,第一换热出口与第三出口连通。温度较高的三甘醇富液不经过低温端,不会影响脱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33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02422.5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储气库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效时间修正的变储量系统典型曲线产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用封闭边界油藏单井渗流模型;确定第k阶段开始时的地层压力;获得第k阶段的虚拟生产时间;修正渗流数学模型的生产时间,产生理论图版;将理论图版既典型曲线进行拟合,检验解释模型及解释参数的合理性。本发明提出的修正不同控制储量阶段等效时间的变储量系统典型曲线产生方法,沿用了单一固定储量系统的不稳定流动压力计算方式,产生多阶段控制储量变异的典型曲线,在变储量交界点上计算压力连续,展现和保持了阶段储量的动态特征,为利用现有的封闭边界油藏单井渗流模型分析变储量系统提供了简便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931056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129279.6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储气库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控制储量气井动态分析方法,突破传统单井动态分析理论模型和解释方法假设单井控制储量固定的限制,准确分析和估计气井长期生产过程中控制储量的变化,所述动态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分段:在压力指数~总物质平衡时间曲线上根据斜率变化进行分段;S2.数据回归:在分段内按真实时间选择区间进行直线回归,确定阶段储量初值;S3.气井迭代:对气藏进行物质平衡校正。本发明通过提出多阶段控制储量的生产动态分析方法,沿用动态物质平衡的分析模式,通过压力物质平衡时间曲线的斜率诊断控制储量变异,多控制储量分析数据的阶段划分和分段数据回归分析,估计各阶段的控制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3105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129279.6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储气库管理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控制储量气井动态分析方法,突破传统单井动态分析理论模型和解释方法假设单井控制储量固定的限制,准确分析和估计气井长期生产过程中控制储量的变化,所述动态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分段:在压力指数~总物质平衡时间曲线上根据斜率变化进行分段;S2.数据回归:在分段内按真实时间选择区间进行直线回归,确定阶段储量初值;S3.气井迭代:对气藏进行物质平衡校正。本发明通过提出多阶段控制储量的生产动态分析方法,沿用动态物质平衡的分析模式,通过压力物质平衡时间曲线的斜率诊断控制储量变异,多控制储量分析数据的阶段划分和分段数据回归分析,估计各阶段的控制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