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7334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11482179.3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预测方法、装置和终端,方法包括:对位于初步获取的目标缝洞体的预设距离处进行垂直地震剖面VSP测量,获取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根据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对预先建立的地下速度模型进行更新;利用更新后的地下速度模型、并在预设范围对预先获取的目标井区进行偏移成像处理,获取地震数据体;根据地震数据体对预先建立的三维空间模型进行重新刻画,获取目标缝洞体的新三维空间模型;利用新三维空间模型对目标缝洞体的空间位置进行预测,获得预测信息,从而可以提高对碳酸盐岩目标缝洞体预测的精确度,以便准确预测钻井靶点位置,保证钻达目标储层的确定性,使得预测方法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5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0612530.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带相控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反演方法包括:获取储层和非储层概率数据体;获取洞穴型储层概率数据体和裂缝孔洞型储层概率数据体;将储层概率数据体作为缝洞带三维岩相概率约束,将非储层概率数据体作为围岩三维岩相概率约束;将洞穴型储层概率数据体作为洞穴三维岩相概率约束,将裂缝孔洞型储层概率数据体作为裂缝孔洞三维岩相概率约束;进行缝洞带相控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得到反演纵波阻抗体;利用已钻井测井纵波阻抗与孔隙度交会分析,得到纵波阻抗与孔隙度回归曲线;根据纵波阻抗与孔隙度回归曲线,将反演纵波阻抗体转化为反演孔隙度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9333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219572.3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测井标定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对测井曲线进行井眼垮塌校正、多井标准化及一致性处理;b.加载处理后的测井和地震数据来进行井-震标定,提取适合目的层的子波,并进行叠后确定性反演和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c.通过统计各井波阻抗与储层评价参数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到多井阻抗与孔隙度图版;d.统计部分井的井漏及放空井段孔隙度和声波时差及密度关系,修正多井阻抗与孔隙度图版;e.利用多井阻抗与孔隙度图版,得到孔隙度数据体;f.利用孔隙度数据体,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评价。本发明实现了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精确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359576.2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地震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道联合反演的叠后波阻抗反演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波阻抗参数求解表达式;根据所述阻抗参数的求解表达式与相邻地震道参数耦合相关性,建立多道联合反演波阻抗参数求解表达式;根据地震构造解释资料与测井数据确定迭代初始输入,对所述多道联合反演波阻抗参数求解表达式进行迭代更新。本发明将广义非线性反演算法引入到叠后波阻抗反演中,有效地避免了间接计算累计误差的产生,并且本发明充分考虑相邻地震道集的空间耦合相关性,并由此建立多道联合反演方程组,形成多地震道联合约束,有效提升了波阻抗反演结果的精度和横向连续性及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2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095986.5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10 , G06T7/6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驱替协同扫描实验中获取岩心微观性质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对岩心进行驱替协同扫描实验的过程中,响应于岩心微观性质获取指令,获取岩心的二维扫描图像,通过对二维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构获得岩心三维图像,岩心三维图像中包括岩心的多孔介质三维结构,根据驱替协同扫描实验中施加的温度、压力和岩心的二相相态图,获得岩心的油气占比,并根据岩心的油气占比在多孔介质三维结构中识别油气二相,获得岩心中油气的三维空间分布,三维空间分布用于指导油气开采。因此,能够准确地判断岩心中的油气二相分布,获得油气的三维空间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5093333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0219572.3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测井标定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对测井曲线进行井眼垮塌校正、多井标准化及一致性处理;b.加载处理后的测井和地震数据来进行井‑震标定,提取适合目的层的子波,并进行叠后确定性反演和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c.通过统计各井波阻抗与储层评价参数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到多井阻抗与孔隙度图版;d.统计部分井的井漏及放空井段孔隙度和声波时差及密度关系,修正多井阻抗与孔隙度图版;e.利用多井阻抗与孔隙度图版,得到孔隙度数据体;f.利用孔隙度数据体,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评价。本发明实现了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精确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63581.9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提高方法及系统,对轻质油藏采出的原油进行热重分析,根据DSC曲线峰值及拐点对原油氧化全过程进行划分;针对划分的原油氧化全过程,分别配置不同含氧浓度的减氧空气;基于油藏温度和压力,改变不同含氧浓度减氧空气的含氧浓度、注气量和氧化时间,将不同含氧浓度的减氧空气注入地层中,分析对原油氧化特征的影响;根据不同含氧浓度减氧空气对原油氧化特征的影响,确定适合于轻质油藏的最佳减氧空气注入参数,实现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的提高。大幅度地提高原油产量,应用前景广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