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017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443481.X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塞泵分体式自滤组合阀,其中,一种柱塞泵分体式自滤组合阀,包括:阀体以及堵头;所述堵头开口的一端与所述阀体上具有出液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堵头内部具有阀杆以及阀板,所述阀板套在所述阀杆外部;所述阀体上具有螺栓孔,所述阀杆的一端插入所述螺栓孔内部,另一端与所述堵头内壁连接;所述阀杆的外部套接有支撑机构;所述堵头侧壁上具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内具有过滤机构。以解决以往组合阀长期受到阀体出液通道流出的高压水流冲击,以及因长期高频打开、关闭而拉拽螺栓,压缩弹簧,造成阀板螺栓断裂或弹簧等部件损坏,堵塞工艺管线内各个部位造成注水泵憋压以及阀门关不严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4789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1060407.2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建宁 , 余浩杰 , 于占海 , 肖峰 , 罗勤利 , 尹涛 , 刘鹏程 , 孙岩岩 , 张波 , 李鹏 , 岳君 , 郑腊年 , 霍明会 , 王文胜 , 马志欣 , 赵忠军 , 段志强 , 李义军 , 李浮萍 , 朱亚军 , 冯敏 , 张伟 , 许珍萍 , 张海波 , 田敏 , 王树慧 , 白玉奇 , 张晨
IPC: E21B47/06 , E21B49/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节流气井流压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实测井口套压等参数;步骤2)利用步骤1)的相关参数,在油套环空内利用实测井口套压通过“压力折算模型”折算得到井底流压初始值,利用井底流压初始值从井底到井口反方向折算井筒各段压降得到计算井口油压;步骤3)对比计算井口油压和实测井口油压的误差值,当误差值小于等于设定误差值时,则步骤2)中“压力折算模型”计算的井底流压初始值为最优值,当误差值大于设定误差值时,需要对步骤2)中“压力折算模型”的计算参数做敏感性分析,调整参数重新计算直至误差值小于等于设定误差值;步骤4)通过的多次循环计算得到的气井流压逐步逼近真实的气井流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44598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65495.7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碳酸盐岩气藏气井产能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低渗碳酸盐岩气藏气井作为目标气井;基于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对目标气井所在气田或所在区块实施流动单元划分,并确定目标气井所在流动单元;划分目标气井的不同生产阶段,包括开发早期、开发中期和开发末期;获取评价目标气井在不同生产阶段产能的生产测试资料;根据流动单元及生产测试资料分别对目标气井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产能评价。在气井生产周期内无需任何产能测试,仅需现场测试的常规生产资料,即可实现对低渗碳酸盐岩气藏气井产能的连续、快速、准确评价与管理,为气井措施制定及调整、气田开发方案规划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44176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75534.8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试气无阻流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影响气井试气无阻流量的储层物性影响因子;步骤2)根据储层物性影响因子,以及探井和评价井分层试气成果,建立单层试气无阻流量预测模型;步骤3)通过气井产气剖面测试对建立的单层试气无阻流量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相关储层物性影响因子的校正;步骤4)根据步骤2)和步骤3)建立不同区块或不同层位的单层试气无阻流量预测模型;步骤5)根据步骤4)得到的不同区块或不同层位的单层试气无阻流量预测模型,通过未试气井储层物性影响因子的录入,预测不同层位单层试气无阻流量,并根据单层试气无阻流量的大小,确定气井改造层位和试气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133587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29563.6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产能评价的查层补孔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具备经济效益条件下,倒算出查层补孔层位的最低单井日产气量以及累产气量;步骤2)预测现有不同区块、不同层位气井累产气量,选择出初选优先补孔层位;步骤3)将产能影响因素归一化,分析并计算初选优先补孔层位各产能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得到初选优先补孔层位的产能评价指数;步骤4)确定层间干扰,即目前生产层位对初选优先补孔层位的影响;步骤5)根据初选优先补孔层位的产能评价指数和初选优先补孔层位的累产气量,结合目前生产层位的层间干扰,得出初选优先补孔层位是否具备查层补孔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51685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11926.4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历史学习模式下的储气库运行模型优化方法,首先学习气区每年用气高峰期间的供气情况,建立调峰运行模型;建立峰谷比与调峰运行模型关系;求取指定工作气量下的多个调峰运行模型;对指定工作气量下多个调峰运行模型进行优化,根据不同的峰谷比,对应每一个工作气量产生一个井数,得到对应工作气量下最小的合理井数,对应的运行模型为最优运行模型。本发明通过学习气区历史运行规律,进行低渗气库运行模型的注采井数优化,使其满足调峰模式下储气库经济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481524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658835.6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nventor: 安文宏 , 冯永玖 , 冯炎松 , 唐乐平 , 杨勇 , 王少飞 , 张雅玲 , 焦廷奎 , 孙素芳 , 黄有根 , 史婵媛 , 刘志军 , 付晓燕 , 胡薇薇 , 刘道天 , 郝龙 , 汪淑洁 , 王蕾蕾 , 王京舰 , 左海龙 , 郑小鹏 , 王晔 , 黄琼 , 王德龙 , 刘倩 , 张海波 , 冯渊 , 陈红飞 , 陈鹏 , 刘姣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系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改造优选方法,本发明完善了致密砂岩单层产气能力评价标准、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多层系的试气层段优选基本原则、根据盆地东部存在低含水饱和度气藏并揭示了其形成机理、明确了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主控因素,提出了工艺措施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17971.4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藏型储气库注气参数预测方法及装置。通过确定以往储气库日注气量、注气井口压力、老井关井井口压力与注气天数之间的第一关系;并确定以往储气库老井关井井口压力上升值与累计注气量之间的第二关系;最终根据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成功确定出未来储气库的日注气量、注气井口压力以及老井关井井口压力。通过以上方式,本发明能够预测储气库每天的日注气量、注气井口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趋势,实现实时有效地监测储气库注气参数的变化,为判断整个注气过程中储气库注气参数的合理变化提供标准依据,同时也为判断储气库多周期注采运行的变化规律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33587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0129563.6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产能评价的查层补孔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具备经济效益条件下,倒算出查层补孔层位的最低单井日产气量以及累产气量;步骤2)预测现有不同区块、不同层位气井累产气量,选择出初选优先补孔层位;步骤3)将产能影响因素归一化,分析并计算初选优先补孔层位各产能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得到初选优先补孔层位的产能评价指数;步骤4)确定层间干扰,即目前生产层位对初选优先补孔层位的影响;步骤5)根据初选优先补孔层位的产能评价指数和初选优先补孔层位的累产气量,结合目前生产层位的层间干扰,得出初选优先补孔层位是否具备查层补孔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84789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60407.2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建宁 , 余浩杰 , 于占海 , 肖峰 , 罗勤利 , 尹涛 , 刘鹏程 , 孙岩岩 , 张波 , 李鹏 , 岳君 , 郑腊年 , 霍明会 , 王文胜 , 马志欣 , 赵忠军 , 段志强 , 李义军 , 李浮萍 , 朱亚军 , 冯敏 , 张伟 , 许珍萍 , 张海波 , 田敏 , 王树慧 , 白玉奇 , 张晨
IPC: E21B47/06 , E21B49/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节流气井流压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实测井口套压等参数;步骤2)利用步骤1)的相关参数,在油套环空内利用实测井口套压通过“压力折算模型”折算得到井底流压初始值,利用井底流压初始值从井底到井口反方向折算井筒各段压降得到计算井口油压;步骤3)对比计算井口油压和实测井口油压的误差值,当误差值小于等于设定误差值时,则步骤2)中“压力折算模型”计算的井底流压初始值为最优值,当误差值大于设定误差值时,需要对步骤2)中“压力折算模型”的计算参数做敏感性分析,调整参数重新计算直至误差值小于等于设定误差值;步骤4)通过的多次循环计算得到的气井流压逐步逼近真实的气井流压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