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抽油杆扶正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63906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822163.8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柱状的扶正器本体,扶正器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螺纹孔,扶正器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下接头,扶正器本体外固定套设有永磁体、牺牲阳极和扶正套。本发明的复合式抽油杆扶正器通过在所述扶正器本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所述塑料扶正套、所述镁牺牲阳极和所述永磁体,达到对抽油管柱进行扶正、防腐及防垢,以及防止管壁和抽油杆结蜡的效果。

    油管缓冲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761464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1182701.7

    申请日:2016-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管缓冲装置,其包括:中空的上接头,其上部、下部的内侧设置有丝扣,上接头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呈管状的下接头,其外侧设置有丝扣;呈中空回转体型的活塞,其穿设过下接头,上端位于上接头内,其下端位于下接头外,且下端的外侧设置有丝扣,活塞靠近上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限位部;设置在上接头内的捕捉管,捕捉管的下端卡设在第二限位部内,其上端距离第一限位部具有预定距离;捕捉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捕捉管与上接头以及活塞的上端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磁环和碟簧。本发明提供的油管缓冲装置,能够有效吸收抽油管柱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降低大修井概率和难度同时还能够达到有效较低有卡泵现象。

    油管缓冲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6146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82701.7

    申请日:2016-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1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管缓冲装置,其包括:中空的上接头,其上部、下部的内侧设置有丝扣,上接头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呈管状的下接头,其外侧设置有丝扣;呈中空回转体型的活塞,其穿设过下接头,上端位于上接头内,其下端位于下接头外,且下端的外侧设置有丝扣,活塞靠近上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限位部;设置在上接头内的捕捉管,捕捉管的下端卡设在第二限位部内,其上端距离第一限位部具有预定距离;捕捉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捕捉管与上接头以及活塞的上端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磁环和碟簧。本发明提供的油管缓冲装置,能够有效吸收抽油管柱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降低大修井概率和难度同时还能够达到有效较低有卡泵现象。

    压线牙块和压线模具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655295U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20239999.6

    申请日:2020-0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线牙块和压线模具,其中,该压线牙块具有牙块本体,所述牙块本体的内侧形成有压线槽及位于所述压线槽的两侧的两个对接部,所述压线槽的两端贯穿于所述牙块本体的前后两侧,所述对接部上形成有延伸至所述牙块本体的端部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与所述压线槽相接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切割部。本实用新型利用该压线牙块制作的线鼻子没有梯形刀刃口,从而不会划伤操作人员的手指、手掌等,同时也不会刺破缠绕在线鼻子上的绝缘胶布,从而避免了产生漏电、刀刃口间短路、烧毁配电柜或者电源控制箱及对操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等。

    复合式抽油杆扶正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57483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20842294.8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柱状的扶正器本体,扶正器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螺纹孔,扶正器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下接头,扶正器本体外固定套设有永磁体、牺牲阳极和扶正套。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抽油杆扶正器通过在所述扶正器本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所述塑料扶正套、所述镁牺牲阳极和所述永磁体,达到对抽油管柱进行扶正、防腐及防垢,以及防止管壁和抽油杆结蜡的效果。

    非等径埋地阳极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53630U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20079504.6

    申请日:2017-01-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等径埋地阳极。该非等径埋地阳极包括:第一等径部,第一等径部与电源电连接;变径部,变径部的一端与第一等径部相连接;第二等径部,第二等径部与变径部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等径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等径部的直径,第一等径部至第二等径部经变径部外径逐渐缩小。非等径埋地阳极的第一等径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等径部的直径,使得第一等径部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等径部的截面面积,进而能平衡电流在埋地阳极上的分布,避免电流集中端部(尖端)的问题,从而提高埋地阳极的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