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5853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0152937.6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岩石模态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砾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预设模态参数和典型岩心岩样的岩石孔隙结构参数,其中,上述预设模态参数为预先针对不同类型的岩石模态假设得到;依据预设相关关系,确定与上述预设模态参数相关的目标孔隙结构参数,其中,上述预设相关关系用于反映上述预设模态参数与上述岩石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将上述目标孔隙结构参数与上述预设模态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计算,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基于上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回归结果,确定上述砾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岩石模态,其中,上述岩石模态包括以下之一:单模态、双模态、复模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砾岩储层孔隙结构模态的识别方法,无法有效识别砾岩储层孔隙结构模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8611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911093649.1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学驱矿场的化学剂有效利用量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室内化学剂动态吸附实验,建立化学剂动态吸附量数学模型和化学剂消耗率数学模型,得到分岩性化学剂动态吸附分量和分岩性化学剂饱和用量分量;根据目标油藏的测井资料,建立分岩性地层三维体积模型和三维渗透率模型,得到分岩性地层三维总体积、分岩性化学剂动态吸附总量以及分岩性化学剂饱和用量总量;建立分岩性化学剂有效利用量数学模型,得到分岩性化学剂有效利用量;建立分岩性百万方体积化学剂有效利用量数学模型,得到分岩性百万方体积化学剂有效利用量。该方法对化学驱油藏化学剂用量进行确定,明确各组分准确用量,减少化学剂浪费和提高化学驱有效驱替。
-
公开(公告)号:CN11278024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89604.7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其中,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每个渗透层孔喉半径以得到多个孔喉半径;获取驱替介质与多个孔喉半径对应的残余阻力系数,并根据孔喉半径的毛细管压力,确定与每个孔喉半径对应的渗流阻力;根据油藏注采系统参数确定驱替压力梯度;根据驱替压力梯度和多个渗透层的渗流阻力确定驱替介质的注入参数;根据驱替介质的注入参数通过注入井注入驱替介质到多个渗透层中,将多个渗透层中的原油驱替到采油井中采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砾岩油藏中的化学剂易进入大孔喉形成高渗透层剂窜,难以进入中、小孔喉将中低渗透层中原油驱替出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56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728699.6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入聚合物井的井底流压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基于设置在目标油井中的管体内的液体的流速和粘度,确定该管体内的液体的流动状态,其中,所述目标油井为注入有聚合物的油井;根据所述管体内的液体的流动状态,获取该管体的沿程水头损失;基于所述管体的沿程水头损失得到所述目标油井的实际液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并应用该伯努利方程确定用于控制油藏开发的所述目标油井的井底流压。本申请能够可靠且高效地确定注入聚合物井的井底流压,且能够有效提高注入聚合物井的井底流压的获取准确性,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应用该井底流压进行注入聚合物井的油藏开发控制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2543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111011749.2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解原油重组分产表面活性剂的不动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233。本发明的不动杆菌CGMCC No.17233能够降解原油重质组分,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洗油效率,可应用于微生物吞吐/微生物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微生物清防蜡、发酵生产生物表活剂/乳化剂和原油环境污染修复等。
-
公开(公告)号:CN112780242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1089604.7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其中,砾岩油藏化学驱储层分级驱替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每个渗透层孔喉半径以得到多个孔喉半径;获取驱替介质与多个孔喉半径对应的残余阻力系数,并根据孔喉半径的毛细管压力,确定与每个孔喉半径对应的渗流阻力;根据油藏注采系统参数确定驱替压力梯度;根据驱替压力梯度和多个渗透层的渗流阻力确定驱替介质的注入参数;根据驱替介质的注入参数通过注入井注入驱替介质到多个渗透层中,将多个渗透层中的原油驱替到采油井中采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砾岩油藏中的化学剂易进入大孔喉形成高渗透层剂窜,难以进入中、小孔喉将中低渗透层中原油驱替出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8611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93649.1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学驱矿场的化学剂有效利用量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室内化学剂动态吸附实验,建立化学剂动态吸附量数学模型和化学剂消耗率数学模型,得到分岩性化学剂动态吸附分量和分岩性化学剂饱和用量分量;根据目标油藏的测井资料,建立分岩性地层三维体积模型和三维渗透率模型,得到分岩性地层三维总体积、分岩性化学剂动态吸附总量以及分岩性化学剂饱和用量总量;建立分岩性化学剂有效利用量数学模型,得到分岩性化学剂有效利用量;建立分岩性百万方体积化学剂有效利用量数学模型,得到分岩性百万方体积化学剂有效利用量。该方法对化学驱油藏化学剂用量进行确定,明确各组分准确用量,减少化学剂浪费和提高化学驱有效驱替。
-
公开(公告)号:CN11703515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0786372.0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E21B43/22 , G06Q10/067 , G06Q50/02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表二元驱产油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采用聚表二元驱的方式对同一油藏内不同井组进行驱油时,获取聚表二元驱前的动态参数数据和油藏储层的静态参数数据;将聚表二元驱前的动态参数数据和油藏储层的静态参数数据,输入吨聚产油量预测模型,输出聚表二元驱吨聚产油量的预测结果;所述吨聚产油量预测模型是对已完成聚表二元驱的不同井组的历史动态参数数据、静态参数数据,以及实际采集的不同井组的吨聚产油量,进行拟合得到的,所述吨聚产油量预测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准确、快速预测出将要实施二元驱油藏不同井组的吨聚产油量,有利于石油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避免投资决策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12221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425346.5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16 , C09K8/512 , E21B33/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调剖剂体系、其注入方法及其应用。该复合调剖剂体系包括第一悬浮液体系和第二悬浮液体系,第一悬浮液体系包括聚合物弹性微球,第二悬浮液体系包括无机刚性颗粒,且无机刚性颗粒的体积模量为6~12GPa。由于该复合调剖剂体系包括具有聚合物弹性微球的第一悬浮液体系以及具有无机刚性颗粒的第二悬浮液体系,从而兼具两种体系的优点,即弹性与刚性兼具并相互补充,既能够向地层深部运移,同时封堵强度大,对特高渗透层和大孔道封堵效果好(封堵率97%以上),耐冲刷性能优良(封堵率下降不超过5%),总体调剖有效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703515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86372.0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E21B43/22 , G06Q10/067 , G06Q50/02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表二元驱产油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采用聚表二元驱的方式对同一油藏内不同井组进行驱油时,获取聚表二元驱前的动态参数数据和油藏储层的静态参数数据;将聚表二元驱前的动态参数数据和油藏储层的静态参数数据,输入吨聚产油量预测模型,输出聚表二元驱吨聚产油量的预测结果;所述吨聚产油量预测模型是对已完成聚表二元驱的不同井组的历史动态参数数据、静态参数数据,以及实际采集的不同井组的吨聚产油量,进行拟合得到的,所述吨聚产油量预测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准确、快速预测出将要实施二元驱油藏不同井组的吨聚产油量,有利于石油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避免投资决策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