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7927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855074.2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T17/0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平联合开发井区井间流动关系自动识别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水平井的井型、井轨迹数及射孔数据;步骤2:根据水平井的井型、井轨迹数及射孔数据构建水平井虚拟井点;步骤3:计算注入井与直井生产井、水平井虚拟井点之间的最小阻力路径;步骤4:根据最小阻力路径识别直平联合开发井区的井间流动关系。所述系统包括:收集模块、构建模块、计算模块和识别模块。该方法和系统可以快速识别注水井和直井生产井及水平井生产井之间的连通关系和流动关系,提升了直平联合开发井区井间流动关系的识别速度和精度;克服了其它方法需要依靠人为因素的局限,为后续开发调整方案的制定和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79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92033.2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E21B43/20 , E21B47/06 , E21B47/0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老油田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采集区块各井中各层的劈分结果以及属性场数据;获取各层的压力阈值,结合劈分结果和属性场数据,计算得到各层的不可流动势差;基于不可流动势差,计算各层所有网格达到稳态时的势,得到各层水驱波及区域;根据各层的水驱波及区域计算各层的水驱波及储量,计算得到区块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本发明可以克服简化公式定义法、井网密度法、分油砂体法针对规则井网和均质储层的局限,也可以克服数值模拟方法需要长时间历史拟合的局限,缩短了计算时间,同时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获得与生产实际符合的结果,指导注水精细开发,具有广泛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22849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02819.9
申请日:2013-07-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注水开发老油田井网重建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考虑多种影响井网部署的因素,根据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中的网格参数数据叠加计算得到层系的参数分布;计算层系的网格综合评价指标,得到层系的综合评价指标分布图;在层系的综合评价指标分布图上依照不同井网类型部署井网,并根据综合评价指标分布图的特征调整井位,得到初步井网部署方案;对于每个初步井网部署方案,在单井周围搜索老井,根据井况条件和注采关系确认是否利用老井;对每个最终形成的井网部署方案进行评价,根据井网控制程度和采收率指标从中选取相对最优的井网部署方案。本发明可以满足目前老油田二次开发过程中的井网部署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02039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92985.2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油田地面大型管网系统优化设计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油田地面大型管网系统中的多种网络连接形式的输入参数;根据油田地面大型管网系统中的多种网络连接形式的输入参数,建立造价判别函数;根据造价判别函数,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确定花费最小的聚类个数,同时确定中转站的位置;根据聚类中心确定联合站的位置;根据中转站和联合站的位置,分别形成多种网络连接形式;通过比较多种网络连接形式确定一种造价最低的网络作为油田地面大型管网系统的布站形式。本发明将油田各井点进行了多种网络连接形式的连接,同时也计算出各种连接的总体造价,通过比较将造价最低的一种连接方式作为油田实际网络布局的连接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1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828953.6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337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F18/2135 , G06N5/01 , G06F11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注水量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得用于分析油田区块井组注水效果的多个目标参数;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所述多个目标参数进行分类处理,获得多个参数类别;基于所述多个参数类别,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对所述井组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各个井组是否需配注水量调整的类别;对需要调整注水量的井组采用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处理,确定配注水量。本发明基于单井生产动态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和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量化和评价了井组或者井组层段注水的效果指标,定性分析注水调整方向,最终形式一种智能优化配注水量方法,实现油藏精细注水,推进注水工艺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79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92033.2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E21B43/20 , E21B47/06 , E21B47/0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老油田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采集区块各井中各层的劈分结果以及属性场数据;获取各层的压力阈值,结合劈分结果和属性场数据,计算得到各层的不可流动势差;基于不可流动势差,计算各层所有网格达到稳态时的势,得到各层水驱波及区域;根据各层的水驱波及区域计算各层的水驱波及储量,计算得到区块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本发明可以克服简化公式定义法、井网密度法、分油砂体法针对规则井网和均质储层的局限,也可以克服数值模拟方法需要长时间历史拟合的局限,缩短了计算时间,同时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获得与生产实际符合的结果,指导注水精细开发,具有广泛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46806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010246522.1
申请日:2010-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含水油田层系重组方案的选择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各单砂层之间的渗透率、采出程度、综合含水差异性及隔层的分布,确定多个层系重组方案;根据油藏储层特性和开发效果,得到各效果因子在每个层系重组方案的效果值;根据各效果因子的重要性,确定各效果因子的权重;将各效果因子的效果值和各效果因子的权重进行加权操作,以得到满足预定重组目标的各层系重组方案的效果样本信息,其中,效果样本信息包括各层系重组方案的效果值;根据效果样本信息,采用下限效果测度操作得到效果测度信息;根据效果测度信息,从多个层系重组方案选择满足预定重组目标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47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1209061.0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开发阶段的划分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从油田开发历史数据中,获得开发方式数据、井网变化数据、层系变化数据及产量变化数据;根据开发方式数据、井网变化数据、层系变化数据及产量变化数据,绘制多条预设类型的曲线;搜寻每条曲线,确定每条曲线的转折点;对所有曲线的转折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每一聚类转折点的中心点作为油田开发阶段的界定点;根据多个界定点,对油田开发阶段进行划分处理。本发明可以提高油田开发阶段划分的效率和合理性,对油气开发阶段研究起到了科学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0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58015.6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30/28 , E21B43/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诊断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洛伦兹系数的现状诊断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目前常用方法无法定量、分层表征注采井组现状的缺陷,建立了更为实用、既适合全井又适用于单井各层注采井组现状诊断的方法,为推进注采井组均衡驱替、减少无效水循环提供参考。本发明思路不仅可应用于石油开采、天然气开采,同样适用于其它矿业开采,也适用于地质勘探。
-
公开(公告)号:CN116751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57596.9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复合驱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碱复合驱油剂组合物、无碱复合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碱复合驱油剂组合物中含有丙烯酸聚合物、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为由减二线馏分油、塔底油和洗油烷基化衍生物依次进行磺化反应和中和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且所述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不大于10‑2mN/m。该组合物能够在不添加碱的情况下,制得界面张力超低和高驱油效率的无碱复合驱油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