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相微乳液及用其驱油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648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27687.5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三次采油领域,具体涉及中相微乳液及用其驱油方法和应用。以重量份数计,所述中相微乳液包括:烷基醇酰胺4‑8份、烷基聚氧丙烯醚硫酸盐1‑5份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1‑4.5份。所述驱油方法包括:(1)向目标油藏的储层内注入聚合物驱油体系;(2)注入中相微乳液驱油体系,所述中相微乳液驱油体系包括前述的中相微乳液;可选地,(3)注入泡沫驱油体系;可选地,(4)注入PPG驱油体系;(5)注入聚合物驱油体系。本发明通过采用中相微乳液驱油体系可以大幅提高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在提高采收率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用于稠油开采的超低界面张力乳化降黏驱油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7736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150841.1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三次采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稠油开采的超低界面张力乳化降黏驱油体系。本发明的超低界面张力乳化降黏驱油体系包括如下原料:主剂1、助剂2和激活剂3;所述主剂1为功能聚合物,所述功能聚合物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两性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助剂2为表面活性剂;所述激活剂3为碱性化合物。本发明的超低界面张力乳化降黏驱油体系实现了大幅度降低稠油黏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控制油水流度,提高稠油采收率,且实际应用中药剂浓度低,经济效益高,在温度较低的稠油油藏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酸渣的再利用方法及二元驱体系表面活性剂

    公开(公告)号:CN11162128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010383103.6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渣的再利用方法及二元驱体系表面活性剂。再利用方法包括:将酸渣与长链烷基苯的芳烃通过亲电取代进行磺化反应,得到长链烷基苯磺酸,其中,长链烷基苯中的长链烷基指C原子数为12~22的烷基;对长链烷基苯磺酸进行中和反应,得到长链烷基苯磺酸盐;将长链烷基苯磺酸盐与KPS混合,得到驱油表面活性剂。本发明实现了酸渣的无害化再利用,将酸渣转变为良好的二元复合驱体系用于驱油。本发明的工艺简单可行,对设备的要求不高,且在处理过程中无三废放出,完全符合环保的要求并且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砂砾混层层间窜流物理模拟装置及定量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923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165666.3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领域,公开了砂砾混层层间窜流物理模拟装置及定量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砂砾混层岩心,由砂岩层岩心和砾岩层岩心上下叠加而成;砂砾混层岩心包括一个注入端和两个采出端用于实现合注分采;注入端、采出端在砂砾混层交界处设置有无渗透性的物理隔层;砂砾混层岩心的上、下壁上对应于物理隔层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测压点、第二测压点,用于通过测量的压力值利用达西定律计算砂、砾层的吸液情况;两个采出端分别连通至量筒,用于采集并计量砂、砾层的采液情况。本发明可通过物理模拟装置模拟、分析流体在砂砾混层中的窜流规律及影响因素,为现场砂砾混层流体窜流、化学驱注入参数优化设计等提供实验基础。

    模拟油藏乳状液的配制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5133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179469.6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油藏乳状液的配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根据黏度、乳化功率和乳化时间,确定模拟油藏乳状液与现场采集样品的匹配关系;对发生乳化的待测采样点进行采样,获得待测样品,获取待测样品的黏度数据、流变性数据和粒径分布数据,根据待测样品的黏度数据和匹配关系,确定制备模拟油藏乳状液的乳化时间和乳化功率;配制模拟油藏乳状液,并测试模拟油藏乳状液的流变性数据和粒径分布数据;将模拟油藏乳状液的流变性数据和粒径分布数据与确定的待测现场乳状液的流变性数据和粒径分布数据进行比对,当流变性数据的相似符合度≥90%,粒径分布数据的分布范围重合度大于15%,配制过程结束。通过该方法能够大大提升油田的采收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