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预溶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034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0869727.2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料预溶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入口,底部设置有出口;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罐体内;导流罩,所述导流罩为圆台体结构,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导流罩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且所述顶面接近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顶面的直径小于所述底面的直径。本发明原料预溶装置内设置有导流罩,能使预溶罐内的液体旋转后与导流罩碰撞,导流罩对液体产生反方向的作用力,使预溶罐内上部的液体向下流动,罐内边缘的液体与中部的液体进一步充分搅拌,混合更均匀。

    一种用于烯烃溶液聚合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678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58956.8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溶液聚合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为高压聚合釜,所述高压聚合釜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端伸出壳体与搅拌电机连接,所述搅拌轴下端连接有搅拌器;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衬,所述内衬里侧设有加热盘管和冷却盘管,所述加热盘管和冷却盘管呈双螺旋结构绕内衬由上至下螺旋盘绕,所述加热盘管和冷却盘管均为悬臂浮动盘管,所述加热盘管包括位于上部的热媒进口和位于下部的热媒出口;所述冷却盘管包括位于下部的冷媒入口和位于上部的冷媒出口。该装置可以实现釜内温度精确控制,防止飞温和暴聚。

    一种光伏封装用聚烯烃弹性体POE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18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52389.9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封装用聚烯烃弹性体POE的制备方法,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向聚合搅拌反应釜内加入乙烯,共聚单体、有机溶剂及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弹性体POE,所述主催化剂具有如下结构:#imgabs0#式中,R1选自H、C1‑20的烃基、C1‑20的烷氧基和卤素;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H、C1‑4的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12的芳基,该取代的C6‑12的芳基上的取代基选自C1‑4的烃基。该方法采用过渡金属催化剂采用溶液法制备得到的聚烯烃弹性体具有高弹性,高伸长率和优良的抗冲击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良好的耐低温性和加工流变性,与PP共混改善PP冲击性能,从而应用于增韧改性领域。

    脱杂精制装置及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5143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73806.8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脱杂精制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精制罐,设于所述精制罐内部的钠层,设于所述精制罐顶部的进料口、进液口和排气口,出料口,排油口和称重器;该方法包括:首先对储存有储存介质的钠层进行称重,在脱杂精制装置中填充精制剂,并对脱杂精制装置进行称重,氮气吹扫,将储存介质从脱杂精制装置并称重,将待精制原料输入脱杂精制装置进行脱杂精制处理,精制完成后排出物料,冲洗钠层,吹扫,称量脱杂精制装置,通过精制前后脱杂精制装置的重量变化判断精制效果及精制剂余量。本发明的杂精制装置及方法通过质量差的方法确定精制效果及精制剂余量,无需昂贵专用仪器,对极活泼精制剂的储存和更换操作简便,避免燃烧爆炸风险。

    一种增韧用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21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60611.X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韧用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向聚合搅拌反应釜内加入乙烯,共聚单体、有机溶剂及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进行反应,得到所述弹性体,所述主催化剂具有如下结构:#imgabs0#式中,R1选自H、C1‑20的烃基、C1‑20的烷氧基和卤素;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H、C1‑4的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12的芳基,该取代的C6‑12的芳基上的取代基选自C1‑4的烃基;该方法采用过渡金属催化剂采用溶液法制备得到的聚烯烃弹性体具有高弹性,高伸长率和优良的抗冲击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良好的耐低温性和加工流变性,与PP共混改善PP冲击性能,从而应用于增韧改性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