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09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290511.1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低渗、超低渗油藏用分时控量注采吞吐开发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注液泵、若干根立管和若干个收集罐;相邻两根立管的顶端或底端由弯管交替地进行串联,以使若干根所述立管形成串联的通路;若干个所述收集罐串联;所述注液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通路的入口端相连,所述通路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注入井井口装置的注入口可拆卸地相连;注入井井口装置的产出口通过管路与若干个串联设置的收集罐中的第一个收集罐入口相连,最后一个收集罐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注液泵的入口相连。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及方法采用提高微距离冲刷次数和液相辅助携带原油的原理,实现了分时控量注采,提升了现有吞吐开发方式的采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8147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52508.X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6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驱油藏注采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输入构造高差等计算参数;建立以注气井为中心井组单元,计算并调整生产井井底流压,达到井组内均衡驱替;建立以生产井为中心井组单元,计算并调整注气井注入压力,达到相邻注气井组间协调推进;反复依次计算并调整生产井井底流压和注气井注入压力,直至实现气体混相驱。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生产井调整单元、注气井调整单元和第二获取单元。本发明以气驱前缘到达生产井时间为依据,以气驱井组内均衡驱替和井组间协调推进为原则,实现了注入气体在油层中的高效驱替,有效扩大了气驱波及体积,提高了气驱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84614.5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2‑咸水‑岩石多次接触反应模拟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高压反应釜、带搅拌器高压釜、第二高压反应釜、第三高压反应釜和第四高压反应釜;以及恒温箱和CO2气瓶;其中,所述第一高压反应釜,带搅拌器高压釜、第二高压反应釜、第三高压反应釜和第四高压反应釜均置于所述恒温箱内部;所述恒温箱用于模拟目标储层温度;所述第一高压反应釜内置多个岩芯小样和原始地层咸水;所述带搅拌器高压釜内置自动搅拌器和饱和CO2的溶液;所述CO2气瓶用于将CO2注入至所述带搅拌器高压釜中。该装置能模拟地层高温高压条件下CO2注入到咸水中形成碳酸水,并与地层岩石发生多次接触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448147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410652508.X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驱油藏注采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输入构造高差等计算参数;建立以注气井为中心井组单元,计算并调整生产井井底流压,达到井组内均衡驱替;建立以生产井为中心井组单元,计算并调整注气井注入压力,达到相邻注气井组间协调推进;反复依次计算并调整生产井井底流压和注气井注入压力,直至实现气体混相驱。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生产井调整单元、注气井调整单元和第二获取单元。本发明以气驱前缘到达生产井时间为依据,以气驱井组内均衡驱替和井组间协调推进为原则,实现了注入气体在油层中的高效驱替,有效扩大了气驱波及体积,提高了气驱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393351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389206.4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条件下岩心润湿性测量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装置包括高压容器部分和观察部分,高压容器部分设置有容器筒,其上端封闭并设置测量管接口连通容器内空间,下端为敞开口,设有端盖实现密封;端盖上装有供向容器内注入待测流体及调整压力的阀门;观察部分包括测量管,安装在容器筒测量管接口上;测量时,岩心饱和第一流体,置于高压容器内;注入第二流体,充满高压容器及测量管,并控制容器内温度压力;第一、第二流体分别为水、油;分别测量岩心的自吸水排油量、水驱排油量、自吸油排水量和油驱排水量,计算岩心润湿性。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和装置以自吸吸入方法原理为基础,理论依据充分,满足了油藏高温高压条件,且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7283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15130.3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非取心井的CO2敏感矿物含量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取心井CO2敏感矿物类型与含量;基于选定的标准井测井曲线,对其余取心井的测井曲线偏移矫正;对偏移矫正后的取心井测井曲线进行分频与重构;将CO2敏感矿物含量和重构的测井曲线作为模型训练数据,对模型训练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数据集;搭建BP神经网络的算法模型;利用标准数据集对算法模型训练与调参;对训练与调参后的算法模型进行盲井检验,以确定最终的算法模型;将通过盲井检验的算法模型应用于非取心井的重构测井曲线,得到CO2敏感矿物的含量。该方法测井曲线所采用的分频与重构技术,提高测井曲线对矿物含量的敏感性,提高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109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90511.1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低渗、超低渗油藏用分时控量注采吞吐开发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注液泵、若干根立管和若干个收集罐;相邻两根立管的顶端或底端由弯管交替地进行串联,以使若干根所述立管形成串联的通路;若干个所述收集罐串联;所述注液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通路的入口端相连,所述通路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注入井井口装置的注入口可拆卸地相连;注入井井口装置的产出口通过管路与若干个串联设置的收集罐中的第一个收集罐入口相连,最后一个收集罐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注液泵的入口相连。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及方法采用提高微距离冲刷次数和液相辅助携带原油的原理,实现了分时控量注采,提升了现有吞吐开发方式的采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62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22387.1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埋存井筒破损区截断充填修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清理CO2埋存井筒破损区形成空腔,填充空腔形成第一封堵层;在第一封堵层上填充砂粒形成第二封堵层。本发明采取了截断充填的方法,对破损区重新清理和充填,突破了常规“挤胶”修理的思路,彻底解决了破损区现状及潜在隐患,为CO2长期埋存奠定基础;利用充填孔隙结构进行可控封堵的方法,利用孔隙结构内的流体渗流阻力和多界面贾敏效应,可对封堵阻力实现控制;可满足再次向油层注入CO2并埋存的要求,为CO2长期埋存和控制管理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772695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18423.6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65/332 , C08G65/28 , C09K8/5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亲CO2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亲CO2聚合物具有通式Ⅰ所示的结构,其中n为15-52,聚合物特性粘度为1.2-4.3。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亲CO2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甲苯、乙二醇和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通入氮气,得到反应混合物,室温活化;用冰水降温并保持在规定温度,滴加环氧丙烷溶液;反应至溶液变为无色略带粘稠的液体,加入氢氧化钠使催化剂失效,终止反应;用蒸馏水洗涤,分液,保留有机相a;对有机相a进行旋蒸得到PPO;将PPO溶于甲苯中,加入乙酰氯和三乙胺,室温反应,用蒸馏水洗涤并分液,得到有机相b;过滤,减压蒸馏,得到精制的端酯基PPO。该亲CO2聚合物在液体或超临界CO2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393351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89206.4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条件下岩心润湿性测量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装置包括高压容器部分和观察部分,高压容器部分设置有容器筒,其上端封闭并设置测量管接口连通容器内空间,下端为敞开口,设有端盖实现密封;端盖上装有供向容器内注入待测流体及调整压力的阀门;观察部分包括测量管,安装在容器筒测量管接口上;测量时,岩心饱和第一流体,置于高压容器内;注入第二流体,充满高压容器及测量管,并控制容器内温度压力;第一、第二流体分别为水、油;分别测量岩心的自吸水排油量、水驱排油量、自吸油排水量和油驱排水量,计算岩心润湿性。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和装置以自吸吸入方法原理为基础,理论依据充分,满足了油藏高温高压条件,且易于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