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71445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259076.1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84 , C07C229/16 , C07C227/18 , C07C237/06 , C07C231/02 ,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体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剂技术领域。一种配体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剂,包括乙二胺四乙酸的二高碳醇酯、1,2-环己二胺四乙酸的二高碳醇酯、乙二胺四乙酸的高碳胺的酰胺、1,2-环己二胺四乙酸的二高碳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1)在常温下,将多酸酐溶于溶剂中,并加入长链脂肪醇或长链脂肪胺;2)将反应液在30-120℃下、反应2-10h;3)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反应产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剂在油田环境使用时,钙、镁离子含量高导致的溶解度降低、表界面活性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5703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13803.X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田微颗粒水凝胶调剖堵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颗粒水凝胶调剖堵水剂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聚乙烯醇溶液1~5%、有机交联剂0.1~1.0%、亲水纳米二氧化硅0.01~0.05%,润滑剂3~10%,余量为水;其制备方法为:先将聚乙烯醇加热溶解制备成1~5wt%溶液中,然后加入配方量的亲水纳米二氧化硅和有机交联剂,开启搅拌升温至60~80℃反应一段时间得到高分子水凝胶,然后转移到高速剪切槽经过一定的高速剪切工艺得到微颗粒水凝胶调剖堵水剂,所得微颗粒水凝胶调剖堵水剂的粒径为100μm~500μm,具有良好的粘弹性,易形变,可用于低渗透超低渗透油田调剖堵水作业,有效改善注水剖面,提高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62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21883.7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驱油菌及其菌剂与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生物驱油菌的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 No.21180。所述微生物驱油菌剂,含有如下任一种或多种:1)所述微生物驱油菌;2)所述微生物驱油菌的发酵液;3)所述微生物驱油菌的代谢产物。本发明所开发的是一种耐温、耐高压、耐矿化度,并且耐受杀菌剂和缓蚀剂的菌种,不仅提高了驱油菌种油藏环境适应性,而且在不改变油田现场生产制度的情况下,降低因停加杀菌剂等带来的腐蚀和硫化氢风险,同时改变现场注入方式,使驱油菌种经过地面扩培后持续注入地层,延长有效注入时间,降低实施成本,对微生物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52907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33209.1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段塞组合封堵窜通裂缝的调剖方法,根据分散相暂堵+连续相充填封堵主裂缝、微球深部调驱的设计思路,对裂缝窜通采取分步调剖的方法,首先使用水膨体颗粒暂堵剂在裂缝中架桥暂堵,形成屏障;然后注入连续相堵剂,这类堵剂可在屏障前有效填充,封堵已经窜通的主裂缝;最后在线注入不同级别微球类堵剂,这类堵剂运移能力好,可以在地层深部封堵微次级裂缝,延长调剖有效期。本发明通过多种堵剂分工合作组合,有效封堵窜通主裂缝,提高注水井油压,逐级启动次级裂缝,扩大低渗波及体积,对油田后期控水稳油降低递减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262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1521883.7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驱油菌及其菌剂与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生物驱油菌的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 No.21180。所述微生物驱油菌剂,含有如下任一种或多种:1)所述微生物驱油菌;2)所述微生物驱油菌的发酵液;3)所述微生物驱油菌的代谢产物。本发明所开发的是一种耐温、耐高压、耐矿化度,并且耐受杀菌剂和缓蚀剂的菌种,不仅提高了驱油菌种油藏环境适应性,而且在不改变油田现场生产制度的情况下,降低因停加杀菌剂等带来的腐蚀和硫化氢风险,同时改变现场注入方式,使驱油菌种经过地面扩培后持续注入地层,延长有效注入时间,降低实施成本,对微生物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47144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259076.1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84 , C07C229/16 , C07C227/18 , C07C237/06 , C07C231/02 ,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体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剂技术领域。一种配体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剂,包括乙二胺四乙酸的二高碳醇酯、1,2‑环己二胺四乙酸的二高碳醇酯、乙二胺四乙酸的高碳胺的酰胺、1,2‑环己二胺四乙酸的二高碳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1)在常温下,将多酸酐溶于溶剂中,并加入长链脂肪醇或长链脂肪胺;2)将反应液在30‑120℃下、反应2‑10h;3)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反应产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剂在油田环境使用时,钙、镁离子含量高导致的溶解度降低、表界面活性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2734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388714.4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 , 太原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B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管钻井可调式螺杆减阻工具及调节方法,包括三角基座和旋转平台,所述三角基座的下表面通过转轴铰接有三个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分隔套筒;以三角基座为基础,通过六组连接板互相构建的三个双摇杆传动机构,可以在连续管工作时自发地利用离心力自调节三处水平点相对于三角基座中心的切入角,通过改变角度,也就是所谓的“构型”,三组第一螺纹杆相对于地层的攻角会有不同的截面且自行调节,以最佳角度切入地层,可以在多种使用情况下提供更高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5084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310597196.2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阳离子复合型表面活性剂驱油剂;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小分子醇类助表面活性剂及去离子水按(4‑10):(0.5‑1):(2‑5):(2‑5):(1‑2)的质量比进行复配;本驱油剂不仅具有低表面张力和超低油水界面张力,还对原油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配制浓度为0.15%驱油剂水溶液,采用瑞典百欧林Sigma701型表面张力仪测试,测试温度25℃;低表面张力评价标准为表面张力≤38mN/m。
-
公开(公告)号:CN10465084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597196.2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阳离子复合型表面活性剂驱油剂;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小分子醇类助表面活性剂及去离子水按(4-10):(0.5-1):(2-5):(2-5):(1-2)的质量比进行复配;本驱油剂不仅具有低表面张力和超低油水界面张力,还对原油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配制浓度为0.15%驱油剂水溶液,采用瑞典百欧林Sigma701型表面张力仪测试,测试温度25℃;低表面张力评价标准为表面张力≤38mN/m。
-
公开(公告)号:CN222045726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855399.0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 西安科采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平井速钻定点封堵工具,具体涉及水平井封堵技术领域,包括封堵工具主管,其一侧外端设有第一限位顶块,所述封堵工具主管外端面在靠近第一限位顶块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动件,所述封堵工具主管外端面在靠近第一滑动件的一侧设有密封顶块。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通过在稳定卡件和限位适配槽的对应设置状态下,能够有效的增加卡瓦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在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的对应设置状态下,在卡瓦在向内侧挤压时,卡瓦会在移动的过程中向外侧移动,从而能够有效的增加卡瓦向外侧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在卡瓦在向内侧移动时,稳定卡件发生断裂,从而使卡瓦发生倾斜和位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