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3510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1163937.X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区二维地震资料中各二维测线上各采样点的初始位置坐标;根据起始二维测线上所述采样点的初始位置坐标,确定三维测网的线距、道距和测线倾角;根据所述三维测网的线距、道距和测线倾角以及所述起始二维测线上起始采样点的初始位置坐标,确定各采样点在三维测网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坐标;根据各采样点在三维测网中的目标位置坐标所对应的二维地震资料中的地震数据,得到目标工区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对所述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地质特性分析,得到地质解释结果;本申请能够便捷、有效得对已有二维地震资料进行三维地质分析,进而提升了对目标工区的地质勘探效率。

    古河道河床侵蚀深度自动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824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73944.3

    申请日:2015-0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古河道河床侵蚀深度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河床种子点;根据种子点所在地震反射层面的相干和倾角,驱动种子点向位于同一主测线上、联络测线增大和减少的两个方向,自动追踪当前主测线上、与种子点相位相同的外推地震响应点;根据每个外推地震响应点所在地震反射层面的相干平均值和方差,判断是否到了河道边界,当判断到了河道边界处时,停止追踪,得到当前主测线上所有的种子点;根据当前主测线上所有种子点的相干和倾角,驱动当前主测线上的所有种子点,向主测线增大和减少的方向,自动追踪河道工区范围内所有主测线上的种子点。该方案能自动识别古河床侵蚀深度,间接指导暗河岩溶储层的预测,利于预测高效油藏位置。

    缝洞型储层连通性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14357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10531671.3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洞型储层连通性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缝洞型储层的地震属性数据生成所述缝洞型储层的包络面属性体;所述包络面属性体用于表征所述缝洞型储层的分布情况;根据所述地震属性数据生成所述缝洞型储层的裂缝体;所述裂缝体用于表征所述缝洞型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根据所述包络面属性体及所述裂缝体预测所述缝洞型储层的连通性。本发明能够建立一种在井位部署之前,更为准确的落实地下缝洞型碳酸盐储层的连通性,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和勘探成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地震数据有序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9451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393699.4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数据有序性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的三维地震数据体;按照深度方向、主测线方向、联络测线方向,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逐点扫描,计算每个采样点的图像熵,得到三维地震数据体的熵值数据体;根据熵值数据体,对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有序性评估。本发明基于地震图像熵对产生断裂属性的地震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估,进而利用评估结果对地震数据进行优化处理,以达到调整断裂属性,使断裂属性均衡的目的,优化断裂属性响应形态。

    一种缝洞型储层连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18982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87396.X

    申请日:2015-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洞型储层连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地震与测井数据进行反演,获取纵波阻抗体,根据测井孔隙度与纵波阻抗之间的关系,生成孔隙度体;以有效储层孔隙度的下限值作为临界值,确定有效储层;根据有效储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判断有效储层的连通性,确定各缝洞储集体的边界;利用相干或曲率算法,提取初始地震裂缝预测属性体;通过动态连通性分析方法确定井间储层的连通性,根据缝洞储集体边界判断缝洞储集体之间的连通关系;根据连通关系确定裂缝发育程度,获取裂缝属性阈值范围,并确定地震裂缝预测属性体;根据缝洞储集体与地震裂缝预测属性体的接触关系及裂缝属性阈值范围,生成储层连通性定量分析结果。

    一种识别碳酸盐岩大型缝洞型储层顶包络面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7009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15485.X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碳酸盐岩大型缝洞型储层顶包络面的方法及装置,包括:选择第一地震层位和第二地震层位;其中,所述第一地震层位和所述第二地震层位之间仅为储层发育段,所述第一地震层位、第二地震层位和储层发育段构成目标地层;确定目标地层内的层段;提取每个层段的波峰振幅或波谷振幅、波峰振幅或波谷振幅对应地时间或深度;确定目标地层内的每个层段的地震反射波的最小振幅值,所述最小振幅值为阈值;将每个地震道所对应的波峰振幅或波谷振幅与对应层段的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获得每个地震道的储层顶面的时间或深度;将每个地震道的储层顶面的时间或深度成图,获得目标地层内的储层顶包络面。

    古地貌恢复方法及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4216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15914.1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目的层进行沉积背景分析,确定目的层所在的四级旋回层序的最大海泛面和目的层顶部等时反射面;根据最大海泛面和目的层顶部等时反射面,确定趋势异常厚度;根据趋势异常厚度和层间速度,确定实际地层厚度,获得古地貌恢复的初步结果;利用钻井数据,统计最大海泛面到目的层之间的分层数据,根据分层数据,确定校正厚度趋势面;利用校正厚度趋势面对古地貌恢复的初步结果进行校正,得到目的层的古地貌数据。通过利用趋势异常厚度确定实际地层厚度,进行古地貌恢复,能够提高对古地貌细节的刻画精度。结合实际钻井数据进行厚度校正,能够减少因目的层顶面遭受剥蚀引起的误差。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识别方法及量版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377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875556.0

    申请日:2020-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识别方法及量版建立方法。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识别量版的建立方法包括:获取工区目标层不同孔隙度的岩心在不同含油饱和度下的低频条件弹性参数测试结果;将不同孔隙度的岩心在不同含油饱和度下的测试结果投点到坐标轴为纵横波参数比和纵波阻抗的坐标系统中,建立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识别量版。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工区目标层叠前地震反演结果确定纵横波参数比数据体和纵波阻抗数据体;利用所述纵横波参数比数据体和纵波阻抗数据体进行交汇,参考本发明量版建立方法建立的量版进行孔隙度定量解释,完成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识别。

    一种缝洞型储层连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18982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187396.X

    申请日:2015-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洞型储层连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地震与测井数据进行反演,获取纵波阻抗体,根据测井孔隙度与纵波阻抗之间的关系,生成孔隙度体;以有效储层孔隙度的下限值作为临界值,确定有效储层;根据有效储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判断有效储层的连通性,确定各缝洞储集体的边界;利用相干或曲率算法,提取初始地震裂缝预测属性体;通过动态连通性分析方法确定井间储层的连通性,根据缝洞储集体边界判断缝洞储集体之间的连通关系;根据连通关系确定裂缝发育程度,获取裂缝属性阈值范围,并确定地震裂缝预测属性体;根据缝洞储集体与地震裂缝预测属性体的接触关系及裂缝属性阈值范围,生成储层连通性定量分析结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