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2498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523194.7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56 , C09K8/42 , C08F226/06 , C08F22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CO2响应型耐盐聚合物凝胶颗粒及其应用,凝胶颗粒由如下制备方法制得:将丙烯酰胺、耐温耐盐单体和CO2响应单体投入水中得到第一混合液;冰浴下向第一混合液通入N2排出空气得第二混合液;在搅拌下将引发剂和交联剂先后加入第二混合液中,反应2h‑4h得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用无水乙醇洗涤后,经烘干、粉碎、造粒,即得目标产物CO2响应型耐盐聚合物凝胶颗粒;各组分投料质量百分数为:15%‑25%丙烯酰胺、3%‑6%耐温耐盐单体、3%‑6%CO2响应单体、0.05%‑0.25%交联剂、0.08%‑0.14%引发剂和余量水,CO2响应单体为乙烯基咪唑。
-
公开(公告)号:CN1197931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16485.9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53/14
Abstract: 一种低能耗高效协同二氧化碳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二氧化碳吸收捕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组分:羟乙基乙二胺4.5~7.5g,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1.5~4.5g,催化剂0.015~0.06g和水;制备步骤:(1)有机胺类化合物0.82~2.45g,哌嗪0.68~2.05g,乙醇16~40g和水4~10g反应,得到组分A;(2)将组分A减压蒸馏,干燥,得到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3)将步骤(2)得到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羟乙基乙二胺,催化剂和水混匀并超声分散,得到低能耗高效协同二氧化碳吸收剂。本发明具有低能耗、吸收量大、解吸量大、解吸速率高、循环再生性能好、原料和合成工艺简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8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5446.0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T17/05 , G06F17/11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压驱驱油与埋存数值模拟技术系统,涉及CCUS数值模拟领域,该技术系统包括:地质资料获取模块获取目标油田现场的地质资料;油藏地质模型构建模块根据地质资料构建深层页岩油藏CO2压驱过程油藏地质模型;压驱驱油与埋存数学模型建立模块,基于多相多组分渗流模型和力学变形模型,并结合储层损伤力学本构模型,建立深层页岩油藏CO2压驱驱油与埋存数学模型;压驱驱油与埋存数值模拟模块,对渗流方程和力学方程进行求解,基于定应力分解算法对流固两场迭代耦合求解,进行深层页岩油藏CO2压驱驱油与埋存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模拟CO2压驱驱油与埋存过程中孔隙度、渗透率变化和损伤区域的演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3931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00165.7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的页岩油藏筛选技术,涉及油藏筛选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各待筛选油藏的评价指标的各评价指标,确定各待筛选油藏的适宜度;利用适宜度,对各待筛选油藏进行初次筛选得到初次筛选后的油藏;分别基于各初次筛选后的油藏的第一单井产量计算参数,计算各初次筛选后的油藏的CO2驱油见效高峰期单井产量;分别基于各初次筛选后的油藏的第二单井产量计算参数,计算各初次筛选后的油藏的经济极限CO2驱单井产量;将CO2驱油见效高峰期单井产量大于经济极限CO2驱单井产量的初次筛选后的油藏确定为目标油藏。本申请实现了适用于CO2驱的深层页岩油藏的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335680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20468.0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 ,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种驱油用微气泡的产生装置,包括入口管段、喉道和出口管段,所述喉道管径小于所述入口管段和出口管段管径,所述喉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入口管段和出口管段相连接,所述喉道管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出口管段内设有用于使气泡形成微气泡的扇叶和/或筛网,在向装置内通入目标液体后,由于喉道直径小于入口管段和出口管段,其中液体流速增大、压力低,气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从进气口进入喉道中与液体作用形成气泡,液体带动气泡流经出口管段时又在扇叶和/或筛网的进一步作用下形成微气泡;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驱油用微气泡的产生装置的驱油用微气泡的产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529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96453.7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56 , C08F212/14 , C08F226/06 , C08F222/38 , C09K8/588 , C09K8/594 , C09K8/42 , C09K8/512 , C09K8/516 , C09K8/88 , C09K8/92 , E21B33/138 ,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网络CO2响应型凝胶颗粒及其应用,凝胶颗粒中丙烯酰胺、两性离子和CO2响应单体(乙烯基吡啶和DMAEMA组成)与交联剂间的共价键形成了第一层网络,矿化水中Ca2+、吡啶、两性离子单体中的SO3‑和配位水间,Mg2+、吡啶、羧基(酰胺基部分水解)和配位水间均存在配位键,在芳香环间π‑π键协同作用下形成第二层网络,双网络结构的坚韧性增强了凝胶的强度;芳香环磺基甜菜碱单体的引入和配位键携带的水分子使凝胶颗粒在矿化度水中强度增加的同时表现出更强的保水性。不同pKa值CO2响应单体的引入使颗粒具有良好的CO2响应性,且响应后在矿化水中仍具有上述双网络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1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51177.8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584 , C09K8/594 , C07C67/08 , C07C69/67 , C07C69/6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CO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的乙酰化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CO2驱油技术领域。本发明乙酰化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催化剂A作用下,葡萄糖酸水溶液和正辛醇经反应得到葡萄糖酸正辛酯;在催化剂B作用下,葡萄糖酸正辛酯和醋酸酐经反应得到降低CO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的乙酰化表面活性剂。本发明表面活性剂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来源广,绿色,成本低;所得表面活性剂可以与CO2相互作用,具有较高的亲CO2性,能够有效降低CO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24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23194.7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56 , C09K8/42 , C08F226/06 , C08F22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CO2响应型耐盐聚合物凝胶颗粒及其应用,凝胶颗粒由如下制备方法制得:将丙烯酰胺、耐温耐盐单体和CO2响应单体投入水中得到第一混合液;冰浴下向第一混合液通入N2排出空气得第二混合液;在搅拌下将引发剂和交联剂先后加入第二混合液中,反应2h‑4h得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用无水乙醇洗涤后,经烘干、粉碎、造粒,即得目标产物CO2响应型耐盐聚合物凝胶颗粒;各组分投料质量百分数为:15%‑25%丙烯酰胺、3%‑6%耐温耐盐单体、3%‑6%CO2响应单体、0.05%‑0.25%交联剂、0.08%‑0.14%引发剂和余量水,CO2响应单体为乙烯基咪唑。
-
公开(公告)号:CN116514064B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06390.0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山东德仕化工有限公司 ,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
公开(公告)号:CN1168355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32337.0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山东德仕化工有限公司 ,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IPC: C01B3/5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化学提纯技术领域,具体关于一种地下产氢分离提纯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分离提纯的混合气通入‑5~‑1℃四氯甲烷溶液中进行初步除水后,再通入氯化钙干燥器中去除残余水分;(2)将去除水分后的混合气通过平铺有50~60℃铬渣的反应床进行初步除硫后,再通入硫化氢吸收液中去除残余硫化氢;(3)将去除硫化氢后的混合气经复合渗透膜过滤后获得分离提纯后的氢气;所述复合渗透膜包括钯层、钒层和聚砜基层,所述钒层位于所述钯层和聚砜基层之间。该提纯工艺通过采用由钯层、钒层和聚砜基层组成的复合渗透膜,能够提高氢气的分离纯度和速度,并且通过两步除水和两步除硫化氢,能够保护钯层,提高钯层对氢气的分离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