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7930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652969.5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威海纳川管材有限公司
IPC: F16L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龟形柔性海底管线配重块,配重块本体为龟背状,龟背状可有效减少水流的横向作用力;配重块本体下部设有若干龟足,龟足设有向外伸的足尖可插入海底,能增加横向摩擦力,增加管道横向稳定,配重块本体上设有柔性管线通道,柔性管线通道内覆有橡胶垫,橡胶垫增加配重块本体与柔性管的摩擦,减少配重块本体在柔性管道上的滑移,配重块本体分为可拆卸的上下两块,上下两块通过螺栓连接,上下两块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时中心形成柔性管线通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在海底铺设柔性管线通道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208845864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0969846.X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威海纳川管材有限公司
IPC: F16L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龟形柔性海底管线配重块,配重块本体为龟背状,龟背状可有效减少水流的横向作用力;配重块本体下部设有若干龟足,龟足设有向外伸的足尖可插入海底,能增加横向摩擦力,增加管道横向稳定,配重块本体上设有柔性管线通道,柔性管线通道内覆有橡胶垫,橡胶垫增加配重块本体与柔性管的摩擦,减少配重块本体在柔性管道上的滑移,配重块本体分为可拆卸的上下两块,上下两块通过螺栓连接,上下两块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时中心形成柔性管线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在海底铺设柔性管线通道稳定性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03611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810138359.3
申请日:2018-02-10
Applicant: 威海纳川管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管,解决了现有技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增强层与内衬层和外保护层间的粘合差、粘合工艺复杂且难控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管,原材料由一种热塑性树脂和一种纤维材料组成,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管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的多层结构,中间层至少为一层结构,多层结构包括高树脂含量层、中树脂含量层和低树脂含量层,高树脂含量层中树脂含量为75%~90%,中树脂含量层中树脂含量为45%~70%,低树脂含量层中树脂含量为10%~40%;同时还提供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广泛应用于纤维增强复合管制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97939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710334584.X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威海纳川管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粘结热塑性复合材料柔性管及其制备工艺,所述柔性管最内层和最外层分别为内衬骨架层和外保护层,所述内衬骨架层和外保护层之间设有至少一层抗拉层和至少一层抗压层,所述内衬骨架层、抗拉层、抗压层、外保护层任意两层之间设有耐磨层,所述内衬骨架层由不同纤维含量的复合材料带与芯模轴线的缠绕角度大于等于70°小于90°缠绕、加热熔融和压合粘结而成,所述内衬骨架层纤维含量由内至外逐渐降低,每一种复合材料带的缠绕层数为偶数层且相邻两层之间缠绕方向相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普通钢制柔性管所具有的柔性与强度、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和优秀的抗疲劳特性、质量轻、性价比高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36118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1810138359.3
申请日:2018-02-10
Applicant: 威海纳川管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管,解决了现有技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增强层与内衬层和外保护层间的粘合差、粘合工艺复杂且难控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管,原材料由一种热塑性树脂和一种纤维材料组成,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管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的多层结构,中间层至少为一层结构,多层结构包括高树脂含量层、中树脂含量层和低树脂含量层,高树脂含量层中树脂含量为75%~90%,中树脂含量层中树脂含量为45%~70%,低树脂含量层中树脂含量为10%~40%;同时还提供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广泛应用于纤维增强复合管制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17741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138361.0
申请日:2018-02-10
Applicant: 威海纳川管材有限公司
IPC: B32B27/08 , B32B27/06 , B32B27/04 , B32B27/28 , B32B27/32 , B32B27/34 , B32B7/12 , B32B37/02 ,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37/12 , B29C7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功能单元的纤维增强多层复合带及其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纤维增强多层复合带材不含功能单元、纤维直接增强高性能树脂材料界面结合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功能单元的纤维增强多层复合带,由纤维增强薄层、功能单元和树脂材料层构成,纤维增强薄层中设有功能单元,纤维增强薄层的一侧或者两侧设有树脂材料层,树脂材料层为多层树脂基体,纤维增强薄层和多层树脂基体中的树脂为热塑性树脂材料,相邻两层热塑性树脂材料层通过热熔胶树脂层粘合在一起,多层树脂基体中至少含有两层热塑性树脂材料层;同时还提供其制备工艺。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283861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0464765.4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威海纳川管材有限公司
IPC: B29C69/00 , B29C64/118 , B29C65/02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向连续性纤维热塑性增强带及其制备工艺。制备工艺步骤包括:放纤与开纤处理、张力调节、薄膜放卷、加热处理、打印浸渍、热压粘合、冷压定形、收卷几个基本步骤。本发明是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单向连续性纤维热塑性增强带制备工艺,实现了单向连续性纤维增强带的快速成型,极大的简化了生产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的单向连续性纤维增强带具有纤维分布均匀、尺寸稳定性好,力学性能优良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8192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417923.0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威海纳川管材有限公司
IPC: B29D23/00 , B29C64/205 , B29C64/118 , B29C64/393 , B29C64/321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 B33Y40/00 , F16L9/12 , B29L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复合材料管道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3D打印成型技术制备一种大口径热塑性复合材料纤维增强长输管及其制造方法和装置,其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内衬层、纤维增强层和外保护层,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长输管的长度8~10m,管径为1000~1500mm,所述内衬层厚度为10~50mm;增强层厚度为50~200mm,外保护层厚度为10~50mm,具有轻量化、耐高温、耐腐蚀、柔韧性好、气密性好、内外压力等级高、安装方便等显著特点,其内壁光滑、大口径、高内外压力等级可以获得更高的流体速率与流量,特别适合于长输油气管道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8386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64765.4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威海纳川管材有限公司
IPC: B29C69/00 , B29C64/118 , B29C65/02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向连续性纤维热塑性增强带及其制备工艺。制备工艺步骤包括:放纤与开纤处理、张力调节、薄膜放卷、加热处理、打印浸渍、热压粘合、冷压定形、收卷几个基本步骤。本发明是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单向连续性纤维热塑性增强带制备工艺,实现了单向连续性纤维增强带的快速成型,极大的简化了生产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的单向连续性纤维增强带具有纤维分布均匀、尺寸稳定性好,力学性能优良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8924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35257.6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威海纳川管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3/18 , F16L33/222 , F16L33/223 , G02B6/4494 , H02G3/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功能单元的柔性管接头,其解决了现有的传统接头形式不能满足带功能单元柔性管使用要求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内部设有流体通道,接头本体一端设有可插入柔性管开口内的内插筒部,内插筒部外周向设有一个或多个环状密封楔块,密封楔块外周向设有环状接头外套,接头外套内壁形状与密封楔块外壁形状相吻合,并紧密配合;接头本体壁内设有一个或多个预留通道,预留通道一端开口于内插筒部末端,预留通道另一端开口于远离内插筒部方向的接头本体外侧壁上,预留通道内设有过渡功能单元,过渡功能单元两端分别设置在预留通道的两端开口处。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带有功能单元的柔性管接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