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127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010923474.9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9/00 , E21B47/0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井固井和完井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油气井井壁仿真实验装置及应用。多功能油气井井壁仿真实验装置包括工作台、釜体、顶升装置、温控加热装置、增压装置和注浆循环装置。所述工作台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支柱连接;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套设于支柱上且沿支柱滑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以支柱为滑轨,可在顶升装置的推动下沿支柱上下活动。所述顶升装置安置于活动板下方正中心处。所述注浆循环装置包括注浆筒和循环泵。利用本发明的多功能油气井井壁仿真实验装置可以进行井壁静泥饼与动泥饼制作、泥饼生成规律研究、泥饼冲洗、井壁冲刷、固井液温压条件下养护、泥饼固化和固井二界面相关方向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105752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2010031200.9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井固井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环氧树脂基井下工作液固相颗粒沉降的添加剂及工作液。所述的添加剂,以重量份计,其原料组成为:固体环氧树脂10~20份;稀释剂0~20份;固体增粘剂1~3份;触变性流变剂5~15份;假塑性流变剂1~3份。本发明所述的添加剂选用固体增粘剂提升粘度,液体稀释剂降粘,利用增粘剂和稀释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差异,使体系在室温下降粘,高温下增粘,缩小环氧树脂基井下工作液在高低温下的粘度差距。本发明可以解决环氧树脂基井下工作液携带高密度固相颗粒可能出现的沉降稳定性问题,能够节约作业时间与成本,为使用环氧树脂材料进行老井侧钻、挤水泥固井、修井等井下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0127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23474.9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9/00 , E21B47/0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井固井和完井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油气井井壁仿真实验装置及应用。多功能油气井井壁仿真实验装置包括工作台、釜体、顶升装置、温控加热装置、增压装置和注浆循环装置。所述工作台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支柱连接;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套设于支柱上且沿支柱滑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以支柱为滑轨,可在顶升装置的推动下沿支柱上下活动。所述顶升装置安置于活动板下方正中心处。所述注浆循环装置包括注浆筒和循环泵。利用本发明的多功能油气井井壁仿真实验装置可以进行井壁静泥饼与动泥饼制作、泥饼生成规律研究、泥饼冲洗、井壁冲刷、固井液温压条件下养护、泥饼固化和固井二界面相关方向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715237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34157.0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T17/05 , G06T3/4038 , G06V20/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裂缝的岩心级孔隙网络模型构建方法,涉及油气开发中一般的图像处理技术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扫描获得砂岩CT图像,对图像进行分割,得到训练集。重构基质数字岩心I,并基于此数字岩心提取基质孔隙网络模型。截取页岩CT扫描图像,经SNOW算法提取得到裂缝性孔隙网络模型。对数字岩心进行切片,将切片序列合成,得到岩心尺度的裂缝性数字岩心III。采用SNOW算法提取数字岩心III的孔隙网络模型,该孔隙网络模型即为裂缝性岩心级孔隙网络模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岩心级孔隙网络模型构建方法不能同时(56)对比文件杨永飞;刘夫贵;姚军;宋华军;王民.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页岩三维数字岩芯构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0卷(第5期),第73-83页.Bingke Li,Xin Nie,Jianchao Cai,Xueqing Zhou,Chenchen Wang,Denglin Han.U-Net model for multi-component digitalrock modeling of shales based on CT andQEMSCAN images.Journal of Petroleum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2,第216卷第1-14页.姜黎明;刘宁静;孙建孟;屈乐;崔利凯;郭英才.利用CT图像与压汞核磁共振构建高精度三维数字岩心.测井技术.2016,(第4期),第22-25页.
-
公开(公告)号:CN1171523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34157.0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T17/05 , G06T3/40 , G06V20/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裂缝的岩心级孔隙网络模型构建方法,涉及油气开发中一般的图像处理技术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扫描获得砂岩CT图像,对图像进行分割,得到训练集。重构基质数字岩心I,并基于此数字岩心提取基质孔隙网络模型。截取页岩CT扫描图像,经SNOW算法提取得到裂缝性孔隙网络模型。对数字岩心进行切片,将切片序列合成,得到岩心尺度的裂缝性数字岩心III。采用SNOW算法提取数字岩心III的孔隙网络模型,该孔隙网络模型即为裂缝性岩心级孔隙网络模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岩心级孔隙网络模型构建方法不能同时兼具岩心级孔隙量的统计信息和裂缝的表征,以及存在计算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4281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30584.2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孔隙空间的多尺度孔隙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属于油气开发中一般的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基于二值化CT图像采用多点统计法重构低分辨率数字岩心,利用SNOW算法提取表征微裂缝和无机孔隙的孔隙网络模型I;基于二值化SEM‑MAP的不同区域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法重构多个不同的高分辨率数字岩心,利用最大球法提取表征有机孔隙网络的孔隙网络模型II;计算得到有机质占整体页岩图像的比例;将多个不同的孔隙网络模型II添加至孔隙网络模型I中,最终形成表征多尺度孔隙网络模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多尺度孔隙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均不能表征真实页岩储层的多尺度特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428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530584.2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孔隙空间的多尺度孔隙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属于油气开发中一般的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基于二值化CT图像采用多点统计法重构低分辨率数字岩心,利用SNOW算法提取表征微裂缝和无机孔隙的孔隙网络模型I;基于二值化SEM‑MAP的不同区域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法重构多个不同的高分辨率数字岩心,利用最大球法提取表征有机孔隙网络的孔隙网络模型II;计算得到有机质占整体页岩图像的比例;将多个不同的孔隙网络模型II添加至孔隙网络模型I中,最终形成表征多尺度孔隙网络模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多尺度孔隙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均不能表征真实页岩储层的多尺度特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1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56868.1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核磁T2测试的非均质岩心混相驱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低渗非均质油藏混相驱开发技术领域,装置包括供液系统、温度控制系统、1.5英寸在线核磁岩心夹持器、压力加载系统、1.5英寸岩心桶、核磁共振仪和计量装置;利用拼接1.5英寸岩心样品模拟储层内岩石非均质情况,实验过程中通过分层T2扫描,获取到非均质地层中不同渗透率地区T2谱分布情况,实现了对非均质油藏和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效果的精确模拟,有利于研究混相驱过程中岩石内部剩余油分布情况,为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提高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0862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57258.X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扫描的两段式岩心压驱实验装置与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供液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两段控压式岩心夹持器、压力加载系统、CT扫描仪和计量装置,供液系统包括恒速恒压泵和三个中间容器,恒速恒压泵通过四通阀连接各中间容器后连接两段控压式岩心夹持器的注入端,两段控压式岩心夹持器内置有岩心样品,侧壁上设有前端围压注入孔和后端围压注入孔,对应连接围压伺服泵和手动高压泵,用于向岩心样品前后段施加不同的围压,两段控压式岩心夹持器的流出端通过排出管道连接计量装置,并设有与手动高压泵连接管道相连通的回压阀和出口控制阀。本发明真实还原了油田现场压驱施工造缝过程,为压驱前后储层内部裂缝变化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05752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031200.9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井固井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环氧树脂基井下工作液固相颗粒沉降的添加剂及工作液。所述的添加剂,以重量份计,其原料组成为:固体环氧树脂10~20份;稀释剂0~20份;固体增粘剂1~3份;触变性流变剂5~15份;假塑性流变剂1~3份。本发明所述的添加剂选用固体增粘剂提升粘度,液体稀释剂降粘,利用增粘剂和稀释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差异,使体系在室温下降粘,高温下增粘,缩小环氧树脂基井下工作液在高低温下的粘度差距。本发明可以解决环氧树脂基井下工作液携带高密度固相颗粒可能出现的沉降稳定性问题,能够节约作业时间与成本,为使用环氧树脂材料进行老井侧钻、挤水泥固井、修井等井下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