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189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484816.0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高干度泡沫提高CO2埋存效率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对高干度泡沫注入的过程中根据注采压力梯度和气相饱和度的变化值对注入速率进行实时调整,通过对注入速率的调整,压力梯度、阻力因子和表观粘度均得到了优化,从而使高干度泡沫在地层中的埋存效率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使CO2在地层中得到最优的埋存效果;本发明在向衰竭油藏或咸水层中注入泡沫进行CO2埋存的过程中,泡沫在地层中有着更好的流度控制能力,从而导致波及体积变大,有效提高了对枯竭油藏和咸水层地下孔隙空间的利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17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61894.2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01F35/92 , B01F27/9212 , B01F27/90 , B01F27/93 , B01F27/921 , B01F23/235 , G01N1/38 , B01F1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粘弹性泡沫动态可持续生成和注入装置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够连续生产粘弹性泡沫,并利用装置内部结构实现对流体内气液进行多次剪切分散,有效提高了气液混匀程度,显著提升了泡沫生成效率和泡沫生成效果;通过设置加热套和保温层,实现了制备过程中对地层条件的模拟,并简化了实验设备、优化了实验流程;在制备不同类型泡沫时,根据泡沫特性选取不同制备参数,在保持搅拌功率、消除液体停滞区、保护易碎颗粒的前提下,促进气体和液滴细微化,最后产生均匀、细腻的粘弹性泡沫体系,为开展粘弹性泡沫的模拟实验奠定基础,保障模拟实验的顺利进行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21006.4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溶性渗吸驱油剂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溶液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水,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2):1;气溶性渗吸驱油剂溶液可以溶解质量15.4%‑23.6%的CO2;气溶性渗吸驱油剂溶液溶解CO2后,在90℃和10MPa条件下的油水界面张力为0.08‑0.016mN/m,亲油接触角为50°‑60°。本发明所复配的气溶性渗吸驱油剂,在该油水界面张力和润湿性范围内,渗吸驱油效果最好,当与CO2充分溶解后,与复配前的阴/非离子渗吸驱油剂溶液相比,渗吸采收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7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302054.9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稠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非凝析气复合水热裂解催化剂强化稠油热采的方法,由井筒向地层中注入催化剂的前驱体溶液后,注入顶替液推动前驱体溶液向地层深处流动,随后向地层中注入蒸汽和非凝析气的混合流体,关井反应后开采至本轮次开采周期结束,重复前述步骤至采出稠油达到预期值。非凝析气抑制蒸汽冷凝,可提高蒸汽流动能力和热利用率,扩大蒸汽的热作用范围,为催化剂创造更佳的稠油水热裂解反应条件。顶替液注入时先对前驱体溶液进行推动,在注入蒸汽和非凝析气后,前驱体分解为催化剂,气体的引流和携带作用有效提高催化剂的运移距离和催化剂‑稠油间的接触效率,增加稠油改质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60792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75667.3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山东瑞恒兴域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含水油藏三相复合驱油方法及其应用,驱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油藏条件,确定泡沫和柔性颗粒体系的注入方式,并计算柔性颗粒粒径,注入方式包括分开注入和混合注入,当油藏的井口注水压力小于10MPa,选用混合注入的注入方式;当油藏的井口注水压力大于等于10MPa,选用分开注入的注入方式;S2.注入泡沫和柔性颗粒体系的过程中,根据地层情况对柔性颗粒粒径进行实时调整,初始注入阶段,注入的柔性颗粒粒径为孔喉平均直径0.5倍,若井口压力涨幅为0.5‑1.0MPa,则改为注入粒径为孔喉平均直径0.5‑1倍的柔性颗粒;若井口压力涨幅小于0.5MPa,则改为注入粒径为孔喉平均直径1‑2倍的柔性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600614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271721.5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4 , F22B31/00 , F23B80/02 , F23C9/06 , E21B43/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稠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烟道气多次循环组分优化注蒸汽采油的系统及方法,包括烟道气组分优化管路和烟道气注入管路。本发明通过采用烟道气辅助蒸汽驱,不仅有效扩大了蒸汽驱过程中形成的蒸汽腔体积,减少蒸汽用量,提高原油采收率;同时还能实现注汽锅炉发生器产生的烟道气产出即利用,减少热采过程中的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此外本发明设置烟道气组分优化子系统,通过烟道气组分检测装置检测烟道气组分,并通过补充纯氧、循环燃烧调控烟道气组分,从而适应不同油藏以及同一油藏的不同采油阶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25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91895.3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触变型强化泡沫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触变型强化泡沫体系包括耐温耐盐型表面活性剂、海藻酸钠、纳米纤维、颗粒型堵水剂;所述海藻酸钠为泡沫体系提供了触变性:当接触地层水前,所述泡沫体系具有低粘度,易注入地下;当接触地层水时,所述泡沫体系与其中的Ca2+、Mg2+反应产生不溶性的海藻酸盐凝胶,同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桥梁”,将后续注入的泡沫与水层隔开。本发明提供的触变型强化泡沫体系有效提高了泡沫波及系数,优化开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169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73906.X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油藏注氮气吞吐开采过程中控制氮气窜流的方法。首先将油溶性起泡剂雾化,然后通过氮气携带进入储层,溶解于原油中在储层产生油基泡沫,形成氮气油基泡沫防窜体系,抑制氮气气窜,对氮气吞吐的气体窜流进行控制。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氮气气体窜流的发生,增加氮气的波及体积,提高氮气吞吐的开采效率,实现油藏氮气吞吐开发过程中气体窜流的有效控制;而且未明显改变氮气吞吐开采工艺过程和增加生产投入,开采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999968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322036.4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流度控制装置及方法,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制得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二氧化硅微乳液,由于连续相为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为分散相,因此具有较好的注入能力,尤其是在孔喉较小的超低渗透油藏中。而且,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制得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二氧化硅微乳液在地层中运移时,能够在地层孔喉的剪切作用下,与地层水相互作用,形成水包气的二氧化碳泡沫,并且在由气包水转相为水包气的过程中,纳米颗粒能够吸附在气液界面,增强泡沫的稳定性,提高其控制二氧化碳流度的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0873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08537.4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稠油热采条件下气体扩散系数的确定方法,该方法用于确定一维传热条件下气体在饱和稠油岩心中的扩散系数。通过压降法获取扩散过程中的实验压力曲线;在确定温度场的基础上,考虑了温度变化对原油和岩石物性参数的影响;通过PR状态方程计算扩散过程中的理论压力;通过遗传算法对实测压力曲线和计算得到的理论压力曲线进行拟合,得出一维传热条件下气体在饱和稠油岩心中的扩散系数。该发明提供的稠油热采条件下气体扩散系数的确定方法,考虑到传热过程中油藏物性参数的变化,计算出的气体扩散系数更接近实际,为稠油热采方案提供更准确的参考,预测出的采收率更准确,降低了开采成本和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