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水同时开发地热能和水合物藏的井结构设计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331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573416.6

    申请日:2017-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水同时开发地热能和水合物藏的井结构设计与方法,主要是包括一个双分支注入井和一个水平生产井,其中双分支注入井注入冷流体经地热层加热后返回水合物藏,将自身携带的热量传递给水合物,促使水合物分解。其具体做法为:在海平面打一个由双分支注入井和水平生产井组成的井组系统,其中双分支注入井包括从海平面延伸至地热层的垂直井筒,位于水合物藏的第一分支井筒和位于地热层的第二分支井筒,在双分支注入井的井口油管中注入冷流体,冷流体在第二分支井筒的末端进入油套环空并与地热层发生热交换,加热流体进入水合物藏后将热量传递给水合物藏,引起水合物分解,分解生成的天然气和注入流体组成的混合流体在重力及压力作用下经水力压裂缝被水平生产井采出。本发明利用地热能为水合物的分解提供能量,弥补了传统热激发开采法热利用率低、开发成本高等不足,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性强,可为水合物藏的合理开发提供指导。

    一种利用CO<base:Sub>2</base:Sub>和地热能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藏的井结构设计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009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573422.1

    申请日:2017-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CO2和地热能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藏的井结构设计与方法,其包括一个用于注入CO2的水平井与一个用于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产物的直井,所述结构设计适用于天然气水合物藏底部存在干热岩地层的地质结构;所述注入水平井的垂直段钻穿天然气水合物藏,水平段位于干热岩层中,用于将注入的CO2运输至干热岩层中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CO2上返至天然气水合物藏;所述开采直井钻至天然气水合物藏,用于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的产物与冷却的CO2一起开采至地面。本发明以CO2作为流动载体,将干热岩中的热量运移到天然气水合物藏中对其进行加热,实现天然气水合物藏的热开采和CO2置换开采,提高天然气水合物藏开发效果的同时实现CO2的地质埋存。

    一种实现聚合物驱合层与分层注入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958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447464.1

    申请日:2015-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聚合物驱合层与分层注入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流体注入与控制系统、聚合物渗流模拟系统及产出流体计量系统,聚合物渗流模拟系统包括一个低渗平板填砂模型及一个高渗平板填砂模型,连接高渗平板填砂模型的连接管线一及连接低渗平板填砂模型的连接管线二之间设置有二通阀,二通阀关闭,将聚合物分别注入高渗平板填砂模型及低渗平板填砂模型,实验装置进行聚合物分层注入的可视化实验,二通阀开启,将聚合物合层注入高渗平板填砂模型及低渗平板填砂模型,实验装置进行聚合物合层注入的可视化实验,在不中断实验的情况下,本发明实现完成聚合物驱合层注入与聚合物驱分层注入的实验。

    一种动态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粒径分布的实验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394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68632.8

    申请日:2015-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粒径分布的实验装置,包括地层水源、预交联凝胶体系源、岩心管、恒温箱、回压阀、产出液收集器、手摇泵、预交联凝胶颗粒体系收集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本发明所述实验装置中的预交联凝胶颗粒体系收集系统能够独立地、实时地获得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至不同位置处的预交联凝胶颗粒,结合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得到不同位置处的预交联凝胶颗粒粒径,更好地认识了预交联凝胶颗粒的调剖机理,为分析其在多孔介质运移过程中的粒径变化规律及渗流特征提供了模拟工具和技术支持。本发明所述实验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为更好地认识预交联凝胶颗粒的调剖机理提供支持。

    一种实现聚合物驱合层与分层注入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9589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47464.1

    申请日:2015-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聚合物驱合层与分层注入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流体注入与控制系统、聚合物渗流模拟系统及产出流体计量系统,聚合物渗流模拟系统包括一个低渗平板填砂模型及一个高渗平板填砂模型,连接高渗平板填砂模型的连接管线一及连接低渗平板填砂模型的连接管线二之间设置有二通阀,二通阀关闭,将聚合物分别注入高渗平板填砂模型及低渗平板填砂模型,实验装置进行聚合物分层注入的可视化实验,二通阀开启,将聚合物合层注入高渗平板填砂模型及低渗平板填砂模型,实验装置进行聚合物合层注入的可视化实验,在不中断实验的情况下,本发明实现完成聚合物驱合层注入与聚合物驱分层注入的实验。

    一种注水同时开发地热能和水合物藏的井结构设计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3313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710573416.6

    申请日:2017-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水同时开发地热能和水合物藏的井结构设计与方法,主要是包括一个双分支注入井和一个水平生产井,其中双分支注入井注入冷流体经地热层加热后返回水合物藏,将自身携带的热量传递给水合物,促使水合物分解。其具体做法为:在海平面打一个由双分支注入井和水平生产井组成的井组系统,其中双分支注入井包括从海平面延伸至地热层的垂直井筒,位于水合物藏的第一分支井筒和位于地热层的第二分支井筒,在双分支注入井的井口油管中注入冷流体,冷流体在第二分支井筒的末端进入油套环空并与地热层发生热交换,加热流体进入水合物藏后将热量传递给水合物藏,引起水合物分解,分解生成的天然气和注入流体组成的混合流体在重力及压力作用下经水力压裂缝被水平生产井采出。本发明利用地热能为水合物的分解提供能量,弥补了传统热激发开采法热利用率低、开发成本高等不足,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性强,可为水合物藏的合理开发提供指导。

    一种用于聚合物驱油藏非均质程度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9986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033996.0

    申请日:2015-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聚合物驱油藏非均质程度的检测方法,其主要通过产聚时刻与注采井距离平方的直线关系来判断聚合物驱油藏的非均质程度。具体为:监测各生产井的聚合物浓度产出数据,确定各生产井的聚合物产出时刻,作生产井产聚时刻与注采井距离平方的散点图;计算残差并对残差进行标准化,依据标准残差排除数据点中的奇异点;将排除奇异点之后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出产聚时刻与注采井距离平方的直线;再次计算标准残差,根据其大小划分聚合物驱油藏的非均质程度,判断大孔道存在的可能性。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操作方便,可为聚合物驱油藏非均质程度的检测提供良好的判断依据。

    一种用于聚合物驱油藏非均质程度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9986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33996.0

    申请日:2015-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聚合物驱油藏非均质程度的检测方法,其主要通过产聚时刻与注采井距离平方的直线关系来判断聚合物驱油藏的非均质程度。具体为:监测各生产井的聚合物浓度产出数据,确定各生产井的聚合物产出时刻,作生产井产聚时刻与注采井距离平方的散点图;计算残差并对残差进行标准化,依据标准残差排除数据点中的奇异点;将排除奇异点之后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出产聚时刻与注采井距离平方的直线;再次计算标准残差,根据其大小划分聚合物驱油藏的非均质程度,判断大孔道存在的可能性。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操作方便,可为聚合物驱油藏非均质程度的检测提供良好的判断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