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4785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531164.X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4L12/751 , H04L12/733 , H04L12/747 , H04L12/86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联网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机会网络通信,具体是一种基于动态路由表的船联网协议实现方法。主要原理是:每个节点在缓存中维护一个动态路由表,并根据所有节点的路由表构造当前网络的连接拓扑图。若发送节点与目的节点在同一连通图内,根据机会连通路由算法进行数据传输;若发送节点与目的节点不在同一连通图内,根据机会非连通路由算法进行数据传输。若发送节点的下一跳中没有目的节点,则发送节点在更新路由表时继续向网络中发送数据包。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节点与接收节点交换已传输成功数据包列表,删除缓存中的已传输成功数据包。本发明可以适应海洋网络通信环境,以相对低廉的成本进行海量非实时数据传输,提出的路由算法可以有效减少时延,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3283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31196.X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协同碰撞预警协议,具体是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紧急预警报文多跳组播路由协议。位置广播报文采用单跳广播方式,紧急预警报文采用组播路由方式,由异常车辆进行组播并发送给最远的首选转发车辆和候选转发车辆。主要步骤是:收到紧急预警报文的车辆做紧急处理并判断自己是否是选定的首选转发车或候选转发车。若是首选转发车且TTL不为0则转发紧急预警报文;若是候选车,则延迟t时间后,若没有收到首选车发送的相同ID的预警报文且TTL不为0,则转发紧急预警报文;其他车辆只接收,不转发。紧急预警报文在发送过程中进行CSMA-CA检测,若碰撞则按优先级进行避让。本发明可以满足低时延、长距离的通信要求,降低车辆连环碰撞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57287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338601.9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的可视油水混合搅拌装置。该装置包括釜体、釜盖、腐蚀试样夹具、三叶搅拌桨、温度转速控制盒;釜体的顶端外部设有卡套,釜盖通过螺栓固定于卡套上,对釜体进行密封;釜盖的中心开有上下的通孔,轴承固定于通孔内,轴承支承转动轴转动;电机通过传送带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的下部设有腐蚀试样夹具和两个三叶搅拌桨,腐蚀试样夹具由两个三叶搅拌桨上下夹持固定在转动轴上,三叶搅拌桨、腐蚀试样夹具随转动轴一起同步转动;釜盖上开有两个孔,孔内分别设有加热电阻丝和热电偶;温度转速控制盒分别通过导线、信号线与电机、加热电阻丝、热电偶相连。本发明可直接观看釜内油水混合状态,可取釜内不同部位液体进一步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516987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510027701.9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书馆图书智能定位系统,用于解决读者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时查找图书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图书馆图书智能定位系统,包括检索终端、按索书号顺序排列带编号的书架、书架中按索书号顺序排列的图书,检索终端中包含图书定位检索界面、定位数据库、书目检索系统及用于直观显示目标图书位置的书库二维/三维模拟图,定位数据库与书目检索系统数据库对接共享数据,在所述定位数据库中,每个书架标记其起始索书号和编号,一个书架的起始索书号和后一个书架的起始索书号之间的图书,定位在此书架,最后一个书架的起始索书号之后的图书,定位在最后一个书架;每个书架的实际起始索书号及编号与定位数据库相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4510191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027650.X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书自动整理书架,包括书架本体1、隔板2、挡板3,所述书架本体1具有左侧、右侧、上侧、后侧面板,前侧镂空作为取放图书的通道,底部设有用于承载图书的隔板2,书架本体1前侧底部横向设置窄条状挡板3,挡板3底边与隔板2前沿垂直相接,所述隔板2中部横向设置有摩擦滚轴4,摩擦滚轴4上表面与图书底边摩擦接触且可向挡板3侧转动。使用时,通过开关控制微型电机5驱动摩擦滚轴4转动,带动图书向书架外侧移动,直至图书书脊靠在挡板3上。该发明可以自动对齐书架上图书的书脊在一条直线上,整齐美观,省去了繁琐的图书整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237610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689817.8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管解卡装置,属于连续管钻井技术领域,包括支撑主体、上部法兰、举升油缸、上卡瓦安装座、上卡瓦调节油缸安装座、上卡瓦调节油缸、上卡瓦、下卡瓦安装座、下卡瓦调节油缸、下卡瓦,当上卡瓦位于上卡瓦安装座的下端时,上卡瓦抱紧连续管,当下卡瓦位于下卡瓦安装座的上端时,下卡瓦松开连续管;上卡瓦和下卡瓦相互配合,在举升油缸的驱动下,可以实现连续管的反复上提和下放,实现连续油管的安全解卡,避免连续油管解卡过程中向上的拉力大于连续油管的断裂拉力造成连续油管的拉断,降低连续油管的解卡难度,实现连续油管的安全高效解卡。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33629.1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电荷捕获层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及制备方法、自供电传感器及智能感知系统,属于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领域。具有电荷捕获层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正摩擦层、第一负摩擦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与第一正摩擦层贴合,第一负摩擦层与第二电极层贴合,第一正摩擦层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RTV/PVC层和第一RTV/MoS2层,第一RTV/MoS2层为电荷捕获功能层,第一RTV/PVC层的厚度为0.02~1mm,第一RTV/MoS2层的厚度为0.05mm~2mm,第一负摩擦层为PE材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为导电布,第一正摩擦层与第一负摩擦层通过接触分离起电,并产生静电感应,有效规避外部环境和接触条件的影响,并且输出的电信号可以直接传感,柔韧性、稳定性好,可用于材料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60792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75667.3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山东瑞恒兴域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含水油藏三相复合驱油方法及其应用,驱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油藏条件,确定泡沫和柔性颗粒体系的注入方式,并计算柔性颗粒粒径,注入方式包括分开注入和混合注入,当油藏的井口注水压力小于10MPa,选用混合注入的注入方式;当油藏的井口注水压力大于等于10MPa,选用分开注入的注入方式;S2.注入泡沫和柔性颗粒体系的过程中,根据地层情况对柔性颗粒粒径进行实时调整,初始注入阶段,注入的柔性颗粒粒径为孔喉平均直径0.5倍,若井口压力涨幅为0.5‑1.0MPa,则改为注入粒径为孔喉平均直径0.5‑1倍的柔性颗粒;若井口压力涨幅小于0.5MPa,则改为注入粒径为孔喉平均直径1‑2倍的柔性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50288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01756.3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维纳米材料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二维碳化钛/聚苯胺的柔性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Ti3C2Tx纳米材料通过选择性蚀刻法得到的手风琴状纳米片结构,所述PANI纳米材料通过化学聚合法得到的纳米杆结构,所述Ti3C2Tx/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为手风琴状纳米片以及纳米杆的组合。将高度多孔的三聚氰胺海绵交替浸没在两种材料的悬浮液中在静电力作用下沉积组装成膜构建压力敏感器件,进而将压力敏感器件封装在柔性叉指电极之上得到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基于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范围为0‑28kPa的力的精确感知及超快的响应/恢复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880369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0951544.9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呼出气体标志物检测方法及应用,涉及气敏传感检测领域,首先使用气敏传感器对人体呼出气体标志物进行检测与标定,构建多维传感器阵列对模拟患病状态时呼出气体进行测试,获取大量样本数据,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粒子群优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降低变量维度,减少气敏传感器交叉敏感性,最终对人体呼出气体浓度进行精确预测,可靠性好,通用性强。最后将获得的样本数据与对应的疾病状态建立关系,构筑人体疾病诊断数据库模型系统,对呼出气相关疾病预测提供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