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6391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1297579.9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63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液体助燃剂输送支撑剂的甲烷原位燃爆压裂方法,包括对垂直井或水平井射孔,将井筒中的金属套管和套管与地层之间的水泥环射穿,并穿透预设深度的页岩储层,建立页岩储层与井筒之间流体交换的通道,使地层中的页岩气流进入井筒,将井筒中注入预设量的甲烷气体或火箭推进剂,并混注助燃剂后,进行一级燃爆压裂,燃爆形成的应力波和高压气体共同作用在目标层位的页岩上,形成2m‑2.5m复杂裂缝,形成2m‑2.5m复杂裂缝有页岩气解吸流出,以游离状态储存在井筒和裂缝中后,关井等待地层中的页岩气逐渐解吸流出,并在井口设置压力传感器和甲烷浓度传感器监测井筒内甲烷气体压力和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5754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123666.1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超临界CO2全周期压裂蓄能返排效果的实验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岩心系统、蓄能系统、返排系统、四通,岩心系统入口连接至四通,蓄能系统出口连接至四通,返排系统连接至四通,四通上还连接有压力表,岩心系统夹持岩心,蓄能系统包括盛放不同物质的中间容器,利用蓄能系统和返排系统可对岩心进行多模式的蓄能实验、返排实验,使用简单方便,同时可以精确评价出不同模式的压裂方式的增能效果以及返排效率,对超临界CO2压裂效果的实验研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23898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085788.6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致密油岩心中超临界二氧化碳置换原油效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恒温箱及装有原油和CO2的中间容器、岩心夹持器、置换中间容器,利用驱替泵对岩心进行饱和原油操作、CO2加压及注入操作,测量在不同压力及不同压降下CO2置换出的原油量,计算CO2利用率及CO2置换原油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地层高温高压下的超临界CO2置换致密岩心内原油效率测量,减小了传统岩心称重法造成的气体膨胀误差,突破了传统方法只能测量地层压力到大气压的置换效率的局限性,实现了不同压降下原油置换量的测量和压降过程中的气油分离及精确计量。搭建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精度高,实验可重复性强,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21694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531283.2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CN)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监测井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的水平井压裂过程裂缝高度确定方法,所述基于监测井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的水平井压裂过程裂缝高度确定方法包括:步骤S10,裂缝延伸至光纤监测井的动态诊断;步骤S20,构建监测井光纤应变与应变率分布计算模型;步骤S30,构建监测井光纤峰值应变与峰值应变率计算模型;步骤S40,根据分布式光纤所在位置应变与应变率曲线分析裂缝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15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001236.3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的真三轴压裂试验裂缝扩展动态监测方法,包括:步骤S100,采用两种安装方式在试样的裂缝扩展路径安装多处分布式光纤光缆,所述两种安装方式包括在试样内固结分布式光纤光缆、以及在试样内设置井筒且在井筒内固结分布式光纤光缆;步骤S200,压裂所述试样并确定所述分布式光纤光缆的应变传递效率;步骤S300,对所述试样开展压裂过程光纤应变监测针对性试验,实时记录分布式光纤光缆的应变;步骤S400,根据所述应变传递效率,对应变进行校正。步骤S500,根据修正后的应变,确定裂缝形态与分布式光纤光缆的应变监测的匹配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15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01236.3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的真三轴压裂试验裂缝扩展动态监测方法,包括:步骤S100,采用两种安装方式在试样的裂缝扩展路径安装多处分布式光纤光缆,所述两种安装方式包括在试样内固结分布式光纤光缆、以及在试样内设置井筒且在井筒内固结分布式光纤光缆;步骤S200,压裂所述试样并确定所述分布式光纤光缆的应变传递效率;步骤S300,对所述试样开展压裂过程光纤应变监测针对性试验,实时记录分布式光纤光缆的应变;步骤S400,根据所述应变传递效率,对应变进行校正。步骤S500,根据修正后的应变,确定裂缝形态与分布式光纤光缆的应变监测的匹配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27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15174.4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压裂液用持续自生热产气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油田提高采收率领域。本发明持续自生热产气体系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组成,组分A由碳酰胺组成,组分B由亚硝酸钠组成,组分C由盐酸与乳状液组成,其中乳状液由环己烷、Span‑80乳化剂和盐酸组成,油水比为5:1,乳液破乳时间为42min,持续自生热产气体系配制后12min内达到80℃以上,并在40min内维持在50℃以上,反应40min后组分C中乳状液逐渐破乳释放盐酸与剩余的碳酸铵及亚硝酸钠继续反应;本发明持续自生热产气系统不仅实现了对压裂液和储层的加热,产生的气体还能降低原油粘度,充入压裂液未波及处提高波及系数,有效提升了压裂液的压裂效果及驱油效率,为压裂液的性能提升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88216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35271.8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IPC: E21B49/00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的产能预测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产能预测方法,首先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将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细分为不同类别,其次分析了不同类别水平井的地质参数、压裂施工参数与峰值平均日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了影响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产量的主控参数,最后,根据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的峰值平均日产量和相应的主控参数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峰值平均日产量预测模型,进而对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的产能进行预测。该产能预测方法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综合考虑了地质因素参数和压裂施工参数,使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能有效地用于评价压裂效果,进一步地改进和优化压裂施工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48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1073531.X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自悬浮覆膜石英砂的通道压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分别配置通道压裂用低粘的前置液、短纤维基液、长纤维基液,其中,所述前置液的粘度在1‑10mPa·s,短纤维的纤维长度为1‑10mm,纤维比例为0.5%‑15%,长纤维的纤维长度为5‑15mm,纤维比例为1%‑30%;步骤S200,以预设排量向地层中泵注入所述前置液,其中泵注压力大于储层破裂压力,以通过其低粘的特性在地层中形成主裂缝和分支缝;步骤S300,在分支缝中形成通道;步骤S400,在主裂缝中形成支撑剂与纤维团块;步骤S500,尾追杆状支撑剂;步骤S600,向地层中注入顶替液,以将沉降在井筒中的支撑剂顶替入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11180859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0659557.1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9K8/584 , C09K8/588 , C09K8/88 , C08F222/06 , C08F222/14 , C08F220/58 , C08F220/32 , C08F220/56 , C08F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用高分子聚合物驱油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其由DMAG四元聚合物和AS聚合物制备而成,DMAG四元聚合物由反应单体、引发剂及蒸馏水组成,反应单体由马来酸二甲酯、顺丁烯二酸酐、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甲基丙烯酸脱水甘油酯组成;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酸盐;AS聚合物以丙烯酰胺和乙烯苯磺酸作为反应单体,以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酸盐作为引发剂,以疏基乙胺磺酸盐作为链转移剂,在蒸馏水中聚合而成。本发明制备的驱油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形成乳液可有效降低原油黏度,可对地层空隙中剩余油进行有效开采,满足油田对于稠油以及孔隙剩余油的开采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