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64518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05227.9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0 , G06F17/15 , E21B43/16 , G06F111/06
Abstract: 非常规油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运筹学优化定量决策方法,属于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该方法用于非常规油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最优化决策。步骤为:①确定研究区目的层段地质条件特征,包括构造、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地层压力、地应力、储层厚度、天然裂缝等;②建立单井产出油气量与地质条件和工程参数关系;③建立单井钻井、压裂、采油气工程成本与工程参数、地质条件关系;④确定区块收益和区块钻井、压裂、采油气工程成本,建立区块开采非常规油气效益函数,区块效益等于区块总收益减总成本;⑤利用运筹学优化理论、技术优化求解效益函数的极值,获得研究区目的层段开采非常规油气效益最大时相应最优工程施工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80486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1088537.2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烟囱对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分布的影响的系统及方法,模拟气烟囱作为流体运移通道对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供给气源,通过电阻率监测结果计算水合物饱和度;设置隙水盐度、沉积物粒度、实验温度和压力不同的地质条件参数,再通过设置不同的进气速度;模拟不同地质条件下,不同气源供给强度下气烟囱内部及周边沉积物中的水合物分布。本发明针对不同位置的天然气水合物合成样品,包括气烟囱内部和沉积地层距离气烟囱不同位置处,分别测试其水合物饱和度参数,掌握当气烟囱为天然气水合物体系提供气源时所生成水合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72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46484.1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岩心扫描的富泥披储层泥质含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取心岩石样品;第二、下刀切割;第三、切割扫描;第四、岩心扫描图像转换为灰度图;第五、得到灰度反转图像;第六、绘制三维灰度图;第七、确定裂缝区域的图像像素坐标;第八、将Well矩阵中泥披区域的类型数值设定为1,砂岩区域和裂缝区域的类型数值设定为0;第九、计算泥质含量曲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针对海相储层的岩心扫描结果,基于富泥披储层泥质含量计算方法,首次计算出了分辨率达到mm级的泥质含量曲线。解决常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对mm-cm基泥披层无响应,无法精确计算泥质含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732102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61926.3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相储层泥披延展长度的预测方法,该海相储层泥披延展长度的预测方法包括泥披拾取和厚度统计、泥披厚度统计、岩心照片上泥披长度统计、泥披端点统计、按厚度劈分计算泥披延展均值、非线性拟合泥披厚度与延展长度均值的关系、泥披延展长度预测;本发明根据工区内岩心照片,进行泥披拾取,根据泥披厚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厚度-延展长度关系,根据这个统计关系,可以反推每个泥披的延展期望,解决了现有的对海相泥披延展长度的分析方法无法处理不具露头的储层的泥披延展长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22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70506.4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T17/05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质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搭建深度卷积生成式对抗网络DCGAN网络;S2、获取数据集即各类沉积模式模型;S3、对沉积模式模型进行数据化处理,根据地质模型需要,将沉积模式模型划分成所需要的128*128*128模型体;S4、将该训练数据集中的模型数据输入该DCGAN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DCGAN模型;S5、将目标沉积模式模型输入该训练好的DCGAN模型中进行处理,获取训练好的沉积模式模型;S6、依据得到的沉积模式模型,通过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地质建模。本发明实现了结合沉积模式与井上数据如孔渗饱的地质模型,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快速且大量处理沉积模式模型,并生成符合度较高的模拟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560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184961.0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磁‑驱替联用装置评价致密油充注过程的方法,通过核磁共振装置与岩心夹持器装置操作性地连接,完成核磁共振技术在线监测致密砂岩驱替过程;该方法采用不含氢信号的氟油驱替饱含地层水(含氢信号)的岩心,随着油驱水过程的不断进行,能被核磁共振检测到的水的体积不断减少,通过在实验过程中核磁共振测试T2谱中的信号幅度不断降低的过程,反映孔隙中地层水不断被氟油驱替的变化过程;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合地质情况对地层中充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可在任一阶段进行核磁共振测试,无需取出岩心,所得实验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也为致密油成藏研究提供了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8682020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0397176.3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T7/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常规储层微观技术领域,具体为岩心微米CT孔隙结构重构方法,利用FIB‑SEM实验,标定微米CT结果中灰度所对应的实际孔隙度,从而建立微米CT图像灰度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然后依据该关系,给微米CT图像的每个像素赋予一定的孔隙度,建立孔隙结构的软分割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岩心微米CT孔隙结构重构方法,提出综合FIB‑SEM和CT数据的数字岩心孔隙结构重构的软分割方法,建立分数式数字岩心孔隙结构模型,进一步提高数字岩心孔隙结构模型与实际岩心的匹配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346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33290.1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地震反演预测方法,包括:搭建深度卷积多属性多尺度超非对称Cycle‑JNET网络模型;获取数据集即各类井震数据,将井震数据体中的井曲线数据和地震数据分别划分成所需要的1*1*128大小,每个井曲线数据都有对应的地震数据;将该训练数据集中的模型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得到不同尺度的井震数据,每个井曲线数据都有对应的地震数据,井震数据输入该多属性多尺度超非对称Cycle‑JNET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JNET模型;通过逐道写入的方法进行地震反演体构建。本发明实现了通过学习井震数据的对应关系,能够通过地震数据得到高分辨率、高准确度的地震反演体,提高储层识别和预测工作准确性,指导工区发展以及布井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956417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10590383.0
申请日:2018-06-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注水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分析岩石孔隙无效吸水量的同位素核磁方法,岩心样品的岩心孔隙中饱和润湿相流体普通水H2O,得到饱和普通水后的岩心T2谱,重新让岩心孔隙中饱和润湿相流体重水D2O,得到岩石T2谱作为基线;向饱和重水的岩心样品中注入氟化油,注入普通水H2O,模拟注水过程,再注入氟化油,分析不动水的含量,并得到残余T2谱;取残余T2谱与岩石的基线T2谱之差,所围范围即为无效孔隙吸水部分,得到无效吸水的孔隙的孔径分布情况。本发明利用普通水和重水的核磁响应信号不同,将驱替、同位素标记和核磁T2谱分析联合在一起,确定岩石不动水的来源,以及无效注水量,有效减少了样本中氕元素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53923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0398707.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1M8/04664 , H01M8/1004 , H01M8/1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氢燃料电池层间裂缝多属性重构方法,使用CT扫描方法构建层间裂缝几何结构模型,利用EDS方法对裂缝表面进行元素扫描,建立裂缝表面组分模型,然后将几何结构模型和组分模型匹配在一起,构建层间裂缝多属性模型。本发明提供的氢燃料电池层间裂缝多属性重构方法,通过在裂缝面上钻取非对称孔,并喷涂钛金属,可以将CT扫描得到的层间裂缝面的几何结构数据和EDS扫描得到的组分分布数据空间的位置匹配起来,从而实现CT扫描和EDS扫描的联合分析,不仅能够分析层间裂缝的几何结构,还能给出相应位置点的组分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