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水力压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3441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011294500.2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力压裂开发油藏压裂优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确定水力压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沿着裂缝,任意裂缝位置处的裂缝宽度计算;楔形裂缝的离散;在裂缝宽度截面上,裂缝元中支撑剂铺置层数确定;裂缝元的孔隙体积确定;裂缝元孔隙度确定,裂缝元的孔隙半径类型及各孔隙类型的等效半径;裂缝元孔隙的等效半径,裂缝元渗透率确定,裂缝元的导流能力确定。对于支撑剂填充的离散裂缝元,孔隙可以分为不与裂缝接触的孔隙、与裂缝接触的孔隙。本发明能够准确确定楔形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同时准确确定楔形支撑裂缝导流能力是评价水力压裂改造效果、进行水力压裂井产能评价的关键。

    一种边水油藏水侵模拟实验用可视化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338954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777088.8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水油藏水侵模拟实验用可视化模型,包括透明型体和多个模拟井筒。透明型体包括顶板、底板和若干个侧板,顶板和底板均与侧板可拆卸连接。透明型体为封闭状,且透明型体的内部填充有粒状多孔介质。顶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模拟井筒安装在安装孔内,且模拟井筒位于透明型体的内部。侧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边水侵入孔,边水侵入孔用于将供水装置所提供的水注入透明型体内,进行水侵模拟实验,通过采用可视化模型,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模拟储层内油水运动流线及剩余油富集位置,更好的获取边水油藏水侵规律、油井生产动态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摸索相应的边水油藏治理措施。

    非均质油藏二氧化碳驱井网驱替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5826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43756.6

    申请日:2022-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均质油藏二氧化碳驱井网驱替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技术领域。所述实验装置包括:成像装置、二氧化碳气瓶、阀门、旋转装置、填砂模型单元、油气分离装置和油气计量装置;二氧化碳气瓶通过阀门与填砂模型单元的注入井连通,填砂模型单元的生产井与油气分离装置的输入端连通,油气分离装置的输出端与油气计量装置连通;旋转装置与填砂模型单元机械连接,旋转装置用于调整填砂模型单元的倾角,成像装置用于对驱替过程中的填砂模型单元进行成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研究技术无法考虑地层倾角影响的问题,使得模拟结果更加精确。

    一种确定水力压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34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294500.2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力压裂开发油藏压裂优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确定水力压裂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沿着裂缝,任意裂缝位置处的裂缝宽度计算;楔形裂缝的离散;在裂缝宽度截面上,裂缝元中支撑剂铺置层数确定;裂缝元的孔隙体积确定;裂缝元孔隙度确定,裂缝元的孔隙半径类型及各孔隙类型的等效半径;裂缝元孔隙的等效半径,裂缝元渗透率确定,裂缝元的导流能力确定。对于支撑剂填充的离散裂缝元,孔隙可以分为不与裂缝接触的孔隙、与裂缝接触的孔隙。本发明能够准确确定楔形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同时准确确定楔形支撑裂缝导流能力是评价水力压裂改造效果、进行水力压裂井产能评价的关键。

    一种油田开发的层系组合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1440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78508.2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开发的层系组合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用穷举法将油田中各小层划分为N套层系,得到多种层系组合方案,N为大于1的整数;计算各套层系的单井技术累积产油量,单井技术累积产油量为投资回收期结束时的单井累积产油量;计算各层系组合方案中套层系的水相流度级差的方差;计算单井效益累积产油量,单井效益累积产油量为单井的累积产油量所获得的收益与单井产油投入的成本相等时对应的累积产油量;将各层系组合方案中各套层系的单井技术累积产油量大于单井效益累积产油量且水相流度级差的方差最小的层系组合方案作为最优的层系组合方案。本发明通过降低开发过程中层间流动差异的影响,最大可能提高各小层的产油量。

    一种油田开发的层系组合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1440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0678508.2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开发的层系组合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用穷举法将油田中各小层划分为N套层系,得到多种层系组合方案,N为大于1的整数;计算各套层系的单井技术累积产油量,单井技术累积产油量为投资回收期结束时的单井累积产油量;计算各层系组合方案中套层系的水相流度级差的方差;计算单井效益累积产油量,单井效益累积产油量为单井的累积产油量所获得的收益与单井产油投入的成本相等时对应的累积产油量;将各层系组合方案中各套层系的单井技术累积产油量大于单井效益累积产油量且水相流度级差的方差最小的层系组合方案作为最优的层系组合方案。本发明通过降低开发过程中层间流动差异的影响,最大可能提高各小层的产油量。

    一种基于驱油过程中二氧化碳埋存量的注采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49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20485.5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驱油过程中二氧化碳埋存量的注采方法及系统,涉及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油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油田矿场的实际数据,建立五点法井网注采耦合的数值模型和五点法井网连续注采的数值模型;根据在设定周期内相同的二氧化碳注气量下进行仿真试验得到的注采过程参数,确定目标注采方式;根据目标注采方式对应的数值模型在设定周期内不同注采半周期下进行仿真试验得到的注采过程参数,确定目标注采半周期比和目标注采周期;根据目标注采方式对应的数值模型在目标注采半周期比和目标注采周期下进行仿真试验得到的注采过程参数,确定二氧化碳埋存量最大时的二氧化碳注气速度。本发明能够提高油田采收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